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遥感探山海--薛永祺先生学术成长记

遥感探山海--薛永祺先生学术成长记

  • 字数: 14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薛永祺学术成长资料采集组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0307119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薛永祺先生是我国有名的红外和遥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红外探测、航空多光谱和成像光谱遥感技术研究,形成的实用化的机载遥感系统,推动了我国遥感技术的应用;开拓三维成像遥感新技术,将扫描光谱成像和激光扫描测距一体化,实现无地面控制点快速生成数字地面高程模型和地学编码图像,对于滩涂、沙漠、岛屿等交通困难地区,是一种“实时”、“高效”的新型遥感系统;他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遥感合作研究,使我国的高光谱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热心参与各类科学普及活动,为遥感技术和应用领域在地方建设,乃至惠及民生等方面提供科技服务。本书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介绍了薛永祺先生在生活和科研道路上的磨砺和奋斗中的隐忍担当;详细描述了大兴安岭森林探火、唐山地震观测、新疆矿藏探测、腾冲遥感试验等诸多科研情景,如实反映了薛永祺先生所从事的航空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老一辈科学家吃苦耐劳、敢拼敢为的精神。本书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特别是青少年、科技工作者、文化教育工作者等。
作者简介
薛永祺,是我国有名的红外和遥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红外探测、航空多光谱和成像光谱遥感技术研究,研制的实用化机载遥感系统,推动了我国遥感技术的应用;他开拓三维成像遥感新技术,将扫描光谱成像和激光扫描测距一体化,实现无地面控制点快速生成数字地面高程模型和地学编码图像,对于滩涂、沙漠、草原、岛屿等交通困难地区,是一种“实时”“高效”的新型遥感系统;他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遥感合作研究,使我国的高光谱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热心参与各类科学普及活动,为遥感技术和应用领域在地方建设,乃至惠及民生等方面提供科技服务。
目录
第一章 江畔好儿郎
1.波起与波安
2.父亲的冒险
3.求学中的微光
4.放弃与选择
5.非技术不娱乐
第二章 科研生涯起步
1.仿制“海王星”
2.入职上海电子所
3.中苏联合水声考察
4.一支迎春花:红外测向装置研发
5.有的放矢:以红外应用为指向
第三章 苦其心志
1.天荆地棘的冷与暖
2.不曾荒废的专业
第四章 志凌空
1.创举:森林探火中的航空遥感
2.惊鸿:技术展会上的相见恨晚
3.把脉:唐山地震观测
4.会战:新疆矿藏探测
5.练兵:腾冲遥感试验
6.惊心:雷雨夜飞剑阁
7.浮光:首见热红外图像
8.追影:研制成像光谱仪
9.登高:高空机载遥感实用系统
10.创新:机载激光扫描测距—遥感成像集成制图系统
第五章 国际舞台频亮相
1.与美国GER合作,中国遥感出国门
2.与日本三次合作,图像历历数据佳
3.赴苏联遥感试验,探核电站冷却水
4.赶制成像光谱仪,赴澳出新显真章
5.多模块成像实践,创新思想走前列
6.海洋执法添利器,设备对接开先河
7.中马合作多曲折,仪器出口零突破
第六章 应用可专攻
1.医用的潜能:显微成像光谱仪
2.格物于毫厘间:地面成像光谱仪
3.为文物保驾护航:成像光谱仪的新延伸
第七章 服务国家,殊途同归
1.倡建国家航空遥感科学工程
2.参与北京一号卫星立项建设
3.热红外探水温,助力安全措施
4.院士工作站:乐为助推人
5.科普的力量
附录 薛永祺先生活动年表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