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K:英国情人

K:英国情人

  • 字数: 182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 作者: (英)虹影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3609553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电影《兰心大剧院》原著作者、奥斯卡文学大奖“罗马文学奖”得主虹影性爱主题登峰造极之作;2.评论家王德威、陈晓明、朱大可诚挚推荐,全新修订倾情呈现。
内容简介
电影《兰心大剧院》原著作者,奥斯卡文学大奖“罗马文学奖”、《亚洲周刊》年度全球中文十大小说奖得主虹影性爱主题登峰造极之作,31种语言版本,靠前500万册,获评英国《独立报》2002年十大好书之一,讲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中国青岛任教的英国外教裘利安·贝尔和系主任夫人闵之间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作者简介
虹影: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编剧、诗人、美食家。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代表作有长篇《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K:英国情人》《上海王》;诗集《我也叫萨朗波》;童书“神奇少年桑桑系列”、《米米朵拉》(四本)等。有六部长篇被译成30多种文字在欧美、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出版。许多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上海之死》是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有名导演娄烨的电影《兰心大剧院》的原著。获纽约《特尔菲卡》杂志“中国很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获台湾1997年《联合报》读书人很好书奖。《K:英国情人》被英国《独立报》(INDEPENDENT)评为2002年Books of the Year十大好书之一。2005年获意大利的奥斯卡文学大奖“罗马文学奖”。《好儿女花》获《亚洲周刊》2009年全球中文十大小说奖。2009年被重庆市民选为重庆城市形象推广大使。
目录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总序)/林宋瑜
修订说明
开篇之前
a遗书
b那个地方叫青岛
c烛光晚宴
d只好梦中遥望海上的灯塔
e我不能像渴望海洋那样渴望你
f在火车上读她的小说
g北平梦境
h修行爱和欲
i中国丝绸
j试妻
k第一次见到艾克顿爵士
l让我们上香山
m螃蟹的美
n战争将至,拿走我的心
o还有我们的青岛
p虹的形象
q还是渴望海洋
r“不嫉妒”
s走上正轨
t与易在一起
uK是第一
v因为龙舌兰花开
w让我快快看到你
K给裘利安的诗
附录
专业化小说的可能性/陈晓明
走进裘利安·贝尔的情感世界/顿珠·桑
答杨少波八问
摘要
     a遗书 一九三七年七月六日,西班牙共和军发动布鲁奈特战役,以解救共和国首都马德里被围之险。好几个旅的国际纵队投入战斗,伤亡惨重。叛军有德国一百架飞机助战。救护车在公路上,目标暴露,虽然顶篷漆着巨大的红十字,一样被德国飞机追袭。中旬战事更紧,从前线撤下伤员越来越困难。 他已经几次躲过飞机追袭。 七月十八日清早,他又开了一辆刚修复的卡车改装的救护车上前方。返回的路上,他听到讨厌的德国飞机又在狼嗥般扑来。笔直的土路太窄,无法曲折前行,两边田野太暴露,已来不及撤下伤员。他只能大踩油门,拼命加速,仔细辨听飞机的狂吼声,在俯冲到底最后的一刹那,他突然狠踩刹车,自己一埋头俯身在座位上。随着刹车的尖叫,两颗炸弹落在汽车正前方,爆炸气浪几乎把车掀翻,弹片打烂了引擎。水箱破了,蒸汽带着嘘叫乱喷。 飞机呼啦一声又拔高了。他爬出车座,抖落一身碎玻璃,骂了一句他所知道的最脏的话,瞧着飞机远扬。后面车厢的护士,虽然他警告过,还是撞得不轻,伤员更是狂声叫疼。此时,马德里正在召开世界作家反法西斯大会,纪念西班牙内战一周年,会议邀请他作为一个‘‘前线的诗人”去演讲。他却觉得不必去参加文人激昂的空谈,前线也的确缺乏救护车司机。毕竟,在炸弹的呼啸中,行动,是最有力的诗句。 卡车没法开了,他只能等着后面一辆车接过伤员。回到医院,他立即换了一辆卡车开出去。 这次他的运气到了尽头:一颗炸弹就在卡车边上爆炸,半边车厢与驾驶室都被炸烂。后面的车赶了上来,把冒烟燃烧的车上活的人与死者抢抬出来。 他被抬到爱斯柯利亚英国志愿医疗队,身上脸上盖满尘土血污。医生发现弹片深嵌入他的胸腔。已经不能动手术:手术只会加速死亡。满地伤员,医生只能先救有希望救活的。有个护士专门照顾医生不管的伤员,看到他躺在担架上没人理会,就用棉布沾水擦净他的脸,想让他临死时稍微舒服一些。可能因为开车时戴着头盔,她发现他脸上连一道擦伤也没有,脸色惨白如大理石,像是疲倦之极睡着了。 护士正要离开,看见他嘴唇启动,好像有话要说,就停下。他的眼睛努力睁开,但未能办到。护士俯下身,医院喧闹,但他的声音还是听得清楚:“答应我……告诉她……” 护士温柔地问:“谁,”她瞥了一下他标签上的名字,“谁,裘利安?” “她……告诉她,我梦想参加革命,想有个漂亮情人。她都给了我,我现在才明白,我死而无憾……但是她得知道,否则都是徒劳,徒劳……如果她在这儿,如果我能见到她……” 护士记得自己已多次试着扮演快死的人的爱人,她说:“我就在这儿,裘利安,告诉我。”裘利安的眼睛睁开,看了看她,轻轻地摇了摇头,闭上眼睛。 护士吃惊地抬起身来,端详说话的这个人:他胸口绷带已经通红,还在快速渗血,红殷殷地滴到担架旁的地上。他很痛苦,说这些话时异常不安。如此自我得意的遗言,又充满忧虑,很少从重伤垂死者嘴里听到,但不是没有可能的。战争正在进行,什么都可能。 他又说了一些话,这个以前是教师的护士觉得是拉丁语,但是太含混模糊,怎么听也听不清,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他又陷入昏迷,而且从此没有再醒过来。 夜里,他与当日的其他死者一起被埋在福恩卡拉尔墓地。 全身血迹斑斑的主治医生,褪掉手套,洗了脸,坐下签死亡证明。这是每天例行的最后一道公事,他很机械地签着,眼睛差不多要闭上了。签完最后一张,他顺手把一大摞死亡证明磕整齐,才突然醒过神来,意识到签过的纸片中,有一张,名字有点熟悉。他找到那一页,不错,就是这名字——裘利安·贝尔。通知书寄给最近亲属,母亲范奈莎·贝尔,地址是伦敦,布鲁姆斯伯里,戈登广场四十六号。 医生搁下报告书,揉揉布满红丝的眼睛,叫护士长。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