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阿难 走出印度

阿难 走出印度

  • 字数: 17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 作者: (英)虹影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3609593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阿难:走出印度》讲述了“我”,一位作家,受媒体人兼朋友苏霏的邀请来到印度写游记,顺便碰碰运气是否能遇见阿难,一位“我”崇拜多年也已经隐退多年的重金属摇滚歌星,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工夫,阿难果真曾经在德里演出。“我”跟随着苏霏的提示来到恒河边,而此时印度正值“大壶节”,数千万人在恒河边洗涤自己的罪恶。随着故事的发展,阿难、苏霏与“我”的身份渐次反转,阿难不仅是摇滚歌手,还涉及一宗牵扯巨大的跨国走私案件,是一名神秘的逃犯,而苏霏则是他的情妇。“我”也不仅是作家,还是一位调查人员。在追捕与被追捕中,家族的恩怨、时代的变换与个人的命运最终指向了毁灭的结局。
作者简介
虹影: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编剧、诗人、美食家。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代表作有长篇《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K:英国情人》,《上海王》;诗集《我也叫萨朗波》;童书“神奇少年桑桑系列”、《米米朵拉》(四本)等。有六部长篇被译成30多种文字在欧美、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出版。许多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上海之死》是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有名导演娄烨的电影《兰心大剧院》的原著。获纽约《特尔菲卡》杂志“中国很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获台湾1997年《联合报》读书人很好书奖。《K:英国情人》被英国《独立报》(INDEPENDENT)评为2002年Books of the Year十大好书之一。2005年获意大利的奥斯卡文学大奖“罗马文学奖”。《好儿女花》)获《亚洲周刊》2009年全球中文十大小说奖。2009年被重庆市民选为重庆城市形象推广大使。
目录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总序)/林宋瑜
“行者”虹影追《阿难》/李敬泽
修订本说明
开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章外章
摘要
     第一章 飞机过了黄河,继续朝西南方向飞,北方单调的衰黄消失了。云层之上,一两个小时全是一样无聊的景致,一成不变的混沌。我坐在靠窗的位子上,喝着咖啡。机舱正在放一部搞笑片,把臭鸭蛋汁涂在郁金香上,当街让路人闻,隐藏的摄像机拍下每个人的怪相。耳机里笑声大震,机舱里却寂静无人声,邻座戴着耳机却鼾声连连。我早就丢开耳机,拉下窗罩闭目养神,睡意淹上来。 突然,眼睛被一种奇异的感觉撑开,窗缝中切进一剑蓝光。我推上窗罩,竟是无边无际一色净蓝,镶嵌在白如喷玉的雪岭间,莽莽苍苍的雪山世界,好像是另外一个星球。强烈的光芒涌上来,这纯蓝纯白,刷地一下撕裂我的视网膜,美得叫人透不过气来。 我赶快坐直身体,贪婪地扑到玻璃窗边:帕米尔!这就是帕米尔!飞机正在越过世界屋顶,像一条沉默的大鲨鱼,擦着怪石嶙峋的海底慢慢巡游。从空中看,那远远的高峰弧线,漫漫无垠,昆仑与兴都库什像两条巨蟒缠结。掠过机翼,昆仑山远远不止2500公里,如一个巨大的军团,悄无声息环绕着整个地球沉沉行进。我往下看,看山与山之间的幽幽深谷,觉得身体轻轻浮起来,意识轻得干脆消失了。一刹那,恍然整个人已经离开飞机,飘在空中。 我忽地猛醒,赶快抓住座位把手。难怪世界上那么多人,不管是不是信徒,热衷于到印度“朝圣”。翻过了这些人寰之外的雪峰,还有什么不是神圣的?难怪苏霏会生拉活扯地要我做此行,她精致的脸此时露出得意的浅笑,说:你看你看,明白了吧! 为这一瞬间的灵魂出窍,我得好好感谢她。我打开超薄便携电脑,点开网页,写了一大篇,才想到飞机上不能发送电子邮件,只好悻悻作罢,放在待送件里——此情此景,优选即刻公诸网上,不然什么时候才有如此飘逸的兴致?我们的生活已经结实甜腻,犹如一块咖啡色的巧克力。 一个星期前,苏霏从香港打来电话,要我写一本印度之行的书。她的要求很模糊:说是可以像传记,也可以是采风片断。 我说什么“传记”?是游记吧!这几年出版界弄出个行走文学热,邀请作家黄河抒情,东北三省采风,西藏跋涉。也有不少出版社给了脸面请我,我不应该摆架子。但是,写书在我一直是很痛苦的事:我的整个写作生涯,从来没有什么创造兴奋,如痴如醉地狂书只是别人的福分。我经常像临盆半个月都生不下孩子的孕妇:万般难受,还得控制自己,不要发疯。一整天下来只写了几页纸,没有一字满意。端坐在桌前,觉得还不如世界末日降临,让全世界,让我本人,还有这几页烂字,全部在地狱之火中灰飞烟灭。 或许像我这样有终身“笔障”的人,做作家实际上是自己找罪受。灵感如久等不到的情人,精子不游来如何结果?跑到外面去疯,几乎就是承认自己久已绝经。至于与几个从无来往的人合写一套定做的书,就像参与拍一部“贺年片”,别人没笑,自己已经觉得太贫嘴。 苏霏在电话那端,一声不响听了我一大通不咸不淡的话,然后不紧不慢地说:“就你一个人去印度,写不出来也没关系。”还没等我说话,她又说,“那个地方终会在你手心里热起来,是魔呀!” 我从来没听人约写不出没关系的稿。魔?到佛国找“魔”?我轻轻笑了。 她说:“别只顾笑,你一定得帮我这个忙。我早就跟你说了,不能光顾着写流芳百世的大部头小说,你应当包写专栏,写作就会像走上新轨道的车。得让一沓订货单逼着你。我知道你不信,这次算试验:你一路写,星云网上保持每两天更新连载,香港《每日半月刊》每期刊登,最后成书也是每日集团,出。” 苏霏是每日报社长、星云网的CEO,图腾影视公司的董事长,在香港算得上媒体很好级人物,有名新经济女强人。她一谈实的,我反而仔细听了,倒不是贪利,而是听传媒人谈艺术特别难受:不是说他们谈艺术外行,这些聪明人物比我们文人智商高得多。只是他们一谈艺术,总让人觉得话中有话,听他们谈“条件”,才揣摸得出真心的程度。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