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理论及其实践创新——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

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理论及其实践创新——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

  • 字数: 3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作者: 金梅 等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223096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8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载体,更是疫情后立足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撬动内需的优选潜力所在。本书按照“理论指引—实践路径—案例借鉴”的研究思路,以新发展格局为背景,以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点、目标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和建设为例,聚焦城镇总体布局和形态、城镇更新、城镇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城镇产业支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融合发展、重大工程等新型城镇化重点领域的现状问题,立足综合承载能力,明确新型城镇化目标,找准发展路径,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并提出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改进建议。本书共分三篇,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篇为理论指引。第二篇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新型城镇化实践路径。第三篇为经验借鉴,以新型城镇化问题为导向,精选国内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以供借鉴。
作者简介
党玮,男,汉族,1975年7月生,甘肃通渭人;湖南大学经济学博士(统计学专业)、博士后(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中国商业统计学会常务理事;曾就职于石河子大学(2016年5月前),先后获校级“师德标兵”、“五四青年奖章”等多项奖励;现为兰州交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国民经济核算方向的教学与研究。 近年来,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鉴定结果为良好)、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其他省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5项,参与各类课题研究10余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2部。科研成果先后获省部级奖励2项(均排名第一),其中博士论文“地区社会核算矩阵编制及在居民收入分配分析中应用研究”获第十一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博士论文类二等奖,专著《地区社会核算矩阵:编制、评价及应用》获第十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在SCI、CSSCI等各类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一篇 理论指引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新型城镇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主要内容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点及目标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三、新型城镇化的目标
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路径
一、优化城镇总体布局和形态
二、系统推进城镇更新
三、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
四、强化城镇产业支撑
五、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七、推动高质量发展城镇化的重大工程
第二篇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新型城镇化实践路径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一、州情概况
二、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成效
三、城镇化发展问题诊断
第二章 政策背景和发展机遇
一、政策背景
二、发展机遇
第三章 临夏州新型城镇化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要求
三、规划目的、性质和意义
四、规划依据、范围及期限
五、战略定位
六、发展目标
第四章 优化城镇总体布局和形态
一、总体空间布局
二、城镇总体布局职能及形态
三、州域城镇等级及职能结构
四、乡镇职能结构
五、优化区划设置
第五章 系统推进城镇更新
一、思路与目标
二、发展举措
第六章 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
一、思路与目标
二、发展举措
第七章 强化城镇产业支撑
一、文化旅游业
二、现代农业
三、食品与民族用品加工业
四、美食服务业
五、优选制造业
六、通道物流业
七、清洁能源产业
八、中医中药产业
九、现代会展业
十、数字创意产业
第八章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思路与目标
二、发展举措
第九章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一、思路与目标
二、发展举措
第十章 推动高质量发展城镇化的重大工程
一、生态文明工程
二、科技创新工程
三、全民素质工程
四、公共治理工程
五、文化品牌工程
六、智慧城镇工程
第十一章 新型城镇化实施保障
一、体制机制保障
二、政策支持保障
三、人才支撑保障
四、项目带动保障
五、试点示范保障
六、监测考核保障
第三篇 经验借鉴
一、甘肃省调整优化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
二、漳州全力推进文化、旅游、体育、会展、夜间经济融合发展
三、中山市改善城市交通网络,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瓶颈
四、广州搭设信息实时共享系统,提升运营效率
五、宁夏农业银行金融服务城镇化
六、人才引领产业转型——苏州探索新型城镇化之路
七、武城“进城证”让农民“进得来离得开”
八、韶关市仁化县康溪村土地资源的“土地银行”零存整取模式
九、广州存量旧厂房与旧工业用地更新改造
十、浙江省工业项目“标准地”制度
十一、城市功能分区与土地混合利用的协同
十二、南张楼村“巴伐利亚试验”城乡融合
十三、宁波模式城乡融合
附录:临夏州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一、各系统人口容量
二、综合承载力人口容量
三、人口潜力指数
四、结果与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