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金阁寺

金阁寺

  • 字数: 163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 作者: (日)三岛由纪夫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439710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长篇小说《金阁寺》取材于1950年鹿苑寺(即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后据林养贤说他的犯罪动机是对金阁寺的美的嫉妒。这件事当时轰动整个日本,《朝日新闻》用几乎整版的版面进行了报道,关于林养贤的犯罪动机,各界议论纷纷,许多作家也开始尝试剖析林承贤火烧金阁背后复杂的心理原因。《金阁寺》采用第一人称写就,全书围绕着青年沟口对金阁的情感变化展开。沟口从小身体孱弱,患有口吃,受尽同学和心爱女子的嘲笑。十几岁时父亲离世,被托付到金阁寺成为住持的弟子。在与金阁的朝夕相处中,无数次幻想着被视为世间至美之物的金阁。后来金阁在沟口脑中幻化为我和真实世界的阻碍,尤其在他想做出格事情时,总会看到金阁显形而行动未遂。在学校结识了结交了好色成性、脚有残疾的柏木。后来遭遇好友鹤川的死亡、住持的不雅风波,他终于在一个雨夜将金阁付之一炬……三岛由纪夫在《金阁寺》中描述对传统、对美的既爱又憎的微妙心态,在他看来,常见的真善美模式是难以状貌的。他一向追求倒错美学,将金阁寺僧徒的思想和行为作了艺术上的提炼与升华,并在美与丑、爱与憎的紧张对立中创造“死与颓废”的美,构筑初三岛自己独特的美学世界。三岛写《金阁寺》,是以金阁与人生相比喻,写美与人生、艺术与人生的悲剧性的关系,具有隽永的艺术内涵和哲理意味。
作者简介
 作者简介三岛由纪夫(Mishima Yukio,1925—1970)日本当代小说家、剧作家、记者、电影制作人和电影演员。本名平冈公威,1925年生于东京。6岁时进入学习院初等科。1938年在学习院杂志上发表首部短篇小说《酸模》。16岁,以三岛由纪夫的笔名在杂志上连载中篇小说《鲜花盛开的森林》。1946年,经川端康成推荐,三岛在《人间》杂志上发表小说《烟草》,登上文坛;同年大学毕业,任职于大藏省银行局不出一年就辞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949年出版长篇小说《假面的告白》,文坛地位确立。1954年出版《潮骚》,获第1届新潮社文学奖,入选日本文部省指定中学语文教科书。1956年出版《金阁寺》,获第8届读卖文学奖。1970年11月25日写完《丰饶之海》第四卷《天人五衰》后自杀。一生共创作40部中长篇小说、20部短篇小说及18部剧本。其前期作品唯美主义色彩较浓,后期作品表现出一种可怕的艺术倾斜和颠倒。三岛作品集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于一身,在美学追求上着力于对异常、逆反的爱与欲的深层心理的挖掘,从隐微的颓唐中探求人性的真实。译者简介 周倩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师、上海市“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创新团队成员。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毕业于日本立命馆大学日本文学专业。主要从事日本近现代文学和中日比较文学相关的研究。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发表中日文论文十余篇,参编日本文学全集一部。个人译著有《汤岛之恋》《通往幸福的厨房》等。
目录
《金阁寺》无目录
摘要
     从幼时开始,父亲就经常给我讲金阁的故事。 我出生在舞鹤市①东北部一个突向日本海的荒寂海角。父亲的故乡并不在那里,而是在舞鹤东郊的志乐村②。父亲应众人期望,入了僧籍,成了偏僻海角寺院的住持,并在当地娶妻成家,有了我这个儿子。 成生岬③的寺庙附近,没有适合我就读的中学。不久我便离开父母膝下,寄宿在父亲老家的叔父家中,从那里步行到东舞鹤中学读书。 父亲的故乡是个阳光充沛之地。然而一年中,在十一二月份左右,即便是万里无云的晴朗天气,也会一日内下四五次阵雨。我这阴晴不定的性格,或许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养成的。 五月的傍晚,从学校回来后,我常常从叔父家二楼供我学习的房间,眺望对面的小山。嫩绿葱郁的半山腰迎着夕阳,宛如一道矗立在原野正中央的金色屏风。每见此景,我总会想象金阁的样子。 虽每每在照片和教科书中看到现实中的金阁,但在我心里,父亲讲述的金阁幻影却更胜一筹。父亲绝未讲过现实中的金阁金碧辉煌之类的话。但据父亲所言,如金阁般华美之物,在这世上少见,而且依据“金阁”二字的字形、音韵,我自己在内心描绘的金阁图景,更是美到不可方物。 只要看到远方的田野在日光下闪耀,我便觉得那是未曾得见的金阁的投影。福井县与京都府的交界地吉坂岭,刚好位于正东方。太阳从那座山岭旁升起。虽然现实中京都在相反的方向,但我总恍惚在那山间朝阳升起处,看到金阁高耸入云的景象。 如此这般,金阁无处不在,却在现实中无法见到,这一点与此地的海极为相似。舞鹤湾虽在志乐村以西一里①半的位置,但海被山遮挡住无法看到。然而,这块土地上却时时刻刻飘散着海的气息。风里也偶尔夹杂着海腥味。每当海上风暴来临,成群的海鸥便会逃到这里,停落到那边的田野上。 我身体孱弱,无论跑步还是单杠皆不如人,此外又生来口吃,这些都令我越来越自闭消极。而且,大家都知道我是寺院的孩子。坏孩子们就模仿和尚结结巴巴读经的样子来嘲弄我取乐。在讲谈①里,有个结巴衙役登场的桥段,他们有时就故意大声叫我,让我来读这部分给他们听。 不用说,口吃在我与外界之间设置了一道屏障。我总是无法顺畅地发出最初的音节。而这个音节原本该是打开我内在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门的钥匙,但这把钥匙从未顺利打开过锁。正常人通过自由操控语言,可以将内在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门一直敞开,保持通风顺畅。我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因为我的钥匙生锈了。 口吃的人,为了发出最初的音节而焦灼万分之际,他的内在世界就像一只被浓胶粘住的鸟,为了脱身拼命挣扎。总算得以脱身之时,却早就为时已晚。诚然,外界的现实有时也会停下来等我挣扎脱身,但为我等待的现实早已不再鲜活。即便我费尽周折总算抵达外界,那里也总是瞬间变色,偏离开去……于是我开始认为,只有这种偏离才是适合我的。只有失去活力的、一半散发着腐臭的现实,一直横贯在眼前。 不难想象,像这样的少年,往往会抱持着两种相反的权力意志。我曾经非常喜欢历史上有关暴君的记载。倘若我是一位口吃寡言的暴君,臣子们就必定会终日战战兢兢看我脸色生活。我全然不必用明快流利的语言将自己的残虐正当化。仅凭无言本身,就会将所有的残虐正当化。如此,平日里我幻想着将轻蔑我的老师及同学逐一处刑,并乐在其中。与此同时,我还乐于想象自己是内在世界的王者,是富于静谧达观的大艺术家。虽外表寒酸,但内在世界比任何人都富有。身患难以消除的缺陷的少年,认为自己是被命运悄悄选中之人,也是理所当然。我总觉得,在这世上的某个角落,一定有我还不知道的使命等待着我。 ……我想起这么一段小插曲: 东舞鹤中学是座明亮的新式校舍,前方有一块开阔的操场,周围环绕着生机勃勃的群山。 五月的某天,一位同校的前辈、现舞鹤海军机关学校的学生,休假来母校游玩。 他被太阳晒得黝黑,压得低低的制服帽檐下露出秀气的鼻梁,从头到脚趾都是年轻英雄的模样。他对着一众后辈讲述军校纪律严明的艰苦生活。而且那原应悲惨的生活,在他的口中却尽是豪华奢侈一般。一举手一投足都洋溢着骄傲自豪,年纪轻轻就能准确拿捏谦逊的限度。他挺起穿着蛇纹制服的胸脯,像一尊海面上破风前行的船艏像。 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