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主体间的双向国际交往实践 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一种阐释

主体间的双向国际交往实践 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一种阐释

  • 字数: 20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郭杰妮
  • 出版日期: 2022-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962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文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视阈,研究“主体间双向国际交往实践”——公共外交的一般原则。本文认为,主体间性特征是公共外交的本质属性。公共外交的“交往”本质和所体现出的交往行为特性,意味着它必须是遵循交往理性和主体间性的实践行为。公共外交以公众舆论为基础,以“公共舆论场”为交往媒介,表现出参与主体的公共性、运行制度的开放性、对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批判三个特点。公共外交的交往载体是话语,同时满足言语行为的三个有效性声称是公共外交达成共识、实现理解的必然要求。这就是交往行为理论指导公共外交实践而得出的一般原则。
目录
前言 作为一种“交往”实践的公共外交
导论 由哈贝马斯及对其思想的研究谈起
第一章 理论路径、研究方法、假设
第一节 理论路径: 关系批判理论
第二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假设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共外交理论化的探索之路
第一节 对理性的反思:从工具理性到交往理性
第二节 交往行为理论用于公共外交研究的可行性论证
第三节 公共外交的界定
第四节 软实力理论对公共外交理论化探索的内在悖论
第三章 主体间性:公共外交的本质属性
第一节 公共外交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在外国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的主体间性分析
第三节 主体间表述的过程研究
第四章 公共舆论场:公共外交的交往媒介
第一节 从二元到三元的理论分析模型
第二节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独立于 的“私人自治领域”
第三节 公共舆论场的构建
第四节 案例分析:跨国公司的危机公共外交
第五章 话语:公共外交的交往规则
第一节 形式语用学
第二节 权力与理解:福柯与哈贝马斯的话语思想的比较
第三节 公共外交:一种言语行为
第四节 案例分析:非政府组织的公共外交
第六章 公共外交中的主体间互构关系
第一节 主体性
第二节 主体性构成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主体间互构的辩证关系
第七章 公共外交 主体性的构建
第一节 发展理论建构公共外交的主体性表述
第二节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诠释中国公共外交的主体问性
第三节 公共外交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