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高山下的花环(军旗飘扬红色军旅文学作品)(精)

高山下的花环(军旗飘扬红色军旅文学作品)(精)

  • 字数: 12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 作者: 李存葆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71414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7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这部作品充溢着崇高的革命情愫,能够提高和净化人们的思想境界,真实地挖掘和再现了我们英勇的战士身上所独有的精神品质。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将会从这部作品里获得启示和营养,获得继续前进的力量。
内容简介
《高山下的花环》是有名军旅文学作家李存葆的代表作。小说通过描写云南边防部队某部三营九连指导员在战前、战中、战后的生活,塑造了一系列有着崇高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当代军人英雄群像,冲破了军事文学“无冲突论”的老套,正视并深刻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揭示军队内部矛盾和历史伤痛,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作者简介
李存葆,1946年生,山东五莲人。1964年入伍, 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历任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少将军衔。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第六、七、八届副主席。出版作品200余万字。《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分别获全国第二届、第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均被列为榜首;参加改编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获全国第五届电影金鸡奖很好编剧奖;长篇报告文学《大王魂》、《沂蒙九章》(合作)获全国报告文学奖;散文集《大河遗梦》获全国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有《绿色天书》《飘逝的绝唱》《大河之子》等多部散文集行世。其小说有英、法、日、俄等多种外文版本。俄罗斯彩虹出版社出版了《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1989年,《高山下的花环》入选1989年美国嘉兰德公司出版的“20世纪世界文学丛书”。
目录
引子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尾声
附录 《高山下的花环》篇外缀语
摘要
     在哀牢山中某步兵团三营营部,在赵蒙生的办公室里,我和他相识了。 寒暄之后坐下来,便是令人难挨的沉默。赵蒙生是这三营的教导员。他出生于革命家庭,其父是位战功赫赫的老将军,其母是位“三八”式的老军人。三年前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荣立过一等功。三年多来,他毫不艳羡大城市的花红柳绿,默默地战斗在这云南边陲。另外,他还动员他当军医的爱人柳岚,也离开了大城市来到这边疆前哨任职。 在未见到他之前,军文化处的一位干事简介了上述情况之后,对我说:“你要采访赵蒙生,难哪!他的性格相当令人捉摸不透。他的事迹虽好,却一直未能见诸报章,原因就是他多次拒绝记者对他的采访!” 脾气怪?搞创作的就想见识一下有性格的人物! 见我执意要去采访,文化处那位干事给赵蒙生所在团政治处打罢电话,又劝我说:“李干事,算了,别去了,去也是白跑路。团政治处的同志说,三天前赵蒙生刚收到一张一千二百元的汇款单,那汇款单是从你们山东沂蒙山区寄来的。赵蒙生为那汇款单的事两宿未眠,烦恼极了!” 一张汇款单为啥会引起将门之子的苦恼,这里面肯定有文章!于是,我更是毫不迟疑地乘车前往。 此时,我虽见到了他,但他一句“没啥可谈”,便使我吃了“闭门羹”。 坐在我们一旁的是营部书记(注:营部书记是作文书工作的,相当于排职干部)段雨国。像是为了要打破这尴尬的局面,他起身给我本来是满着的茶杯,又轻轻添进一丝儿水。 赵蒙生仍是一声不吭。他是个非常英武的军人。从体形到面容,都够得上标准的仪仗队员。显然是因为缺乏睡眠的缘故,此时他那拧着两股英俊之气的剑眉下,一双明眸里布满了血丝,流露着不尽的忧伤和悲凉。难道还是为那汇款单的事而苦恼? 也许他也受不了这样的沉闷,便摘下了军帽。我这才发现他额角右上方有道二指多宽的伤疤。我正琢磨着该怎样打破这僵局,想不到他竞开口了:“听口音,您像山东人?” “对,对。我老家离沂蒙山不远呢。” “您在济南部队工作?” “我是济南部队歌舞团的创作员。” “那么,您怎么会来这云南……” 我连忙告诉他,三年前的初春,在总政文化部的统一组织下,我曾有幸来过这云南前线,跟随参战部队经历了那场世界瞩目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我这次来的目的,是想访问一些三年前在战场上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如今又是怎样生活和战斗的…… “噢。”他出于礼貌点了点头。 见采访火候已到,我忙说:“赵教导员,您能否给我谈一谈,您是怎样说服您的爱人柳岚同志来边疆的……” “啥?让我瞎吹柳岚呀!那真是可悲可叹!”他连连摇头,自嘲地接上道,“柳岚回去休探亲假去了,她现已超假二十多天未归队!我们正准备打报告给她处分。小段,你证实,这可不是瞎说吧!” 书记段雨国约有二十三四岁,白皙皙的脸蛋上挂着书生气。他很是认真地对我说:“对。柳军医超假已二十二天了。可她有病假条。” “那病假条绝对是骗人的鬼把戏!”赵蒙生愤慨地对我说,“柳岚军医大学毕业后分到我们这里还不到一年,就多次嚷着要脱军装转业,说这里绝对不是人住的地方。看来,要让她继续留在这边防,那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他说罢,又陷入了痛苦的沉思之中。 眼下是三月,我临离开济南时刚下过一场大雪,而这地处亚热带的滇边,竟是酷热难当了。屋外,树上知了的叫声响成一片,我心中涌起阵阵燥热。看来,我这次采访也将是毫无收获了。 过了会,他竟又开口了:“既然您是从山东来的,那么,先请您看看这……” 他递给我的,正是那张一千二百元的汇款单!汇款单是从山东沂蒙山区枣花峪大队寄来的。上面写有简短的附言: 蒙生:这是三年多来你寄给梁大娘的钱,现全部如数给你 寄回,查收。 “汇款单是前天寄来的。我真搞不清梁大娘为啥把钱全部退给我……”赵蒙生用拳头捶了下头,脸抽搐着,痛苦异常。 沉默了一大会,他才静下心来对我说:“在自卫还击战前前后后,我有过非同寻常的经历。也许有了那段经历,我才至今未离开边防前哨。”稍停,他望着我,“您要有兴趣的话,我倒可以把那段经历讲给您听听。” 我连连点头:“好。您讲吧。” 他站起来:“先请您看一下这两幅照片——” 我这才发现,他的办公桌上方的墙上,并排挂着两帧带相框的相片。他指着左边的相片说:“这张放大了的六英寸免冠照,是我要讲述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他名叫梁三喜,老家在山东沂蒙山。他原是我们三营九连连长,在还击战中壮烈殉国。当时,我是九连的指导员。” 还未等我仔细端详烈士的遗容,他又指着右面那张十二英寸的大照片说:“这是梁三喜烈士一家在他墓前的留影,这衣服上打着补丁的白发老人,是烈士的母亲梁大娘。这身穿孝服的年轻媳妇,是烈士的妻子韩玉秀。玉秀怀中抱着的是梁三喜未曾见过面的女儿,名叫盼盼。”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