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邵象华传
字数: 339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4-01
商品条码: 978750248781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408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13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之一。全书共18章,全面讲述了邵院士从求学、出国深造到回国积极参加祖国建设,为我国冶金事业的发展奋斗一生的人生历程。邵院士作为中国冶金界的科学技术顾问和咨询专家,在国家及行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和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决策中也做出重要贡献。20世纪50年代起,曾先后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钢铁组组员、冶金学科组副组长,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等。1998年获中国工程技术优选荣誉—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2006年获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
目录
第一章 家学渊源
邵氏门第溢书香
家学熏陶
读书骄子
长兄邵象伊
祖国召唤
国立武汉大学矿冶系
历史系新生
第二章 三破工业救国梦
“中央钢铁厂”缓建
创建的炼钢厂停产
国民党统治下的鞍钢艰辛复产,不了了之
第三章 新生鞍钢的复产功臣
奉命接收鞍钢
激动人心的新篇章
荣获二等功臣
扬眉吐气
第四章 新生鞍钢的日新功臣
钢厂研讨会
钢厂改造之争
改革创新
科学管理
培育人才
抓产品质量
接受“活的马列主义”
第五章 我国炼钢平炉的先行者
建造我国第一座新型炼钢平炉
发表《炼钢平炉之设计》
主持和修复鞍钢大平炉
指挥提高平炉炉顶寿命的战斗
组织研制我国的铝镁砖炉顶
积极参与平炉用氧炼钢
发表《十年来我国的平炉炼钢》
第六章 在钢研院的科研硕果
惜别钢都
喜调首都
精英团队
新环境、新使命
坚持为企业生产服务
坚持急国家之所急
开拓创新
第七章 氧气转炉炼钢法的积极倡导者
转炉炼钢的变迁
积极呼吁发展氧气转炉炼钢法
氧气顶吹转炉在中国起步
再次呼吁发展氧气转炉炼钢法
关注氧气转炉炼钢的工艺革新
翻译《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巨著
第八章 我国真空冶金领域研究的先驱
真空熔炼物理化学
创建国内一流的特种熔炼技术研发平台
团队研究成果
第九章 我国铌资源化的开拓者
共生矿
铌资源化
小型试验
铁水雾化法连续提铌
平炉渣提铌
第十章 关注钢铁冶金的前沿新技术
连续炼钢
熔融还原炼铁法
直接还原炼铁法
第十一章 特殊年代里的坚守
“”中的落难人
年过花甲挤坐火车往返包钢
风雪扬沙中乘坐毛驴车
休闲中的桥牌乐
吃“钢丝面”和窝窝头
干校生活
勤奋学日语的老人
第十二章 为中国钢铁工业殚精竭虑
参加远景规划的编制
“不合时宜”的发言
钢铁工业是夕阳工业还是朝阳工业?
宝钢论证会
索赔谈判和国际仲裁
第十三章 重要的社会兼职和奉献学会
重要的社会兼职
筹建中国金属学会
创建炼钢分会
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分会的工作
第十四章 积极促进国际冶金界的科技合作
与交流
第七届钢铁冶炼物理化学国际会议
中美冶金学术交流和合作
中日冶金科技合作和交流
韩国“第二届钢铁技术与新材料
国际会议”
第十五章 一生的渴望
第十六章 治学严谨、育人爱才
治学严谨
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育人爱才
淡泊名利
第十七章 家庭生活点滴
綦江成家
台町的生活
爱好摄影
琴瑟和呜
礼义善贤
行事有规
善待动物
老而弥坚
附录
附录一 晚辈的记忆与思念
较为的思念——忆父亲邵象华点滴事
记象华叔叔——侄女邵秀民
记我的姑父——内侄女王亮君
沉痛悼念敬爱慈祥的姨夫邵象华——外甥傅志方
附录二 邵象华年表(1913~2012年)
附录三 邵象华主要论著目录
附录四 邵象华院士访谈录节选
附录五 “我心中的邵象华”访谈节选
后记
摘要
邵氏门第溢书香 邵象华,1913年2月22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中学教师家庭。邵氏家族可追溯到宋朝理学家邵雍(邵康节)。邵象华是邵雍三十二世孙。 邵雍(1012~1077年),字尧夫,谥康节,是北宋有名的理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也是宋代理学诗派的代表诗人。在北宋文人中,他亦儒亦道,不入仕途,早年过着“岁时耕种,仅给衣食”的清贫生活,成名后又淡泊名利,依旧埋首学问,终于在学术上成为一代巨擘。 邵雍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生于今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祖父邵德新徙家衡漳(今河南林州康节村),又随父邵古迁共城(今河南辉县)。在此,邵雍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光。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邵雍37岁时,携全家迁居洛阳,遂为河南人。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邵雍病重辞世,享年65岁。 邵雍45岁得子,取名伯温,字子文。邵伯温20岁邵雍辞世,遵照父亲的遗言,邵伯温将邵雍安葬于祖茔,落叶归根,死后归宗。邵雍仙逝后,宋神宗追谥“康节”,以表彰他的经学成就。因此,后世皆尊称他为“康节先生”或“邵康节”。 在宋代以后900年绵延不绝的理学诗派中,邵雍堪称第一个有影响的巨擘,是我国理学诗的鼻祖。邵伯温继承和发扬邵雍理学,父子双双人宋朝理学史。 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于1127年5月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继位,改年号为建炎,史称宋高宗。lO月南迁浙江临安(今杭州),定都于此,史称南宋。邵伯温一家人跟随赵构南下临安,这一年。他已是古稀老者。他在临安购买土地,建屋安身。临安从此成了邵雍家族的第二故乡。河南洛阳古风古韵的熏陶,再经西子湖青山绿水、柳荷南音的默化,使邵雍后世子孙人才辈出,香火绵延千年。 邵雍立下的家规是以“礼”为做人的根本,以“义”为做事取舍的标准,以“善”为交友的条件,以“贤”为人品的精髓。邵伯温履行家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榜样作用。优秀的家规可以让文化薪火永存,如南山不老松之寿,松柏常青。 家学熏陶 邵象华的祖父邵介寿,字子尹,康节公三十世孙,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卒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享年43岁,壮年仙逝是邵家的不幸。祖母方氏,生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年长邵介寿两岁,卒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方氏与邵介寿均享年43岁。 邵介寿与方氏育有4子3女7个孩子,其第二子(1893~1904,年)和第四子(1900~1904年)未成年即夭折。父亲为供养7个子女生活和读书,除在杭州仁和学堂教书外,还兼做多份工作。方氏过世后,邵介寿知道自己身体多病,已难以照料子女,遂续弦严氏。严氏(1874~1930年)是个精明能干、为人善良、温顺明礼的女人,邵介寿把这个家交给她照管,即便自己日后有不测之难,也可放得下心来。严氏知道邵介寿家境贫寒,但他的几个子女个个知书达礼,好学上进。她还听说邵家是名门之后,家风气正,因为时局混乱,才尚无显才的机会。她看出邵介寿体弱多病,但她心甘情愿把这个温暖的家管好。 邵象华的父亲邵家驹(1889~1971年),字昂士,康节公三十一世孙,家中长子。邵家驹自幼聪慧好学,14岁前一直在家中由父亲教读,14岁考入仁和学堂(相当于中学)读书,15岁参加清朝科考乡试,考中秀才。第二年(1905年)清政府终止科考制度,在改革派谭嗣同、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的呼吁、宣传和推动下,推行教育制度改革,将学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初等教育,设立蒙养院、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第二个阶段设定为中等教育,设立中学堂;第三个阶段立为高等教育,设立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及本科。邵家驹在仁和学堂毕业后,考入浙江高等学堂(相当于大学)就读,预科、本科各3年。邵家驹15岁那年母亲和二弟、四弟先后两个月内病逝,两年后父亲病逝,这一年,继母严氏刚满32岁,中年守寡的严氏义无反顾坚强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精心抚养和教育邵家儿女。为顶立门户邵家驹19岁即娶妻成家,妻子吴道芳(1889~1944年),字仲馥,少女时代受过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理、尊长爱幼、性情温顺、为人善良、持家节俭,是一个勤俭善良的家庭妇女,进入邵家,与弟弟妹妹们亲如同胞兄弟姐妹。在严氏和吴道芳照管下,一家人过着清贫但幸福、安乐的日子。邵家驹夫妇生育有3子,长子邵象伊(1909~1990年),二子出生12天尚未取名便夭折,三子邵象华生于1913年,比大哥邵象伊年幼4岁。 邵家驹高等学堂本科毕业后决定子承父业,教书育人。1920年即受聘位于衢州的浙江省第八中学校(简称八中),任国文教员。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