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诗歌中的食物

诗歌中的食物

  • 字数: 17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河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5-01
  • 商品条码: 978756307425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是以“建筑”“植物”“动物”“食物”“服饰”“色彩”为主题,选取有这些主题的诗歌,一方面配以手绘图画,另一方面配上名物科普。借助诗词,我们试图穿透历史的缝隙,将那些曾闪耀夺目的建筑、不知其名的物种、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中国传统的色彩与服饰等,重新展现在眼前。本书从众多古诗词中精选那些涉及食物题材的古诗词,不仅配以注释还有相关的食物科普,以及手绘插图等,一方面讲述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吃的热情与情怀;另一方眠也向读者展示中国美食的博大精深。
目录
第一章瓜果
樱桃五
石榴七
枇杷一〇
杨梅一三
荔枝一五
莲蓬一七
西瓜一九
梨二一
桑葚二四
枣二七
菱角二九
木瓜三二
甜瓜三四
银杏三七
槟榔四〇
栗子四二
榛子四四
第二章蔬菜
苦瓜四八
丝瓜五〇
茭白五四
茄子五六
山药五八
烧芋子六〇
冬瓜六二
韭菜六四
荠菜六七
竹笋六九
豆腐七一
椒七三
藜苋七五
白菜七七
莼菜七九
黄瓜八一
姜八三
第三章主食糕点
汤圆子八八
汤饼九二
春饼九四
馒头九六
糍筒九九
腊八粥一〇二
牛乳粥一〇五
馄饨一〇八
槐叶冷淘一一一
荞麦面油煎饼一一三
年糕一一五
月饼一一七
第四章水产禽畜
虾一二二
糟蟹一二四
河豚一二七
鳜鱼一三〇
鲤鱼一三二
鲈鱼一三五
鲥鱼一三七
烤兔一三九
东坡肉一四一
羊肉一四四
第五章茶
武夷茶一四九
点茶一五二
茱萸茶一五四
庐山云雾茶一五七
玉川茶一五九
雪茶一六一
雨前茶一六三
谷雨茶一六六
菊茶一六八
旗枪茶一七〇
龙团一七二
雀舌茶一七五
建溪茶一七七
七宝茶一七九
惠山泉一八一
紫茶一八三
第六章酒
桂酒一八八
腊酒一九一
麻姑酒一九三
麹米春一九五
桑落酒一九八
屠苏二〇二
葡萄酒二〇五
曲水流觞二〇七
摘要
     敕赐百官樱桃 [唐]王维 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兰。 总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 归鞍竞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 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 和王维敕赐百官樱桃 [唐]崔兴宗 未央朝谒正逶迤,天上樱桃锡此时。 朱实初传九华殿,繁花旧杂万年枝。 全胜晏子江南橘,莫比潘家大谷梨。 闻道令人好颜色,神农本草自应知。 樱桃又名莺桃、含桃、荆桃等。因为黄莺特别喜爱啄食这种果子,所以称其为“莺桃”,也叫“含桃”。樱桃是一年中上市最早的一种水果,所以又号称“百果第一枝”。 樱桃原产我国,早在《礼记·月令》中就有记载:“羞以含桃。”樱桃的外表色泽鲜艳,殷红如同玛瑙,黄色如同玉石,十分晶莹美丽。 王维《敕赐百官樱桃》描写的是朝中官吏饱食樱桃的情形,其中“中使频倾赤玉盘”一句尤为精妙。《艺文类聚》中载,汉明帝在月夜于照园之中宴饮群臣,太官用赤瑛做的盘子盛放樱桃。汉明帝将樱桃赐给群臣,在月色的照耀下,赤玉盘与樱桃同色,盘中恍如空无一物。王维在此处借用此典故,这里“频倾”二字,将樱桃色泽的莹润美丽描绘得淋漓尽致。而崔兴宗的和诗当中又把樱桃与江南橘、大谷梨等美味的水果相比,极言樱桃之美味。 樱桃因其外形的美丽,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杜甫有“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野人送朱樱》),冯延巳有“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苏轼有“荠麦余春雪,樱桃落晚风。”(《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其二》),蒋捷有“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舟过吴江》),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古人还常用樱桃比喻女子之口,孟《本事诗·事感》:“白尚书(自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日:‘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这里说樊素的嘴巴小巧,唇色鲜艳,如同一枚樱桃。成语“樱桃小口”也用到现在。 石榴 [唐]李商隐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阻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石榴别名安石榴、金樱、丹若等,它是由外国传入我国的。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榴者,瘤也,丹实垂垂如赘瘤也。”并引《博物志》云:“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 石榴的果实晶莹剔透,颗粒饱满,酸甜可口,石榴花开的时候颜色如火一般红艳,所以石榴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历代文人留下了很多赞颂它的诗词歌赋。晋代文学家潘岳曾作《安石榴赋》:“榴者,天下之奇树,九洲之名果也。华实并立,滋味亦殊……遥而望之,焕若隋珠耀重渊;详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御饥疗渴,解酲止醉……”从作者对石榴树和石榴果实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榴花之灼灼、榴实之形味。 古代文人还常用“榴火”来形容石榴花开时的胜景。宋代黄机《醉蓬莱》:“政槐云浓翠,榴火殷红,暑风凉细。”元代曹伯启《谢朱鹤皋招饮》:“满院竹风吹酒面,两株榴火发诗愁。”正因为榴花之艳丽,花瓣如绢,梁元帝《乌栖曲》中有“芙蓉为带石榴裙”之句。后来人们便用“石榴裙”来称呼绣有榴花的红裙,或者单指榴火一般艳丽的红裙。唐诗中关于“石榴裙”的诗句很多,如白居易《官宅》:“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武则天《如意娘》:“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此外,因为石榴果实中包含许多的石榴籽,所以在我国某些地方,向新婚人家赠送石榴,寓意“多子多福”,以表达美好的祝愿。P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