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政治与思想语境中的宋代《尚书》学

政治与思想语境中的宋代《尚书》学

  • 字数: 25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刘力耘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974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使用历史语境分析法,聚焦宋代(960-1276)政治和思想进程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尚书》阐释,考察阐释者的经历、政见及其所处的政治情势、思想和舆论环境,进入他们的历史世界,揭示其投射于《尚书》阐释中的理想政治图景和现实行动指向,分析各家阐释之间基于立场、理念等的冲突与对话。从经学史的角度讲,本书并非只涉及宋代《尚书》学著作,而是广泛搜集、分析大量散见于史书、文集中的《尚书》阐释。本书各章节以专题研究组成,讨论的都是宋代政治史、思想史中的关键性问题,在学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都有所推进。
作者简介
刘力耘,女,1988年生,陕西榆林人。201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宋代政治思想史、经学史等领域的研究。在《中国史研究》《文史哲》《史学理论研究》《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获第十- -届邓广铭学术奖励基金优秀奖,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
目录
绪论

第一节20世纪以来宋代《尚书》学研究

一经学史类著作中的宋代《尚书》学

二《尚书》学史中的宋代《尚书》学

三有关宋代《尚书》学的专题研究

本节结语

第二节《尚书》在宋代政治中的角色

一君主之轨范

二为臣之楷模

本节结语

第一章《尚书》学与熙宁新政

第一节范纯仁《尚书解》

一进献背景

二文本形态

三现实政治指向

本节结语

第二节王安石《尚书》学

一圣王贤君的立场及其原因

二君主在政治决策中的角色

三“帝王之道”的现实指向

本节结语

第二章《尚书》学与高、孝中兴

第一节复仇论

一对苏轼新说的承袭

二对苏轼新说的否定

本节结语

第二节史浩《尚书正义》

一孝道

二近习

本节结语

第三章士大夫灾异论中的《尚书》学

第一节两种事应解读原则的冲突

一苏轼的灾异新解

二《洪范政鉴》的设计与目标

第二节灾异意指解读的“消失”

一针对事应说的几种批评

二士大夫回避灾异意指解读的姿态

第三节灾异常数说

第四节回到《洪范五行传》

一《书传》重新肯定事应说

二南宋《尚书》学的立场

本章结语

第四章理学中的《尚书》学

第一节传统解释下“十六字”的内涵与应用

一“人心惟危”:群体之人与个体之人

二“道心惟微”:偏重“道”与偏重“心”

三“惟精惟一”的多重含义

第二节北宋士大夫的“十六字”新解

一“允执厥中”引发的重视

二“十六字”成为整体

三政治实践中的性理化“十六字”

四性理化“十六字”与佛教的关系

五《尚书》注解著作中“十六字”的性理化

第三节南宋“十六字”性理化解释的普遍化

一性理化解释的几种形态及其在政治中的表达

二在朱子学中的核心地位

本章结语

全书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