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工智能文化 日常生活与数字变革

人工智能文化 日常生活与数字变革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澳)安东尼·艾略特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5680813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作者Anthony Elliott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的社会学教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理论家之一。作者不打算将本书写成又一本介绍数字技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书,这种书已经海量存在了。相反,作者的目标是描绘这些社会技术变革,并探索它们对我们今天所生活的世界产生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探讨了智能机器、优选机器人、加速自动化、大数据和万物互联网是如何影响日常生活和当代社会的。作者就人工智能对工作和就业、社会关系、文化、身份、权力和未来等方面的影响做了全面论述,同时,对相关社会学理论观点进行了辩证性的介绍和评价。本书是对“人工智能文化”这个当代社会重要问题的批判式反思,其对社会学、科学和技术、政治和文化研究等广泛学科领域中工作的人来说,极具启发性。
作者简介
郝苗,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于武汉大学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得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及二语习得,在国内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论口译目的的多元性及层级性》(2016年发表于CSSCI(扩展版)期刊《理论月刊》)、《语用学视角下网络语言编辑策略探讨》(2016年发表于北核期刊《出版广角》)等,编写了多部教材及教辅,其中包括新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副主编,2018年3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大学英语视听说(副主编,2011年9月科学出版社出版)等。
目录
导言//1
第一章数字世界//17
第二章机器人技术的兴起//39
第三章数字生活与自我//59
第四章数字技术与社会互动//81
第五章现代社会、移动性与人工智能//101
第六章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117
注释//151
致谢//193
摘要
     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人来说,谈到人工智能,人们会想到聊天机器人和复杂算法,而不是计算机科学家们关于其定义的争论。事实上,一些在日常交谈中提及人工智能的人可能并不知道,关于人工智能究竟是否可以复制人类智能这一问题存在着大量的科学争论和哲学争论。早在1950年,计算机先驱阿兰·图灵(AlanTuring)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机器能思考吗?由于没有公认的方法或者单一的测试来确定是什么构成了思考,图灵提出了一个思维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关键问题是科学家是否能够制造出一台机器,以人类的身份传递信息给其他人类。图灵将这种思维实验称为“模仿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测试者要辨别出人类和机器参与者之问的区别。测试者坐在电脑屏幕的一边,与屏幕另一边神秘的对话者聊天,这些对话者大部分是人,但其中一个对话者是一台机器,试图欺骗测试者,让测试者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个实验被称为“图灵测试”。 最近几十年,在人们通过“图灵测试’’对机器的思维能力进行评估时,所谓的人工智能和真正的人工智能之间的差异已经显现出来,有时这种差异甚至是很大的。与任何测试或者实验一样,一方面,人们发布了各类声明,声称他们通过了“图灵测试”;而另一方面,更多的人则以失败告终。1966年,模仿心理治疗师行为的ELIZA程序被一尴人判定为通过了“图灵测试”,尽管这一说法受到了其他人的强烈f疑。”从那时起,人工智能就被设置在了计算机程序中,这些程序在f际象棋比赛中击败了世界冠军,并在电视智力竞赛节目《危险边缘中获得了胜利!从苹果的Siri到微软的Cortana,人工智能已经在移i设备上生成了可以用自然语言交流的软件,智能数字助手的数量也:幅增加,比如丰田、现代和特斯拉等公司开发的车载助手。最近,;歌发布了Duplex,这是一项令人眼花缭乱的人工智能及语音技术,不仅可以预订餐厅桌位或者预约理发,而且在预约时还可以比较轻地通过电话与人交谈。 尽管数据驱动软件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机智能仍然难以实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是技术上的,而且还及一些更深刻的问题,比如有关什么是人类这样一些已经在研究的会学问题。美国哲学家约翰·塞尔(JohnSearle)对这个问题进行一重要的讨论。考虑到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变化的语境下语言的复杂性塞尔认为计算机系统不可能像人类那样思考和理解语言,为了证明一点,塞尔提出了他的“中文房间论证”,其主要论点如下: 假设一个以英语为母语,接近不懂中文的人被锁在一个房间里,这个房间里装满了有各种中文字符的盒子(一个数据库),还有一本操作字符的说明书(程序)。房间外面的人传递进来一些由中文字符构成的问题(输入),房间里的人虽然并不知道这些字符的意思,但却可以按照程序的指令发出由中文字符组成的正确答案(输出)。这个程序可以让房间里的人通过图灵测试,证明他可以理解中文,但实际上他对中文是一窍不通的。 计算机代码,也就是任何人工智能程序,都不足以实现持续的意识或者意向性。正如塞尔总结的那样,“如果房间里的人在使用了中文理解程序的基础上仍不能理解中文,那么任何数字计算机也不能仅仅在这个基础上理解中文,因为作为计算机,任何一台计算机都不可能拥有人没有的东西”。 P4-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