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悲惨世界(全3册)

悲惨世界(全3册)

  • 字数: 121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法)维克多·雨果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55946766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34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悲惨世界》明面上是写主人公及法国人民的悲惨历程,实则是写人性的光辉。小说通过冉阿让等人的悲惨遭遇以及冉阿让被主教感化后一系列感人事迹,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和丑恶,讴歌了人性的真善美,是世界文学目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被誉为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雨果用充满激情的文笔,勾勒出了一群生动鲜活的小人物形象。活得有尊严、仁义至善等高尚的道德情怀贯穿整本书,极富感染力。
内容简介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悲惨世界》明面上是写主人公及法国人民的悲惨历程,实则是写人性的光辉。小说通过冉阿让等人的悲惨遭遇以及冉阿让被主教感化后一系列感人事迹,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和丑恶,讴歌了人性的真善美,是世界文学目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被誉为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雨果用充满激情的文笔,勾勒出了一群生动鲜活的小人物形象。活得有尊严、仁义至善等高尚的道德情怀贯穿整本书,极富感染力。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伟大的作家之一,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他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及各种散文、文艺评论与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被誉为“法国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李玉民,首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翻译家。从事法国文学翻译二十余年,译著五十多种。主要译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基督山伯爵》等;主编《纪德文集》(五卷)、《法国大诗人传记丛书》(十卷)。他主张文学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创作,译作应是给读者以文学享受的作品。编选主译的《缪塞精选集》获2000年国家图书奖。
目录
《悲惨世界》——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001
主要人物表/004
第一部 芳汀/007
第一卷 义人/008
第二卷 沉沦/062
第三卷 一八一七年/113
第四卷 寄放,有时便是断送/146
第五卷 下坡路/159
第六卷 沙威/196
第七卷 尚马秋案件/208
第八卷 祸及/271
第二部 珂赛特/289
第一卷 滑铁卢/290
第二卷 奥里翁战舰/339
第三卷 履行对死者的诺言/352
第四卷 戈尔博老屋/400
第五卷 夜猎狗群寂无声/414
第六卷 小皮克普斯/443
第七卷 题外话/469
第八卷 墓地来者不拒/482
第三部 马吕斯/529
第一卷 从其原子看巴黎/530
第二卷 大绅士/551
第三卷 外祖和外孙/561
第四卷 ABC朋友会/596
第五卷 苦难的妙处/626
第六卷 双星会/643
第七卷 咪老板/659
第八卷 坏穷人/667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749
第一卷 几页历史/750
第二卷 爱波妮/784
第三卷 普吕梅街的宅院/800
第四卷 人助也许是天助/829
第五卷 结局不像开端/838
第六卷 小伽弗洛什/854
第七卷 黑话/889
第八卷 销魂与忧伤/911
第九卷 他们去哪里?/944
第十卷 一八三二年六月五日/952
第十一卷 原子同风暴称兄道弟/973
第十二卷 科林斯/986
第十三卷 马吕斯走进黑暗/1018
第十四卷 绝望的壮举/1028
第十五卷 武人街/1045
第五部 冉阿让/1063
第一卷 四堵墙中的战争/1064
第二卷 利维坦的肚肠/1140
第三卷 出污泥而不染/1157
第四卷 沙威出了轨/1192
第五卷 祖孙俩/1203
第六卷 不眠之夜/1232
第七卷 最后一口苦酒/1255
第八卷 人生苦短暮晚时/1277
第九卷 最终的黑暗,最终的曙光/1289
题解/1320
雨果生平和创作年表/1322
摘要
     第一部 芳汀 第一卷 义人 一 米里哀先生 一八一五年,迪涅的主教还是查理-弗朗索瓦-卞福汝·米里哀先生。他年事已高,有七十五岁左右,从一八○六年起,就到迪涅城担任了这一职务。 这个细节虽然同本书的正题毫无关系,不过,事事务求准确,在此提一提他到这个教区就任之初,关于他有些什么风言风语,也许不是白费笔墨。一个人的传闻无论真假,在他的生活中,尤其在他的命运中,往往和他的所作所为居同等地位。米里哀先生的父亲是艾克斯城法院的推事,即法袍贵族。据说父亲打算让他继承职位,在米里哀十八九岁,不满二十岁就早早为他完婚,这也是法袍贵族家庭相当普遍的习俗。查理·米里哀虽已完婚,据说仍引起不少非议。他身材虽然不高,但是生得相貌出众,风度翩翩,谈吐俊雅风趣。他的整个青春,就在交际场和情场中消磨了。后来爆发革命,事态急遽变化,法袍贵族家庭遭到摧残、驱逐和追捕,都四处逃散了。革命刚一爆发,查理·米里哀先生便流亡到意大利。他妻子长期患肺病,死在异国他乡,没有留下一儿半女。此后,米里哀先生命运又如何呢?法国旧社会崩溃了,他的家庭破败了,九三年发生了一系列悲惨事件,在远方的流亡者看来,也许倍加恐怖和可怕。凡此种种,是否使他万念俱灰,萌生了出世的念头呢?一个人在天下动乱中,身历其难,家道衰败,还可能处变不惊,然而在无忧无虑的温馨生活中,突然遭到神秘而可怕的打击,往往就会心死而一蹶不振吧?谁也说不清楚,只知道他从意大利回国,就已经当上了教士。 一八○四年,米里哀先生当上百里鸟乐的本堂神父。人已老迈,终日深居简出。 在皇帝即将登基加冕的时候,也不知道为本堂的一件什么小事,他到了巴黎,为他的教徒陈情,见到一些显要人物,其中就有斐茨红衣主教。有一天,皇帝来看他舅父,正巧这位可敬的本堂神父在前厅候见,两人不期而遇。拿破仑发觉这个老者颇为好奇地看着他,便转过身来,突然问道:“这个老人是谁,这么看着我?” “陛下,”米里哀先生答道,“您瞧一个老人,而我却瞧一位伟人。我们彼此都能开眼。” 当天晚上,皇帝向红衣主教问了这个本堂神父的姓名。事过不久,米里哀先生便得知委任他当迪涅主教,不由深感意外。 此外,关于米里哀先生早年生活的传闻,有哪些属实呢?谁也不知道。革命之前,很少人认识米里哀这家人。 小城市里嘴杂的人多,动脑筋的人少,初来乍到的人就得容忍,米里哀先生也不例外。他虽然贵为主教,也正因为是主教,就得忍而再忍。其实,把他名字扯进去的那些议论,也许仅仅是议论而已,无非是谣传、流言、闲话,甚至连闲话都算不上,按照南方人生动的说法,就是“胡诌八扯”。 不管怎样,他到迪涅担任教职并居住九年之后,当初小城和小百姓议论的话题,所有那些闲言碎语,全被深深地遗忘了。谁也不敢再提起,甚至都不敢回忆了。 米里哀先生到迪涅时,带了一个老姑娘,名叫巴蒂丝汀,那是比他小十岁的妹妹。 他们只有一个仆人,称为马格洛太太,与巴蒂丝汀小姐同龄。她先是“本堂神父先生的女仆”,现在则有两个头衔:小姐的贴身女仆和主教的管家。 巴蒂丝汀小姐身材又高又瘦,肌肤苍白,性情温和,整个人理想地体现了“可敬”一词的含义,因为照世俗之见,一个女人必须做了母亲才能受人尊敬。她天生就不貌美,一生尽做善事,临老时整个躯体呈现出一种洁白和清亮,越发具有我们所说的慈善之美。年轻时瘦溜的身躯,到了中老年就变得透明。这种通透空灵,令人想到天使。与其说这是位贞女,不如说这是个灵魂。她整个人似乎是由影子构成的,仅仅略有一点儿肉体来显示性别,略有一点儿物质来容含光亮。大眼睛始终低垂,这便仅是灵魂留在人间的缘故。 马格洛太太是个矮矮的老太婆,又白又胖,身体臃肿,整天忙忙碌碌气喘吁吁的,因为她总是操劳,还患有气喘病。 米里哀先生到任时,被安排住进主教府。按帝国法令的规定,接待他的规格仅次于驻军司令。市长和议长先来拜贺,然后他也去拜见了将军和省长。 主教安顿下来之后,全城就等他布道了。 P7-1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