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研究/大连大学法学文库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研究/大连大学法学文库

  • 字数: 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王万旭
  • 出版日期: 2022-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653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如何准确理解我国公司法上的法人格否认的法理,有两条路径:其一,从要件的角度理解该法理;其二,从司法裁判的实践出发,通过裁判事例的类型化,找出属于法人格否认的法理的核心问题,进而反向证成该法理的要件。本书通过对我国法院裁判实践的事例整理与分析发现,适用公司法第20条第3款追究股东责任的案例中,其绝大部分可以通过一般私法规则得以解决;属于法人格否认固有领域的只有“财产混同”与“资本显著不足”,而此两个领域理论上难以融入公司法第20条第3款的要件之下。另一方面,相比于一般私法规则,法人格否认的法理具有举证责任上的先天优势,援用该法理具有极大的效率性。因此,相比于要件论,功能论的路径更有益于理解我国法人格否认法理的现实功能与价值。
作者简介
王万旭,日本北海道大学法学博士,现为大连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法、破产法、劳动法等,在国内外法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目录
导言
一、本书的问题意识
二、本书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 法人格否认的构成要件:抽象要件论的困境及反思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抽象要件论的困境
一、“目的要件”与“形骸化”之间的逻辑矛盾
二、《公司法》第20条第3款的内部不整合
三、一个引申的问题:为什么法人格否认的法理在我国以成文法的形式出现
第三节 法人格否认类型化的确立
第四节 基本结论
第二章 法人格否认的类型化
第一节 案例的整理及类型化作业
一、欺诈债权人
二、股东挪用公司资金
三、股东不履行义务
四、违反公司法的强制性规定
五、财产混同、法人格混同
六、合同解释
七、其他案例
第二节 案例分析——基于要件论的视角
一、股东主观滥用目的之有无
二、“滥用”要件之认定基准——“主观目的”的类型及内容
三、“形骸化”案件中的主观目的
第三节 基本结论
第三章 实证研究:基于类型化的检视
第一节 实证研究的设定及内容
一、实证研究的内容
二、实证研究的结论
第二节 司法实践的展开
一、案例的类型化及其展开
二、案例总结
第三节 基本结论
第四章 我国法人格否认制度之重构:替代法律规范的尝试
第一节 制度重构
一、对我国法人格否认的法理进行制度重构势在必行
二、对《九民纪要》的解读与批判
第二节 合同、法律规范本身的解释
一、合同解释、事实认定
二、法律规范本身的解释
第三节 债权人撤销权之考察
一、债权人撤销权的案例概况
二、案例探讨
三、总结
第四节 债权人代位权之考察
一、案例设定及考察
二、总结
第五节 考察结论
第五章 “人格混同”辨析
第一节 “人格混同”在《公司法》第20条第3款中的地位
第二节 挣扎在制度与现实之间:指导性案例15号及其前后的
最高人民法院立场
    一、指导性案例的定位、效力
    二、案例评析——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15号
    三、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展开
    四、考察结论
  第三节   如何取舍:兼评《九民纪要》的立场以及《公司法(修订草案)》
第六章   过度支配与控制
  第一节   “过度支配与控制”的内涵
  第二节   “过度支配与控制”的法定情形
  第三节   余论:“纵向否认”与“横向否认”
第七章   资本显著不足
  第一节   资本显著不足是构成法人格否认的单独要件吗?
  第二节   《九民纪要》的立场
  第三节   基本结论
第八章   关联制度探讨:重新审视法人格否认的制度本旨
  第一节   问题的提起
  第二节   资本制度的探讨
    一、追本溯源:“资本三原则”的来历及其历史使命
    二、“资本三原则”的固有缺陷以及衍生出来的债权人保护路径
    三、法人格否认在公司法中的地位与功能
  第三节   破产公司董事责任的探讨
    一、破产公司董事责任与“破产财产增值”
    二、《企业破产法》第125条解析
    三、“执转破”后董事责任的法律问题以及司法实践
    四、立法论的展开
  第四节   基本结论
第九章   结语
附  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