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经济学夜话 宏观篇

经济学夜话 宏观篇

  • 字数: 25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梁小民
  • 出版日期: 2022-05-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7298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经济学与大众密切相关,经济问题也是大众关心的大问题,由于充满了专业词汇,有时令人无法深入理解。有“大众经济学家”之称的梁小民先生,多年致力于经济学的教学与普及,擅长以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为例、用读者熟悉语言,揭示经济学中的原理。在潜移默化中让你参透经济学的奥秘,了解原来经济学这么有意思。
内容简介
本书为《经济学夜话》的“宏观篇”,紧跟当下实事,话题涉及新冠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如何衡量物价水平、如何刺激投资、金融危机、科技创新等大问题;对斯密、马尔萨斯、萨缪尔森等人物的评论,并用经济学视角看待一些历史事件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黑死病、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是是非非。话题新奇,文字生动有趣。
作者简介
梁小民,1943年出生于山西,中国有名大众经济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研究,现主要从事当代西方经济学教学与研究,致力于经济学的普及与推广。任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国务院特邀监察员、国家价格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委、北京市社科基金评委。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专著、译著50余种。
目录
宏观篇
两种高价经济学家——宏观经济学与我们3
让数字说话——宏观经济计量模型6
海水中有湖水——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的争论与融合9
新冠肺炎疫情不会使世界经济一蹶不振——宏观经济中的短期与长期12
GDP与全球一体化——从GNP变为GDP的原因15
人均GDP不是人均收入——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18
GDP准确吗——GDP统计的缺陷21
GDP与福祉——GDP不能衡量社会福祉24
GDP国际比较的困难——GDP的局限27
GDP与康乾盛世——GDP不代表一切29
人性化的生活指标——贴近生活的宏观经济指标32
痛苦指数及其他——宏观经济指标的应用35
幸福指数不靠谱——幸福无法衡量38
如何衡量物价水平——物价指数的编制41
消费物价指数不是生活费用指数——消费物价指数的不足44
为什么人们的感觉与消费物价指数不同——通货膨胀敏感度47
胡佛和奥巴马谁的工资高——指数化49
有多少人失业——失业与失业率52
物价水平与总需求——总需求曲线55
物价水平与总供给——总供给曲线58
未来的钱现在值多少——现值与贴现60
如何刺激投资——投资函数理论63
破窗经济的启示——乘数效应66
利率是牛鼻子——利率与经济之一69
不要把你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利率与经济之二72
曼德维尔、陆楫和乾隆皇帝——消费的意义75
凯恩斯的错误——绝对收入假说78
临死时存折上为零——生命周期假说81
短期减税作用有限——持久收入假说84
贵族穷了还“摆谱”——相对收入假说87
价格决定与宏观经济——黏性价格与错觉90
工资决定与宏观经济——黏性工资理论92
失业的存在是必然的——失业的原因95
经济不玩儿过山车——经济周期98
大萧条与金融危机——国家干预的是与非101
货币是什么——货币的含义与职能104
国民党政府倒台的原因——通货膨胀的分类107
另一种通货膨胀分类——通货膨胀的原因110
通货膨胀并非人人都受害——通货膨胀的影响113
《奥兹国历险记》的影射意义——通货紧缩的危害性116
沃尔克反通货膨胀的功与过——菲利普斯曲线119
金融市场如何开放——金融抑制论122
预期不是占卜——预期的形成与作用125
卢卡斯的尴尬——理性预期128
从哈罗德-多马模型到罗默模型——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132
从日本的威士忌谈起——科技创新的关键135
官窑出精品——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138
嫦娥号登月的意义——国家如何实现科技突破141
世界末日模型不是危言耸听——增长极限论144
美洲蝴蝶扇翅膀,亚洲海洋起风暴——弗莱明-蒙代尔模型147
一国国际经济交往的总账簿——国际收支平衡表150
让商品跨过国境——自由贸易理论153
不让商品跨过国境——保护贸易理论156
没完没了的关税战——关税概况159
国际贸易中的“厚黑学”——非关税的保护主义162
汇率是什么——汇率的基本知识165
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的决定168
汇率让你喝免费啤酒——汇率的影响170
宏观调控不是什么都可以装的筐——微观宏观政策的区别173
增加政府支出还是减税——财政政策176
餐桌上的曲线——拉弗曲线与减税179
凯恩斯主义的兴衰——美国经济的实践与后果182
公债哲学的是是非非——赤字财政政策185
背着抱着一样沉——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188
美联储主席为什么重要——货币政策191
不要踩在美联储的头上——中央银行的独立性194
货币不只来自印钞厂——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197
月亮走,我也走——反馈政策规则200
以不变应万变——固定政策规则203
运用政策是一门艺术——财政与货币政策的配合206
史传篇
被曲解的重商主义——重商主义的核心与意义211
斯密之谜的解释——经济学进步的起点214
马尔萨斯想不到的——《人口论》的影响217
重新评价西尼尔和萨伊——经济学是进步的220
庇古是苏联间谍——庇古的向左转223
琼·罗宾逊向左转——兼论剑桥学派的衰落225
计划经济改革的先行者——兰格与利别尔曼228
萨缪尔森不从政——经济学家的独立人格与学术自由231
凯恩斯看手相,弗里德曼看字迹——观察分析能力的养成234
学问来自致富——经济学家与致富之一237
古典经济学家的学问与致富——经济学家与致富之二240
现代经济学家的致富——经济学家与致富之三243
穆勒背后的女人——经济学家的婚恋之一246
事业型与贤妻良母型妻子——经济学家的婚恋之二249
逆境中的支持者——经济学家的婚恋之三251
婚恋并不美满的经济学家——经济学家的婚恋之四254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是是非非——是否该设与评选的公正性257
伯乐难求——经济学家被退稿261
经济学家的赌博——对未来悲观与乐观之争264
发展经济学的兴衰——西方模式在发展中国家的失败267
现代人看黑死病——走出中世纪270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全球一体化之始273
近水而居——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276
拉美为什么掉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发展279
中国明代中期资本主义萌芽辩——商品经济不是市场经济282
慈禧住进大德通——专制下的官商结合285
盐业专卖制下的腐败与走私——乾隆三十三年的两淮盐引息银案288
养廉银不养廉——廉政之路291
中国历史上改革者下场悲惨——改革的教训294
乔家与美第奇家族——东西方企业家的差别297
后记300
摘要
     两种高价经济学家 ——宏观经济学与我们 美国经济学界有两种高价经济学家。 一种是为各种知名报刊和网站写专栏文章的。他们从事宏观经济研究,不仅有高深的理论,而且关注宏观经济的走势及相关问题,往往能对未来经济走势和政府政策做出精辟分析,且预见往往八九不离十,深得读者信赖。他们写的专栏文章受欢迎,价也高。 另一种是美联储的退休老头。他们在职时运用宏观经济计量模型预测经济,并参与货币政策的制定。他们熟知美联储政策的细节,因此被许多大公司请去当顾问、作讲座,甚至当独立董事,参与公司决策。 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这两种经济学家提供的服务能获得高价,还在于他们的高价服务是物有所值的。否则哪里有为无用的服务支付高价的报刊、网站和大公司?他们服务的价值就在于公司和公众迫切想知道未来宏观经济的走势以及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可见宏观经济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休戚相关。了解宏观经济与政策走势对每个人和每个公司做出各种决策至关重要。因此,了解一些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为我们能读懂他们的专栏文章、听懂他们的讲座、理解他们的投资建议做点儿准备是十分必要的。 “宏观经济学”这个词是20世纪30年代才出现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以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出版为标志。在此之前,尽管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都研究过增长、周期等宏观经济问题,但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这是因为当时经济学家信奉“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理”。经济依靠价格机制可以自发地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既然总体经济没什么问题,就不必研究了,经济学的重点就在资源配置的微观经济学上。 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打破了“萨伊定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凯恩斯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这被称为经济学中的“凯恩斯革命”,堪比天文学中的“哥白尼革命”。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所下的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的学科”。经济学家正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找出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并寻找实现经济稳定与增长的政策。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有了巨大的发展,分析的问题更为广泛,也更为深入。就凯恩斯的理论而言,已经从凯恩斯主义发展为新古典综合派,又发展为今天成为主流经济学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凯恩斯主义发展的同时,反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也有了巨大进步。自从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之后,凯恩斯主义一统江山的地位动摇了。原来不受重视的反凯恩斯流派异军突出,从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真实经济周期学派到今天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他们已经壮大到可以与凯恩斯主义分庭抗礼的地步。他们的理论与政策对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宏观经济各种问题意义重大。经济学就是在不断争论、融合、再争论的过程中前进的。我们全球的经济进步,也有这些经济学家的贡献。 宏观经济问题之所以为我们关注是因为它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相关。经济学家幽默地说:学了宏观经济学并不能避免你的失业,但你至少可以知道自己为什么失业。我们每个人都面临选择什么职业,上大学学什么专业,如何使自己的财产保值增值、租房还是买房、什么时候买房、如何在股市投资、如何养老等或大或小的决策。要使这些决策不犯重大失误就需要经济学知识,不仅需要微观经济学知识,还需要宏观经济学知识。千万别认为,微观经济学与我们的日常决策更贴近,宏观经济学则有点儿远。试想一想,不了解宏观经济走势如何选择专业与职业,不了解失业的原因如何避免自己失业,不了解通货膨胀的原因如何使自己的财产保值与增值,不了解利率的决定与央行对利率的影响如何去投资或买房,等等。学了宏观经济学不一定总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但有了宏观经济学的知识总能避免一些决策中的重大失误。 对于企业来说,宏观经济走势与政府政策对它们的经营更为重要。在哪方面进行投资,从事哪种技术创新,企业如何应对宏观经济风险,比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与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流行。一些大公司高价聘请美联储退休老头参与决策,或请宏观经济学家分析经济与政策走势,正说明宏观经济的重要性。 这一部分正是要介绍一些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希望大家爱读,而且读了有用。 让数字说话 ——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987年,美国经济学家莱维·巴特拉写了一本题为“1990年大萧条”的书。该书在《纽约时报书评》评选的当年15本非虚构类畅销书中名列第三,销售25万册,可谓红极一时。我国也迅速引进出版了中文本。该书的中心是预言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全面衰退,甚至会出现30年代的大萧条。此后不久,美国经济学家劳伦斯·克莱因预言,90年代不会出现全面衰退,更不会有大萧条,世界和美国经济都会保持增长。现在90年代已经过去了,历史证明巴特拉接近是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