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文化运动中心

新文化运动中心

  • 字数: 18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秦素银 等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3000524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北京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紧密相连。这里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主要孕育地。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这段历史,是中国思想革命和民族觉醒的崭新阶段,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革命目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内容简介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为迎接,深入挖掘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渊源及其内涵,丰富和深化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更好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丛书”。 本册讲述辛亥革命失败以后中国进步知识分子追求思想解放、探索中国出路、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历史,重点突出1917年新文化运动中心北移,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编辑部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以及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在北大红楼传播新思想等重大史实。
作者简介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是市委主管党史研究、宣传教育的工作部门;杨胜群系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等中共领导人的著作编辑和生平、思想研究工作;李良,现任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共运史专业),高级政工师。本书作者秦素银,现任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展览策划、研究等工作,与同事合著《北大红楼历史沿革考论》《寻找 发现 还原——胡适速写》等,发表《钱玄同与新式标点符号的创设》等论文10余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民国初年的尊孔复辟逆流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新青年》早期作者队伍
第二章 《新青年》进北京
蔡元培与北大改革
日益壮大的新阵营
新文化运动思想高地
新旧思想文化的激战
第三章 高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打孔家店”
提倡“个性解放”
倡导“家庭革命”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蒙昧
第四章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文学革命”的兴起
“人的文学”的提出
新文学创作的奠基人
新诗运动渐成气候
戏剧改良与新文学社团
第五章 倡导教育革命
平民教育思潮兴起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衰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1922年“新学制”
第六章 社团与刊物汇聚
北大学生社团蜂起
组织起来的全国社团
新出版物的增加
第七章 新文化运动的拓展与深化
国语运动与新式标点符号的推广
整理国故推动再造文明
东西方文化的几次论争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结语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