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中国70年城乡人口流动

新中国70年城乡人口流动

  • 字数: 1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宋学勤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3000506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为何要修长城?长城到底是什么构造?长城是怎样修建的?除了八达岭,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长城遗址?“万里长城第一人”罗哲文为您解密。
内容简介
城乡流动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和利益处置的自主权,从而激发了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作为生产效率提高的结果,农民不再被固着在土地上,可以从事非农生产。随着改革的深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流动与城市化进程联系在一起。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城乡流动可分为以下五个发展阶段,即城乡隔离格局的弱化(1978---1984)、城乡流动壁坐的打破(1984-1992)、城乡流动加速的推进(1992-2002)、城乡流动机制的形成(2002---2012)、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统筹(2012-)。本书将分析的重点放在城乡流动的各个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制度和政策设计,进而总结其内在的经验逻辑。
作者简介
宋学勤,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在韩国首尔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教授,当代中国史教研室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理事。研究领域为史学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共党史,目前主攻方向为中共党史学理论、当代中国社会史、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曾先后主持与参加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独立撰述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或《新华文摘》转载,出版学术专著3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到城里去
一、“羡慕城市生活而来
二、工业建设与农民进城热潮的出现
第二章“城里不能容,又赶他们回去
一、城乡分治秩序的确立
二、“亦工亦农:城乡流动的制度性调剂
三、农民进城与社会发展
第三章“边缘的早期“突破
一、“亦工亦农的再利用
二、早期流动网络的形成
第四章“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农民离土
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民进厂
三、“就地转化思路再评价
第五章“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
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启与城乡户籍管理
制度的松动
二、“盲流:城市里的陌生人
三、“合理控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第六章“合理调节城乡劳动力流动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辐射效应
二、民工潮的兴起与小城镇导向的户籍制度改革
三、城乡社会结构的变迁
第七章“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一、“三农问题的提出与应对
二、农民工问题的凸显与应对
三、新世纪新阶段的城市化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