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窄门
字数: 102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作者: (法)安德烈·纪德
出版日期: 2022-06-01
商品条码: 9787554619384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176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2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表兄妹阿莉莎与杰罗姆,在诺曼底的乡下一起长大。
渐渐地,爱情的种子在他们身上渐渐发芽。
他们精神交融,幻想着完美爱情的降临。
但是,当阿莉莎看到了婚姻生活的真实模样,她便开始怀疑这一切。
她想追求这世间永恒的爱情,然而这爱情之门竟是一扇窄门,终究只有少数人能找到……
作者简介
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1869-1951)生于巴黎一个富有的资产阶级家庭,10岁丧父,由母亲抚养并给予清教徒式的教育,酿成了他的叛逆性格。他最初在象征派文艺刊物发表作品,1908年与友人创办《新法兰西评论》。 纪德早期的作品带有象征主义色彩。1897年出版的散文诗集《人间食粮》,是他第一部重要的作品。三部曲《背德者》(1902)、《窄门》(1909)和《田园交响曲》(1919),具有古典主义作品的完美形式;1914年出版的《梵蒂冈的地窖》,对青年一代产生过很大的影响。1925年之后,纪德的创作思想有所转变,着重体现在长篇小说《伪币制造者》(1926)上。1947年。纪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第一章 // 001
第二章 // 017
第三章 // 041
第四章 // 053
第五章 // 069
第六章 // 097
第七章 // 107
第八章 // 129
摘要
我这里讲的一段经历,别人可能会写成一部书;而我倾尽全力去度过,耗掉了自己的品德,我只能极其简单地记下自己的回忆。这些往事有时显得支离破碎,但我绝不想虚构点儿什么来补缀或通连——气力花在涂饰上,反而会妨害我讲述时所期望得到的最后的乐趣。 丧父那年我还不满十二岁,母亲觉得在父亲生前行医的勒阿弗尔已无牵挂,便决定带我住到巴黎,好让我以更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她在卢森堡公园附近租了一小套房子,弗洛拉·阿斯布尔顿小姐也搬来同住。这位小姐没有家人了,她当初是我母亲的小学教师,后来一直陪伴着我母亲,不久二人就成了好朋友。我就一直生活在这两个女人中间,她们的神情都同样温柔而忧伤,在我的记忆中她们好像一直穿着丧服。有一天,想来该是我父亲去世很久了,我看见母亲便帽上的饰带由黑色换成淡紫色,便惊讶地嚷了一句: “噢!妈妈,你戴这颜色太难看了!” 第二天,她又换上了黑饰带。 我的体格单薄。母亲和阿斯布尔顿小姐百般呵护,生怕我累着,幸亏我确实喜欢学习,她们才没有把我培养成懒汉。一到气候宜人的季节,她们便认为城市使我的脸色变得苍白,我应当离开城市。因而一进入六月中旬,我们就动身前往勒阿弗尔郊区的芬格斯玛尔田庄,舅父布科兰住在那里,每年夏天都接待我们。 布科兰家的花园不是很大,也不怎么美观,比起诺曼底其他花园,并没有什么特色。房子是白色两层小楼,类似十八世纪的许多乡居农舍。小楼坐西朝东,对着花园,前后两面各开了二十来扇大窗户,两侧是墙。窗户上镶着小方块玻璃,有些是新换的,显得特别明亮,而四周的旧玻璃却呈现出暗淡的绿色,有些玻璃还有瑕疵,我们的长辈称之为“气泡”。隔着玻璃看,树木歪七扭八的,邮递员经过时,身子会突然隆起,像是长了瘤子。 花园呈长方形,四周砌了围墙。房子前面,一片相当大的草坪由绿荫遮着,周围有一条沙石小路。这一侧的围墙有点低,能望见围着花园的农场大院。大院的边界,是按当地规矩修的一条山毛榉林荫道。 小楼背向的西面,花园则更加宽阔。靠近南墙处有一条花径,由墙下葡萄牙月桂树和其他几棵大树厚厚的屏障遮护着,受不着海风的侵袭。沿着北墙也有一条花径,隐没在茂密的树丛里,我的表姐妹管它叫“黑色小道”,一到黄昏就不敢贸然走过去。顺着两条小径走下几级台阶,便到了花园的延续部分——菜园了。菜园边上的那堵围墙上开了一个小暗门,墙外有一片矮树林,正是左右两边的山毛榉林荫路的交会点。站在西面的台阶上,目光越过矮树林,能望见高原,欣赏高原上长的庄稼。目光再移向天边,能望见不太远处小村子里的教堂,在暮晚风清的时候,还能望见村子里几户人家的炊烟。 在晴朗的夏日黄昏,我们吃过饭,便到“下花园”去,出了小暗门,走到能够俯瞰周围景色的林荫路上。到了那里,舅父、母亲和阿斯布尔顿小姐便在废弃的泥炭石场的草棚旁边坐下。在我们眼前,小山谷雾气弥漫,稍远的树林上空染成金黄色。继而,暮色渐浓,我们还在花园里流连忘返。舅母几乎从不和我们出去散步,我们每次回来,总能看见她待在客厅里……对我们几个孩子来说,晚上的活动就到此为止,不过,我们回到卧室往往还会看书,过了一阵就听见大人们也上楼休息了。 一天的时光,除了去花园之外,我们就在学习室里度过。这间屋原是舅父的书房,里面摆了几张课桌。我和表弟罗贝尔并排坐着学习,朱莉叶和阿莉莎坐在我们后面。阿莉莎比我大两岁,朱莉叶比我小一岁。我们四人当中,数罗贝尔年龄最小。 我打算在这里写的,并不是我最初的记忆,只是这些记忆同这个故事相关联。可以说,这个故事确实是在父亲去世那年开始的。我天生敏感,又受到我们服丧的强烈刺激,即便不是我自己的哀伤,至少是目睹母亲的哀伤所受的强烈刺激,让我产生了新的激情:我小小年纪就成熟了。那年,我们再次去芬格斯玛尔田庄时,我看到朱莉叶和罗贝尔就觉得他们更小了,而见到阿莉莎就猛然明白,我们二人不再是孩子了。 P2-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