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东风擘

东风擘

  • 字数: 3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作者: 阮德胜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396733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华强军、向爱莲、盛国富、贺民义、厉东方、高明亮以及毕达银、郝春阳、轩辕致和等一批立志于“能打仗、打胜仗”的青年官兵们,面对“打造世界一流战略军种、加快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的新使命、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新要求、军事斗争准备“核常兼备、全域慑战”的新建设、火箭军武器装备转型的新任务,在不同战斗岗位上对国家与家庭、大爱与真情、命运与职责的认知与践行的系列精彩故事,交织出新时代火箭军的经纬与特质,展现中国火箭军“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绝对纯洁”的砺剑雄风、“随时能战、准时发射、有效毁伤”的打赢铁骨。
作者简介
阮德胜,安徽池州人,1991年入伍,2012年转业,现供职于池州市文联。曾就读于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新闻干部班、鲁迅文学院第十四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解放军艺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 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中国作家》等报刊发表作品千余篇,800余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大富水》《一二一》《父子连》《傩神》《羊毛人》《昭明太子》等,中短篇小说集《靓嫂》,随笔集《血的方向》《血的蒸气》,散文诗集《红太阳永不落》,文化读本《文化池州》《贵池傩》,长篇非虚构作品《党校日记》等。曾获当代小说奖、全国梁斌小说奖、浩然文学奖、全国林非散文奖、孔子文学奖、全军战士文艺奖、全军军事题材中短篇小说评奖一等奖、金熊猫网络文学奖长篇金奖、李清照文学奖等。短篇小说《光荣之家》和长篇小说《大富水》《傩神》分别入围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和第九届、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摘要
     第一章 “如果真有人天生就是带兵打仗的料,那么华强军数得上!”第二炮兵东方基地司令员戴雷少将从核一旅一营“当兵”回来,下车直接快步走进政委程厚德少将办公室,不无激动地说。压着身高线入伍的小个子戴雷,无论何时都有着像原子的随时裂变的饱和状态,但他又是位将话在肚子里化铁为钢再铸造为犁方才出语如出令的人。而那次的感慨实在有些“失态”,这一状况少有甚至仅有。五年后,他又补上了一句:“向爱莲也算一个!”这次是在对第二炮兵副司令向天鼎中将作汇报时,他字字铿锵,像在队列里报数。 华强军是谁? 戴雷由衷地赞扬华强军的时候,华强军是素有“东风第一枝”的东方基地核一旅一营第一发射连上尉连长。小伙子高高大大的,尺子量不到一米八,但怎么看都够数的那种,一身军装无论是礼服、常服,还是迷彩作训服,都被他穿得要多笔挺有多笔挺,要多帅气有多帅气。他的一双大眼似乎不用瞄准镜也能看清导弹在任意气象条件下的发射窗口,他的每一束眼光射出来都像是柱状的。两道浓眉的左边,卧着一颗不打灯光很难看得到的红痣,仿佛在这张有棱有角的面庞里暗示着什么。最引入注目的还是他的嗓门,带队出操喊的口号“一——二——三——四”,一个连队也盖不过他,那声音不是用力气吼出来的,而是虎啸山林,音中挟着响,响中带着威。戴雷蹲点的第一次早操,营区操场上仿佛只能听到他一个人的声音,那声音纯粹地出腔之后,见人粘人、见物裹物,能跳动、能起飞,跳就跳得地动,飞就飞上云霄。戴雷凡是有烦恼,哪怕天那么大,只要听到官兵喊口号便顿时消失,他如何受得了这种声音的吸引?在得知它出自华强军之口时,他毅然决然地将铺盖从营部卷到一连,当上了华强军的“兵”,也正式开始与这个早被褒扬之词胀满耳鼓的人物面对面。 华强军,陕北志丹人,十八岁以高考全县理科第一的成绩考入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七年后又以全科第一名硕士毕业,到基地大学生集训还是以理论、军事双第一下到连队……他的同学和战友经常酸溜溜地说:“只要与他在一起,我们就只能去争第二。”他最爱唱的军歌恰恰是《爱军习武歌》,早上刷牙时哼的也是“战场无亚军”的旋律。 “当兵”不到两周,“厉害!这家伙厉害!”戴雷为华强军竖起了大拇哥,“他下的多是‘软命令’,很少有‘硬命令’,时不时地会问上一句:‘这要是打仗呢?’一般不用回答,他会给出答案。如此之法顺其自然地解决了新时代带兵难的问题,士兵被他带得一个个跟小老虎一样嗷嗷叫,有这样的带兵人,‘中国品牌’只可能属于我们第二炮兵。” 华强军仅用了不到五年时间,便在众目聚焦中,成长为手握大国利器的核一旅一营营长,两杠一星的肩章平如镜、硬如钢。 向爱莲又是谁? 在东方基地,对向爱莲知根知底的,起先恐怕只有戴雷。她是向天鼎专享的干金。当然不止这些,关于她的母亲,关于她父母的爱情,甚至她的姓名来历,戴雷都一清二楚。向天鼎典型的吃着大葱长着冲天个儿,自从当兵被班长剃了板寸,从此头发根根站,他在得知妻子王丽娟怀孕后,在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导弹模拟室里拍着胸脯对戴雷说:“我想好了,儿子就叫‘向爱连’!你不要反问我……我老向是在铁岩中摸爬出来的,子弹好、枪法准,只可能生儿子!”可有些事仅仅仰仗战斗精神是不够的,王丽娟给他生下了个小丫头,于是“向爱连”变成了“向爱莲”,还有了个小号“莲丫头”。以他俩当兵同在工程团一个排,同打四年坑道为导弹筑巢,又同到指挥学院学指挥的情分,戴雷会笑话他的,然而见他半个多月黑着脸,几次都将笑吃进了肚子。直至看到孩子百目的可爱照片,向天鼎方才开了脸,有了笑容。 戴雷在北京授完少将的当天晚上,向天鼎将他请到家中小聚。这两位尽管是上下级,但关起门来没有了大小。 “老向,你有些醉翁之意啊!你中将快跑到树杪上了,我的少将还在树兜子上缠着,有什么好庆贺的?” “少来这套,你这颗金星的饭在当司令员时就吃过了噢,想到哪里了?我告诉你个‘戴大炮’,我们家莲丫头向老子点名要去你们东方基地。他是我女儿,也是你女儿,马上是你的兵了,也就是说,她日后成龙也好、成凤也罢,都交给你了!”早在工程团,向天鼎说他叫什么“雷”字,干脆叫“戴大炮”得了,这一叫快三十年了。向天鼎也得了“向刺猬”的外号,戴雷过去几乎不叫,现在更不会叫。 “你都当这么大首长了,还讲不讲一点理呀?!都交给我,你当甩手掌柜?……”话是这么说,可戴雷心里有明镜,这是老战友在抚慰他的失子之痛呢,他用一杯酒做了掩盖,有些拙笨。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