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书籍到报刊 晚清文人的书写转型研究

从书籍到报刊 晚清文人的书写转型研究

  • 字数: 26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褚金勇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9743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对中国士人而言,“书写”绝非单纯的信息传播行为,它还折射着士人独特的精神结构、思维方式,渗透着士人关于知识生产、传播的价值观念。报刊媒介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书写规范的稳定性。不同媒介形态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行为、心理反应也各具特点。相对书籍等传统媒介而言,报刊媒介凭藉“机械印刷”、“周期出版”、“大众发行”等特点,为晚清社会引进了一种新的传播模式和价值尺度,由此也引致中国士人书写方式与书写观念的现代转型。面对媒介场域规则与书写价值标准的变动,晚清的士人群体逐渐分化,秉持着对报章文体的不同认知,有的投身并逐渐适应了报刊书写方式;有的直接拒绝报刊书写,坚守着传统的书写规范;有的开始投身报刊书写后来回归传统书写。凡此种种,以知识生产传播为职志的文化精英,在报刊媒介的影响下,所秉持的书写观念发生了种种位移、调整与变动。本文试图结合媒介史与思想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以晚清投身报刊的新型士人为中心,考察报刊媒介对书写方式与书写观念产生的影响,力图对晚清士人的书写转型做出诠释性的理解,并对新型媒介与书写观念变动之间予以因果关联性的解释。
作者简介
褚金勇,男,山东禹城人,传播学博士,现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直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华社一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媒介文化、政治传播、报刊思想史研究。主持完成国家哲学社科基金等各类项目8项,在《文史哲》《现代传播》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荣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
目录
绪论
一作为问题的“媒介与书写
二报刊、书写与晚清文人
三资料、方法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报刊的兴起:技术革新下的新式传播媒介
第一节机械印刷与现代出版工业的诞生
一技术革命:速度、质量与价格
二媒介兴替:技术演进下的报刊
第二节周期出版与新闻性媒介的生成
一周期出版:报刊的出版形式
二新闻媒介:报刊文本的时效性
第三节大众发行与报刊出版工业
一小众传播:书籍的流通传播
二大众传播:报刊的印制发行
第二章书写的转型:报刊媒介影响下晚清文人的观念变动
第一节媒介与书写:媒介影响下的两种书写模式
一书写规范:书籍媒介时代的文人书写
二写作新风:报刊媒介时代的报人写作
第二节书写范式的革命:晚清文人对”报章文体的认知
一规范之争:士林群体视野下的报章文体
二群体分化:文人书写背后的思想道统
第三节书写观念的演变:场域转型视角下文人群体的诸种面相
一资本转移:场域规则变动下的文人声望
二诸种面相:晚清报人观念演进的多维透视
第三章报刊与时间:从“立言不朽”看晚清报人的书写观念转型
第一节速度化写作:报刊媒介的写作方式
一周期出版:报人的速度化写作
二新闻媒介:报刊书写的有效时间
第二节立言不朽:书籍时代文人的书写观念
一立言不朽:古代文人的书写观念
二精雕细琢:书籍时代的文章作法
第三节传世与觉世:晚清文人的书写观念的转变
一时空偏向:书籍与报刊的传播向度
二观念调适:报人如何适应“速朽”写作
第四章报刊与空间:从空间化传播看晚清报人的书写观念转型
第一节报刊媒介与空间化的传播网络
一阅读革命:报刊引发的“共时”阅读
二报刊书写:横向传播的“信息共同体
第二节书籍媒介与纵向的传播网络
一阅读惯习:书籍时代的”历时“对话
二传统书写:纵向传承的”知识共同体
第三节社会启蒙:空间化传播中的报刊书写
……
第五章报刊与语言:从“文质之辩”看晚清文人的书写观念转型
第六章报刊与义利:从“义利之辩”看晚清报人书写观念的转型
第七章报刊与功名:从科举制度看晚清报人书写观念转型
第八章报刊与战争:晚清战事信息视野下文人报刊认同
第九章清议、上书与办报:晚清文人论政的路径演进
第十章旧识与新知:晚清文人典范转移中的报刊认同
结论与讨论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