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喊、说、唱 声音的秘密与威望
字数: 135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 (法)柏莲·昂赫
出版日期: 2022-05-01
商品条码: 9787559658135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08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5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一本引入入胜又面面俱到的好书。丰富的语料库与练习册完美结合,让读者能够训练并开发自己的声音……阅读本书,犹如踏上了科学之旅,也宛若开启了文学畅游,去探索一个器官的奥秘——这个器官魅力十足,但我们却通常意识不到它蕴藏着宝贵财富,也不知道它至关重要,而我们可以像孩子们那样,用这个器官尽情玩耍,随性开心。
内容简介
很少有人在听到自己录制后的声音时将其辨认出来,喜欢它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在外人看来,这个“与我们酷似的陌生人”肯定比身体轮廓更能体现我们的身份特征。只需简单地说几句话,我们便知道与其打交道的对象是谁:声音是一个忠实的标志。
我们并不了解自己的声音,不训练运用声音,更享受不到声音的乐趣。然而,它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乐器,让我们能够消除认知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并因此让人听到它,仿佛人被看到一样。声音也将“心灵与身体联系在一起”。
柏莲·昂赫曾经是抒情艺术家,毕业于哲学系,长期从事声音技术和演讲教练工作。在本书中,她建议我们围绕一个很少有人探索的主题开启一段科学与文学之旅。踏上旅程,便是用轻柔的声音表达对世界的感想。伴随着这科学与文学之旅,还有大量实践练习,助我们学习重新运用气息,学习听见自己的声音,学习让别人听见我们的声音。
作者简介
柏莲·昂赫:毕业于哲学系,对文学和哲学进行过深入研究,也曾从事抒情歌手演唱二十年,如今教授话语艺术和声音艺术。《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是她的处女作。
目录
酷似我的陌生人
声音与图像
与其他乐器不接近相同的一种乐器
就像橙子是橙色的一样当声音对文本进行版面设计的时候
声带理论
没有气息,就没有声音!
有声橡皮泥
声音啊,赐我愉悦吧……
与年龄相符的声音
与性别相符的声音
抒情或令人想入非非的声音
创造性振动
说话用的音乐
着迷
所有人都可以唱歌
通过动作使音调变化
眼睛操控声音
沉默
关系的声音
请给我画一个声音……
为听而看还是不见而听?
想象声音
内心的声音
从前的声音,今天的声音
短暂的侵入
爸爸以前这样说话……
当声音消失时……
日常动作
奥秘与快感
附录
发声器官
发声练习
针对关于选择话语最常见问题的几个答复:私聊、会谈、公共场所……
注释
摘要
“一个人的声音不为其本人所熟知,在他人听起来却是 其身份的标志。”1 “你好!这里是柏莲·昂赫的语音留言。您可以给我留言, 我会尽快给您回电话。” 我听着刚刚录制的语音信箱应答语,不禁略感吃惊。不管 多么熟悉自己的声音,均是徒劳,即便研究声音多年,也无济 于事,每次听到这语音信箱应答语时,都觉得它跟我所想象的 不接近一样。几乎每次都觉得不一样,但还不是接近不一样。 我们通常辨认不出自己录制过的声音。更多时候,我们并 不喜欢自己录制的声音。我们一直以为自己录制后的声音比这 沉稳果断,鼻音也没那么重,如果多一些庄重,少一些幼稚,酷似我的陌生人 002 我们会更喜爱它,然而,这就是我们的声音,是其他人听到的 声音。就因为它,别人才能立刻将我们辨认出来。有时候,甚 至只需两个音节——“是我”,即可确认我们的身份。显而易 见,自我意识包括其内心深处的那个陌生人。她来自我们自 身,我们也深知她是我们的密使,而我们自己却从来未曾感受 到她的存在。她是将我们交与他人的陌生人,是与我们酷似的 陌生人。 最近,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一次特别的经历。几天前,她 偶然收听了广播里一档文化类节目。刚听到节目开头的几句 话,她便被嘉宾的声音魅力深深打动了——因为不喜欢自己的 声音,所以对嘉宾的声音更加迷恋。然而,几秒钟后,她就感 到震惊不已:那些话语听起来非常熟悉。于是,她意识到,这 就是她自己的声音……她正在收听的节目竟然就是自己几个月 前录制的!她只有在把自己的声音当作别人的声音来听的那一 刻,才觉得那声音多么可爱动听,而实际上,她的声音并没有 被习惯性的内在感知和外部修复之间的差距所干扰。我们恰恰 因为日常的亲近与录音的陌生之间存在着这样的罅隙,才不再 喜爱自己的声音。 每个人都梦想着拥有一副姣好容颜,但事实上,我们的真 实形象却与梦想中的形象不尽相同。这一差距可能使我们对自 己的容颜大失所望。但是,由于镜子和照片在生活中比录音更 司空见惯,所以我们对自己的相貌更加熟悉。在对声音的认知 方面,我们生活在幻想当中。“这声音让我感到失望、偏头痛, 让我患上了孤独的失语症。我所听到的声音并不是我所想要的 003 声音,并不是从我大脑深处、喉咙和嘴里大声发出来的声音, 这是对我声音的背叛。”——德尼·波达利德斯听到他在《苏格 拉底的申辩》2 中的录音后如是写道。 产生这种失望的原因非常简单,别人的声音从外面传到我 们的鼓膜,而我们自己的声音则主要是从“里面”被听到。感 觉与听觉混在一起:我们的骨头和体腔开始振动;内部的共鸣 主要控制声音在空气中的回响,声音在房间内传播后,我们将 其捕获。因此,我们不能在录音上辨认出自己的声音,因为录 音只捕获外部振动所产生的声音。我们难以喜欢上的,恰恰就 是其他所有人听到的这个陌生的声音,而这声音就是我们真实 的声音,令人难以置信的声音。 捂住耳朵,大声朗读这几行文字。此时,我们发现声音更 生动、更响亮有力。我们只因身体振动而从里面听见自己的声 音。继续说话,突然把捂着耳朵的手松开,感觉便不一样了: 振动变缓,声音变得更加清晰。我们所在之处的共鸣与身体内 部的声音混合在一起,而身体内部的声音才有主导优势,但我 们一直以来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身体的振动更不容易被感 知,因为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声音上了。这双重声音是我们 所特有的,别人从来不曾听到过。虽然这声音难以言表,却是 很好的沟通工具,我们自己却很少对其予以关注。 也许这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能发出声音 3 。当我们胳肢自 己时,神经系统会获知:它将感觉到痒,且不必处理这类自动 生成的信号。作为施动者,我们无意识地预感到动作的结果, 并因此减弱对动作的感知。同样,大脑对自己声音外部听觉反 004 馈的处理也与对别人声音振动的处理不相同,因为别人的声音 是外生性振动,所以它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信号。 现在,继续大声朗读,把手背拱起呈贝壳状放在耳朵后 面,大拇指紧贴在头上,手掌呈凹形,像是要增加耳郭尺寸, 这样,就能更好地捕获从周围传来的回声。尽管这种声音总是 与内部声音混合在一起,但它更像别人所感知到的声音,如果 将其录制下来,会发现它更像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它是我们的 声音形象,别人对其了如指掌,而我们自己却对其知之甚少。 我建议大家完成一次这样亲密的奇特之旅,在他人与您自 己的声音之间闲庭信步,沉浸于振动与感觉、科学与文学的世 界。我们的声音是生机勃勃的动物,我们感觉其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