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巨变时代的社会理论 名家访谈录

巨变时代的社会理论 名家访谈录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2-04-01
  • 商品条码: 97871002088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当今世界的时代巨变已成为基本共识。从大变局的繁杂现象中提炼出理论,以达到对巨变时代的理性认识,是社会科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书旨在以对谈的形式展现吉登斯、基恩等当代有名思想家对于巨变时代的理解。在追踪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等经典思想家关于现代性思想的论述基础上,重点从政治和社会两个角度勾勒了巨变时代的基本面貌,内容涵盖民族国家、文明社会、公民身份、民主理论、福利制度等政治学基本主题。且在此基础上,对巨变时代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并对相关方法论问题做出了说明。
作者简介
郭忠华,政治学博士,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公民身份理论、国家理论、概念理论与概念史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目录
第一章巨变时代的思想追踪
经典思想家与现代性
——对安东尼·吉登斯的访谈
“人类创造历史”与现代性
——对安东尼吉登斯的访谈
第二章巨变时代的政治解读
民族国家的历史根源与当代状况
——对安东尼·吉登斯的访谈
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谱系
——对柯林·海伊的访谈
民主理论的新生:监督式民主
——对约翰·基恩的访谈
欧洲福利制度的历史及当代挑战
——对莫里斯·罗奇的访谈
第三章巨变时代的社会解读
文明社会的领域划分与互动机制
——对托马斯·雅诺斯基的访谈
公民身份的理论内涵与视角转换
——对恩斯艾辛的访谈
……
摘要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当代有名思想家。1938年出生于伦敦北部的埃德蒙顿,分别从英国赫尔大学(University of Hull)、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剑桥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先后就职于英国莱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Leicester)、剑桥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曾担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之职。2004年退休后,被授予爵士头衔,成为英国上议院议员。曾被誉为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的“精神导师”,并参与创建政体出版社。吉登斯早年的学术思想主要集中在对经典思想家著作的反思、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重建、民族国家理论和现代性理论等主题的研究上。1998年之后,其思想表现出明显的现实转向,旨在对现实政策和大众思想产生广泛影响。到目前为止,已出版著作40余部,代表著作包括《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等。 (马克思、涂尔干、韦伯)都为解释现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视角,但是,他们都是从某种单一的角度解释现代社会的。但实际上,这些视角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彼此排斥的关系,它们代表了创造现代社会的不同力量。 ——安东尼·吉登斯 经典思想家与现代性 ——对安东尼·吉登斯的访谈 背景介绍:现代社会是一种迥异于传统社会的社会形态,现代社会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动力、表现形态、内在矛盾等。在如何理解现代社会方面,以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为代表的经典思想家曾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出发建立起完备的理论体系,对后世社会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初,安东尼·吉登斯出版有名的《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对三大思想家的理论体系进行全面总结。该书后来被誉为“理解社会学三大经典传统的系统入门书”“本科生、研究生教材的生命线”。本次访谈主要围绕“经典思想家与现代性”主题展开,初步呈现经典思想家有关现代性理论的不同理路。在访谈最后还附录了一个吉登斯有关“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演讲,以便使读者对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 郭忠华:在您的学术生涯中曾对马克思、涂尔干、韦伯等三大思想家进行了长期而细致的研究,将他们看作经典社会学家。请问这三大经典社会学家中,谁对您的影响最为深刻?您现在是如何评价他们的? 吉登斯:马克思是一位深刻影响了我们时代发展的思想家,但我早年深受涂尔干的影响。他不像马克思那样有过亲自参与政治实践的经历,所以他的思想具有严密的体系性。我曾经出版过数本有关涂尔干的著作,如《埃米尔·涂尔干》《涂尔干论政治与国家》等,他为解释现代社会的兴起提供了一种与马克思迥然相异的理论范式。至于韦伯,我早年也曾经投以大量的精力。你知道,他在解释现代社会兴起的时候,尽管也把资本主义的兴起看作现代社会兴起的标志,但他是从“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的角度做出解释的。至于如何来评价他们,在现在看来,他们都为解释现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视角,但是,他们都是从某种单一的角度解释现代社会的。但实际上,这些视角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彼此排斥的,它们代表了创造现代社会的不同力量。另外,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带有非常浓厚的历史目的论色彩,认为人类最终将进入一个超越私有制、超越剥削、没有阶级甚至不存在商品的共产主义社会。我要说,历史是没有目的的。韦伯则认为,现代社会将会进入一个无所不在的官僚制“铁笼”的统治,实际上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 P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