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同理心的疗愈力量

同理心的疗愈力量

  • 字数: 173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作者: (美)玛丽·戈耶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53646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沟通达人的提升秘籍!那些总是把天聊死的人,缺乏沟通中同理的力量,那些家庭中经常发生口舌大战的夫妻,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共情是一种能力,本书收集了70多个有效沟通的故事,总有一款能戳中你,引爆你,带你深入提升沟通技巧。
作者简介
[美]玛丽·戈耶 玛丽·戈耶女士是一名整体顾问和培训老师, 她专注于提高人们在工作中的领导能力, 促进人们在家庭中的个人发展。在执业生涯中, 她利用自己在婚姻和家庭治疗上受到的传统训练、 非暴力沟通背景以及在身心治疗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 帮助在团队中挣扎的职业人士, 挖掘他们的创造性和合作潜力。
目录
《同理心的疗愈力量》推荐语001
序言007

家庭中的同理心:与亲友的深度连接001
父亲的礼物 003
陷入困境 006
爱抱怨的孩子 012
坐在沙发两头的夫妇 013
面对阿尔茨海默症 018
与孩子一起心碎 024
对羞耻感抱以自我同理 026
化解新年夜的争执 030
不责怪, 不批评 033
给予宽恕 036
室友冲突 040
疗愈的小手 046
约会、 自爱、 超越拒绝 049
与妈妈的连接 053
巴掌, 而不是亲吻 057
帮助孩子的新方法 058
在争吵时使用同理心卡片 060
援救内在的小孩 064
掉落的蓝莓 067
爱的不同形式 070
崩溃的祖母 072
对猫咪产生同理心 075
如果你的孩子讨厌上学 078
来自朋友的离婚建议 081
暂停一下 086
少女的感恩 088
通过拒绝拥抱彼此 091
仅仅行动是不够的 094
通过询问增强亲密关系 097
骑行事故 099
小羊羔 102

工作中的同理心:创造一种慈悲的文化108
员工评估的新尝试 111
压力下的医生 116
代课老师遇到的麻烦 122
个性不合导致合作困难 127
坦诚相告的同理心 133
五岁儿童的自主和安全 138
开发共同的居家环境 140
上司霸凌 147
心存疑虑的医院主管 155
获得证书 158
“棘手” 的客户 160
力排众议 165
工资协商和女性权利 168
“敏捷”①的团队信任和内在安全感 175
来自导师的鄙视 178
在预算削减时维持团队 180
临终的病人 184
向学生道歉 185
用同理心与老板坦诚相待 188

社区中的同理心:关心陌生人和邻居196
回家的旅程 198
和出租车司机的偶遇 204
路边的相遇 207
入境检查站 215
愤怒的邻居 218
激烈而不同的意见 220
囚犯的洞见 225
从自我憎恨到自我接纳 227
遇见霍尼 231
我受到攻击了吗? 236
追求完美 242
起哄的棒球迷 246
路怒症的解药 249
面对权力的同理心 251
感到格格不入 257
车管局里无声的同理心 262
被警察盘问 265
杰克的葬礼 267
人行道上的连接 272
弱者( 对污蔑的自我同理) 276
同理心创造奇迹 283
被丢下的女儿 284

附录 A:习惯反应和同理回应——参考表 289
附录 B :同理心技巧练习 292
附录 C :常见的挑战和有用的技巧 298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 303
人类具有的基本感受 304
人类具有的基本需要 304
关于非暴力沟通 306
关于非暴力沟通中心 308
作者简介 310
摘要
     家庭中的同理心与亲友的深度连接 你在本书中将会反复看到马歇尔·卢森堡这个名字,他曾经说过,同理最亲近的人是最困难的。 的确,我们通常会被自己所爱的人——父母、子女、爱人、伴侣和好友激怒。这就是我们很难同理他们的部分原因。尤其是在气氛紧张的时候。在危机重重的对话过程中,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是学习培养同理心的一部分。我们首先要对自己产生同理心,然后才能对他人产生同理心。当你和爱管闲事的父亲或抑郁的青春期子女对话时,与自己建立连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导师拉姆·达斯曾经这样说过:“如果你觉得自己觉悟了,花一个星期时间去陪陪你的家人吧。” 我们之所以很难对亲人产生同理心,恰恰是因为我们太在乎他们了。看着他们挣扎让我们难以忍受。我们想去帮忙!我们的本能之一就是想让所爱之人的痛苦消失,所以我们的默认状态就是不假思索地去解决问题,急着去修复——尽管身处痛苦的人通常最想要的是被倾听和获得理解。 同理心需要我们具有这样的能力——只是去见证他人的痛苦,而不是试图去改变他人。一旦你起了念头,希望别人获得什么感受,或者希望别人怎么去做的时候,你就已经离开了同理心,只是在关注自己。 我的一位导师说,在所有的诱发因素中,她十几岁女儿的悲伤让她内心产生的挣扎不错烈。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就容易忘记去表达同理心。我接近能理解她。对我来说,倾听某个普通朋友的健康问题并产生同理心更容易,但是,当我所爱的人正在与疾病做斗争,或者一个好朋友在从事一份令人痛苦的工作时,让我产生同理心就很困难了。我想要采取行动,想要做点什么。有时候,不管对方有没有提出请求,我都忍不住要把一些建议塞给他们。 我们想有所帮助,有所贡献;这是我们的自然状态,也是非暴力沟通的核心原则。在此章关于家庭成员的故事中,你会看到,以深度倾听的形式进行帮助是一件多么有用和容易的事情;你会看到,它是如何将愤怒和责备转变成更紧密的连接,产生更好的效果;你会听到,通过言语修复争执可以避免痛苦的伤害;你会注意到,只要单纯地倾听你爱的人,他们就会自发地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你会了解到,自我同理是如何转变具有挑战的人际关系,你接近不需要讲话。 充分地倾听意味着密切关注对方语言背后所包含的内容。 ——彼得·圣吉 父亲的礼物 桑德拉是我的一位来访者。她的父亲81岁,正在考虑自己的后事。他想让桑德拉在他离世后住进他的房子,但桑德拉不愿意。桑德拉虽然喜欢那所房子,但她不想住进去,因为晚上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她心中充满了恐惧——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她无法在那里入睡。 父女两人就这件事进行了几次沟通,、但都没有任何结果。每次桑德拉去拜访的时候,她的父亲都试图说服她—那是个好地方,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天堂,任何人都很安全。桑德拉每次都是欲言又止,不知道如何回应。她不想对父亲撒谎,也不想做出无法兑现的承诺,她很清楚,自己不会住进去。每当她想表达自己的顾虑时,父亲就会加倍努力地向她解释为什么他的提议很好一没有房租,位置也不错,还有一个很棒的花园。 当她来找我咨询的时候,我意识到,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在于她的行为和她所描述的父亲的行为如出一辙。她试图阐明自己的观点,说服父亲,说明自己根本不可能搬过去住。我们一起努力想出了另一种可能的对话形式。 这种对话形式如下:我想回到我们僵持不下的话题,谈谈你百年之后,房子该怎么处理。在进行了充分的思考之后,我想告诉你,我终于想明白了——我知道你给我的这份礼物是多么贵重。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