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土耳其、俄罗斯帝国与明代中国

土耳其、俄罗斯帝国与明代中国

  • 字数: 196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439766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蒙古帝国衰落后,东方三大帝国开始崛起。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这是亚洲人对伊斯兰教的皈依掀开的伊斯兰世界历史的又一篇章;俄罗斯帝国,同时承袭欧洲和亚洲的政治传统;明帝国,其专制政治体制将决定近代中国的诸多特点。本书以跳出欧洲中心论的历史视角,对15到17世纪这个时间段内这三大帝国进行横向比较,它们提供了一个在多语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模式下的宏大比较视野,以此探究塑造近现代世界的另一种动能和变量。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系列,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出品的,规模宏大的一组历史丛书项目,是其100多年历史文化内容的培育与积累,共有30种图书。本套丛书内容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制图家、摄影师、插画家和编辑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精心创制。立足于历史与文明的思索,以时间轴展开对世界各地文明及人类历史发展变量的解读和记录。
作者简介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1月13日,于美国华盛顿的宇宙俱乐部成立,同年10月,新成立的学会创办了自己的会刊,这便是如今享誉全球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此外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还拥有国家地理频道等包含电影、电视节目、图书、网站等一系列跨媒体品牌,如今学会现已经成为全球优选的非盈利的教育与科学机构。
目录
概述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档案:托普卡帕宫——苏丹的象征
俄罗斯帝国的起源
彼得大帝的统治
档案:克里姆林宫——俄国的缩影
明代中国
走向清帝国
档案:明代紫禁城
附录
15-17世纪的土耳其奧斯曼帝国及王朝年表
15-17世纪的俄罗斯帝国王朝年表
15-17世纪的中国王朝年表
对照年表:欧洲、亚洲、美洲与非洲
摘要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15世纪,奥斯曼人占领君士坦丁堡,结束了拜占庭帝国的千年统治。在16世纪前半叶中,他们迅速横扫三大洲,成为权力和领土扩张优选的伊斯兰帝国。他们由此带来了新的伊斯兰文化表现形式,以及靠前的政治和军事组织架构。 在近代史的前几个世纪里,奥斯曼帝国毋庸置疑是一个强国。奥斯曼帝国一直存续到“一战”期间,以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的成立而告亡,在这六百年间,西欧国家始终清醒地认识到这位伊斯兰邻居让他们又敬又畏。值得一提的是,奥斯曼帝国的建立意味着土耳其人和土耳其语取代了此前阿拉伯人和阿拉伯语在伊斯兰世界的统治。从10世纪起,土耳其人和游牧牧羊人以及奴隶军团的入侵一道,踏上了近东伊斯兰化的领地。土耳其土兵,又称马穆鲁克[1],被招募和训练来组成合法的军事团体,直接听命于他们所隶属的君主。这也是他们同时与贵族家庭和权力阶层的对立派保持距离的原因。 10世纪起,大量土耳其游牧牧羊人部落开始逐渐占领伊朗平原和侵袭拜占庭的边疆地区。其中一些部落开始在伊朗和小亚细亚半岛[2]的领土上安顿下来,由此形成了一些由土耳其家族(伊利汗国[3]和塞尔柱帝国[])统治的独立王国,这些王国由成吉思汗蒙古帝国分裂形成。在小亚细亚半岛定居的这些土耳其家族中,乌古斯人15]尤为突出:他们家族中的一支诞生出了奥斯曼帝国的奠基人。 边境王国的创立 中世纪,拜占庭边境上先后出现了许多土耳其或土耳其化的小酋长国。他们由贝伊[]统领,以侵犯拜占庭领土为生,生活在邻近的王国里。奥斯曼人的历史从这些贝伊其中一位肇始,这些贝伊出生于成吉思汗后代们的帝国分裂后,生活在小亚细亚边境上多语言和多宗教并存的复杂环境中。这种环境是游牧民族和定居民族混合的产物,是多种文化和宗教的结合体,这里见证了新的民族的诞生,中亚草原的土耳其人对这里非常熟悉。 在被认为是王朝奠基人的奥斯曼(1326年逝世)的统领下,奥斯曼人在大约1300年形成了一支独立的军队。他们成名于几年后大挫拜占庭人一役,战事发生在君士坦丁堡东南方的尼西亚(今伊兹尼克)。这场胜仗确立了奥斯曼人在所有土库曼贝伊中的正统地位,对在小亚细亚半岛和拜占庭帝国中心的巴尔干半岛上建立王国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奥斯曼之子奥尔汗一世(Orhan Ier)开始发行货币,并继续他父亲的征战。1357年,奥斯曼人越过达达尼尔海峡登陆欧洲。不久后,他们攻占了希腊和保加利亚领土交汇处的阿德里安堡(今埃迪尔内),并在此定都。1385年,奥斯曼军队占领了索非亚,直抵亚得里亚海。他们在科索沃战役(Kosovo Polje,1389年)中打败了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军队,继续前进到多瑙河。1395年,苏丹巴耶塞特(Beyazid)吞并了保加利亚王国,这促使法国贵族发动了一场十字军东征。1396年,一支强大的法匈联军试图粉粹这个新生的威胁势力,却在多瑙河岸上的尼科波利斯(Nicopolis)要塞被巴耶塞特的军队击败。为求释放被俘的贵族,法国掏空了一部分金库才得以支付奥斯曼人索要的赎金。 1402年,新兴的奥斯曼政权险些消失:原因是帖木儿统领的蒙古军和中亚的土库曼军队从东面进入小亚细亚半岛,在安卡拉(Ankara)附近战胜了苏丹巴耶塞特,这场战役似乎应该为奥斯曼的扩张按下了停止键。况且,苏丹本人被俘,后死于狱中。土耳其帝国本该只余一位贝伊,他将和其他贝伊一样不惹人注目地出现,然后消失。然而,帖木儿返回了他的都城撒马尔罕,不久后在那里离世。巴耶塞特的儿子们趁机一步步逐渐重建起父辈打下的帝国,先在欧洲后在亚洲。 巴耶塞特的孙子穆拉德二世(Mourad Ⅱ)于1421年即位,此后二十年间出征威尼斯和匈牙利,确保了其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土,彰显出奥斯曼军队的绝对优势。在他逝世那年,1451年,拜占庭帝国被打退到都城君士坦丁堡。两年后,穆拉德二世之子穆罕默德二世(Mehmed Ⅱ)攻下这座城池。与此同时,即进入上升期开始,奥斯曼人便与西方基督教国家取得了外交和经济上的联系。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与热那亚签订了协议,并与其长期保持密切的商业往来。 多元文化社会 奥斯曼人没有摧毁拜占庭帝国,也没有摧毁任何他们征服的土地。从这个新的国家诞生起,它最值得钦佩的品质之一便显现出来:数个世纪间,数量相对较少的土耳其穆斯林统治阶层明白了如何管理一个种族极其多样的国家,并展现出其巨大的灵活性和包容多元文化的强大能力。从14世纪到15世纪下半叶,奥斯曼帝国由人数只占一小部分的穆斯林统治着剩下的一大部分绝无可能皈依伊斯兰教的基督徒。小亚细亚半岛的伊斯兰化直到15世纪末才初见端倪。 P13-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