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三家《诗》辑佚史(全2册)

三家《诗》辑佚史(全2册)

  • 字数: 91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马昕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10115683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15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鲁、齐、韩三家《诗》学在汉代《诗经》学目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却自魏晋以后逐渐失传。历代学者对三家《诗》材料的辑佚,成为经学目前的重要事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这些成果的合理利用与反思扬弃,是当代学者不可绕开的问题。尤其是到当今学界,这种反思的声音越来越强大。
本书全面梳理前人辑佚三家《诗》的过程与成绩,并以今人对两汉《诗经》学的认识重新衡量其得失,深入理窟,亦史亦论,冀以开启《诗经》学研究的新路。书末并附“三家《诗》辑佚著作现存版本目录表”与“三家《诗》辑佚著作序跋、提要资料汇编”,从文献的角度简明地勾勒了三家《诗》辑佚史的脉络,颇可参考。
作者简介
马昕,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编审,《文学遗产》杂志编辑。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目录
绪论
一、三家《诗》学的传承与亡佚
(一)三家《诗》学的初建期:西汉前期
(二)三家《诗》学的分化期:西汉中后期
(三)三家《诗》学的融合期:东汉
(四)三家《诗》学的亡佚期:魏晋至南宋
二、三家《诗》辑佚史的研究现状
(一)对三家《诗》辑佚史的总体研究
(二)对三家《诗》辑佚家的专门研究
三、三家《诗》辑佚史概述
(一)初步开拓期:宋代
(二)力量积蓄期:元明至清初
(三)多元发展期:清代乾嘉时期
(四)体系成熟期:清代道光时期
(五)补苴集成期:晚清民初
第一章 宋代学者对三家《诗》的重新发现与初步辑佚
一、搁置不论期:北宋庆历以前
二、初步关注期:庆历至北宋末年
(一)欧阳修对三家《诗》的态度
(二)苏辙对三家《诗》的态度
三、褒贬分歧期:南宋前中期
(一)郑樵、范处义、程大昌对三家《诗》的盲目排斥
(二)吕祖谦、朱熹对三家《诗》的包容接纳
四、短暂倒退期:南宋后期
五、实践总结期:南宋末年王应麟《诗考》
(一)王应麟辑佚三家《诗》的学术动因
(二)《诗考》的体例特色与辑佚得失
(三)《诗考》的两种元刻本
第二章 元明及清初学者对三家《诗》的持续关注
一、元代
(一)胡一桂《诗集传附录纂疏》与三家《诗》
(二)刘瑾《诗传通释》与三家《诗》
(三)梁益《诗传旁通》与三家《诗》
二、明代
(一)宗汉复古之风与三家《诗》
(二)考据求实之风与三家《诗》
(三)炫奇立异之风与三家《诗》
三、清初
(一)“扬汉抑宋”之风与三家《诗》研究
(二)惠氏汉学与三家《诗》研究
(三)清人对王应麟考据学传统的崇奉与三家《诗》研究
四、元明及清初三家《诗》研究的两条主线
第三章 乾嘉学者对三家《诗》的辑佚(上):范家相《三家诗拾遗》
一、《三家诗拾遗》的成书与流传
二、《三家诗拾遗》的内容与特色
(一)融通汉宋
……
第四章 乾嘉学者对三家《诗》的辑佚(中):《诗考》校注补正类
第五章 乾嘉学者对三家《诗》的辑佚(下):专辑《韩诗》类
第六章 道光朝学者对三家《诗》的辑佚
第七章 晚清学者对三家《诗》的辑佚
第八章 清代辑佚丛书中的三家《诗》
第九章 对三家《诗》辑佚的总结与反思
附录一 三家《诗》辑佚著作现存版本目录表
附录二 三家《诗》辑佚著作序跋、提要资料汇编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