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化学史稿

中国化学史稿

  • 字数: 257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20015142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3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张子高先生在清华大学长期辛勤的化学教学工作,培养了几代化学和化工专家,为我国化学科技事业做出了很好的贡献。他还是中国化学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早在20年代初,他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他曾和张江树一道,依据我国明代科学巨著《本草纲目》上的记载,进行了氯化汞制备的实验,取得了成果。这种结合文献记载进行实验重演的化学史的研究方法是张子高一再提倡的,对今天的科学史研究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本文作者张子高,中国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中国化学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在化学史的研究工作中,倡导文献记载和实验重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书即体现这一化学史研究思路。按照不同历史时期搜集文献,以大量文献记载为依据,并加入对考古发现的现代检测,使本书历史内容翔实,条理清晰。本文还力图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研究总结中国古代化学的发展,具有较鲜明的时代精神。
作者简介
张子高(1886—1976) 中国化学家、化学史家、化学教育家。原名准,字芷皋,湖北枝江人。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毕业。后就读于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曾任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副校长。早年在美国化学家诺伊斯(Arthur Amos Noyes,1866—1936)和布雷(William C. Bray,1873—1946)的指导下,对稀有元素定性分析体系中有关钨、钼、铌、钽的分离研究有贡献。毕生致力于化学教育工作,是中国最早讲授近代化学的学者之一,并最早倡议用近代科学实验方法研究中国化学史。主要著作有《中国化学史稿》等。
目录
第一章 原始社会时期
第一节 火的利用002
第二节 陶器的出现和发展007
一、仰韶文化的陶器009
二、龙山文化的陶器013
第三节 红铜器的出现016
第四节 酿酒019
第五节 小结023
第二章 奴隶社会时期
第一节 陶器026
一、关于窑的结构方面的发展026
二、关于陶器质量的提高027
第二节 青铜器033
一、对金属的一般认识033
二、冶炼034
三、铸造039
四、配制合金042
第三节 酿酒051
第四节 染色054
第五节 小结058
第三章 封建社会前期(战国—南北朝)
第一节 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炼铁技术的发展062
一、古代铁器的出土情况及古籍中有关冶铁技术的记载064
二、古代铁器的科学考察069
三、封建社会前期冶铁技术的几项成就077
第二节 青铜器的演变082
一、货币083
二、铜镜的发展095
三、六齐规则的意义107
第三节 铝铜合金的出现113
第四节 物质变化的理论和物质构成的概念117
一、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及其意义117
二、构成物质的颗粒性概念126
第五节 炼丹术的产生与发展129
一、概述129
二、炼丹术对化学的贡献141
三、炼丹术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149
四、炼金术与炼丹术的关系159
五、炼丹术与医药学的关系170
第六节 由陶器到瓷器的过渡173
一、两汉制陶的发展和成就173
二、魏晋的青瓷,由陶向瓷的过渡176
第七节 造纸术的发明与革新179
一、西汉用纸的情况及造纸方法179
二、蔡伦在造纸术上的伟大贡献182
三、两晋南北朝造纸技术的发展186
第四章 封建社会后期(隋唐至鸦片战争)
第一节 钢铁冶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194
一、炼铁遗址和炼铁技术196
二、炼钢技术的发展203
三、金属加工工艺208
第二节 胆铜法、金属锌及有色合金的冶炼211
一、胆水浸铜法212
二、黄铜及金属锌216004005
三、镍铜合金的白铜227
第三节 炼丹术进一步的发展233
第四节 本草学的发展——从《唐本草》到《本草纲目》241
第五节 的发明和应用252
第六节 瓷器的发展及其高度成就262
一、隋唐真正瓷器的出现及青瓷263
二、宋元烧瓷技术的发展和成熟266
三、明代烧瓷技术的进一步提高270
四、烧瓷技术达到高峰时期的清代273
第七节 造纸术进一步的发展277
一、隋唐时藤纸和麻纸的广泛应用277
二、两宋造藤纸和竹纸的技术284
三、明清的造纸术及宣纸292
第八节 食盐的采集和煎制299
一、海盐的煎制技术300
二、盐井的开凿及井盐的制取308
第九节 中国古代化学的成就对西方文化的作用和影响314
一、东西交通的历史情况315
二、瓷器322
三、造纸327
四、与火器(参看本章第五节末尾的附注)331
五、炼丹术339
附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