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李白

李白

  • 字数: 19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长之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56808013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除收录《李白》《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新增若干之前版本未收录的篇章。◎ 有名文学史家李长之先生的代表作,了解李白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之书。◎ 所引大量李白诗文的版本以缪本为主,有时参以王琦辑注本。注释丰富。◎ 歌诗合为事而作,据李白的诗文经历,刻画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光景。◎ 李长之求实严谨、感情丰沛、笔触细腻,深刻而生动地展现李白及其精神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于天池、九三学社研究员李书执笔新版导读及李长之传略。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有名文学史家李长之关于诗人李白的传记作品。全书分上下篇,上篇为《李白》,下篇为《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上篇主讲李白的生平事迹,以时间为序,讲述其一生的漫游生活;下篇讲述李白在求道与入仕之间的矛盾一生,着重分析李白独特的精神世界。全书以李白生平为内容,以李白思想为主题,以细腻的笔触描摹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精神世界。李长之先生以其求实的严谨和丰沛的感情,深入浅出,带领读者走进历史长河中那个独一无二的李白的内心。
作者简介
李长之(1910—1978),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曾师从有名哲学家张东荪、金岳霖和冯友兰,与吴组缃、林庚、季羡林并称为“清华四剑客”。代表作有《鲁迅批判》《孔子的故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李白》等。
目录
上篇李白
题记
一楔子
二李白的故乡和他的少年生活
三壮年的漫游——学道和从政的矛盾
四李白在长安——李白对盛唐的政治之认识
五漫游生活的第二期——更多的暴露和批判
六天宝之乱和永王璘的一幕——李白的爱国思想
七李白的诗——和民歌的关系,和魏晋六朝诗的关系,文学目前的地位
八简单的结论
下篇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怀李太白——为本书渝版题
自序
一导论
二李白求仙学道的生活之轮廓
三道教思想之体系与李白
四失败了的鲁仲连——李白的从政
五李白的文艺造诣与谢朓
六李白:寂寞的超人
附录
李太白故里的巡礼
盛唐诗人——李白
李白和杜甫
花开两朵,实表一枝——读新出版的《李白》
长之自订年谱
李长之传略
摘要
     一 楔子 (一)中国人民热爱的诗人 李白是在中国历来的诗人中受到人民普遍热爱的一位。 李白的名字在我国人民中间是这样的通俗,提起他,很少有人不晓得。在戏里,有《太白醉酒》的戏;现在在乡间的酒店里还常见到“太白遗风”的招牌;在小说里,有最通行的小说《今古奇观》里的《李谪仙醉草吓蛮书》一段;在民间传说上,各地的儿童都知道李白逢见一个老太婆要把一根大铁杠磨成绣花针的故事,——李白的用功,据说就是受了这事的感动。就作品论,凡是认得几个字的,都能背出李白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就名胜古迹论,各地也都争着传说有李白的足迹,这里也说他曾读过书,那里也说他曾歇过脚。李白在中国人民心目中是这样熟悉,印象是这样深刻,所以很多人仿佛一闭上眼睛,就可以想象出李白是什么模样儿。 (二)先给李白画一个素描 李白到底什么样儿呢?一般人却只是凭想象去猜想。也有些画家去画李白的,但也只是从李白的作品里去揣摩李白的性情、精神、爱好,而想着画罢了。李白真正什么样儿?我们试从李白自己以及他同时的人的记载里去找找看。 当然,这些记载是不接近的,因而我们也不可能构成一幅完整的李白的肖像。然而有几点,却是可以肯定的: 李白最特别的是两只眼睛,这一点给人印象很深。对李白很崇拜的诗人魏万,曾经跑了三千多里,就为的去找李白。据他的记载是“眸子炯然,哆如饿虎”(眼珠剔亮,大得像饿虎的眼似的)。李白另一位朋友崔宗之也有诗道:“双眸光照人。”可见这一点是公认的了。 李白最喜欢谈。在崔宗之的同一诗里就说:“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分明楚汉事,历历王霸道。”这是说他爱发议论,能谈哲学,熟悉汉高祖、楚霸王那样的历史故事,又能谈一套政治理论。据李白自己的记载,他一个本家弟弟李令问曾经醉中问他:“哥哥的五脏都是绣花缎吗?要不,为什么开口就说得那样漂亮,下笔就那样哗哗不止呢?”他也大笑,自己承认了。 李白喜欢穿紫袍子。他曾在金陵(现在的南京),把自己的紫皮袍拿去换酒,“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酒来笑复歌,兴酣乐事多”。他也曾穿着这紫皮袍去看朋友,“草裹乌纱巾,倒披紫绮裘。两岸拍手笑,疑是王子猷”。这是说他潦潦草草地把黑纱在头上一缠,紫皮袍随便一穿,人们见了,是一阵哄笑,竞以为是晋朝那位爱看雪景又最有豪兴去访友的王子猷呢。这两处都是他自己的记载。 李白还常带着刀子。这是因为他会武术,也杀过人,恐怕还在过下层社会组织。崔宗之的诗里就说他“袖有匕首剑”。 又因为李白曾经长期间学过“道”——中国道士那一套的“道”,所以他有一套道士的制服,魏万曾这样记载。他经常带着道书,以及道士炼丹用的药等,他同时的一个诗人独孤及就这样记载着他的行装。他自己的《夏日山中》诗说: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他的《山中答问》诗说: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窗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就更给人一个印象,真是飘飘欲仙了。李白是不是真是一个不关心人民的“神仙”人物呢?不是的,如果那样,他就不配称为中国一个大诗人了,而且,如果那样,他也就不会为人民这样热爱了。但这样的误会,是容易发生的。关于这,以后要详细谈到。 这就是我们对他的几个可靠的具体的印象:大眼睛,挺精神,喜欢穿紫,带着短刀,有道士服装,也有道士的书和药,各地游荡,爱好谈论,人们看去,仿佛是仙人。 P4-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