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经济特区建设(经验总结开发模式与效果评估)

经济特区建设(经验总结开发模式与效果评估)

  • 字数: 22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万广华//陈瑛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9685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经济特区经历了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到出口加工区的单一经济特区到多功能综合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是推动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制度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特区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成为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制度试验区。本书通过梳理经济特区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历程、讨论经济特区的类型、特征与功能,总结归纳不同类型经济特区的发展模式,旨在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设立和发展经济特区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指南。
作者简介
万广华,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曾任职悉尼大学、联合国和亚洲开发银行。发表中英文学术和智库成果数百项,多次获省部级研究奖(包括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据近期新RePEc对经济学家的排名,在全球居前6%,亚洲居前3%。数次进入《世界名人录》。是最早(2006-2008年间)提出 “三农”问题需要在城市解决、2006-2008年间提出中国城市化是解决贫困和收入差距问题专享途径、2009-2010年间提出中国的国际发展环境包括中美关系将会越来越严峻的经济学家。 陈瑛,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云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所所长。独立完成多篇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跨境经济区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等各类项目共十余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亚洲开发银行PPP项目及云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目录
第一章 建设经济特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依据
第一节 建设经济特区的意义
第二节 建设经济特区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 经济特区建设实践
第一节 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总结
第二节 经济特区的类型、特征与功能
第三节 不同类型经济特区的发展模式
第三章 经济特区建设的实施步骤与政策支持
第一节 经济特区建设的实施步骤
第二节 经济特区的政策体系
第四章 经济特区建设的相关政策研究
第一节 国内外经济特区建设的文献综述
第二节 经济特区的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