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2021年散文随笔选粹·与爱

2021年散文随笔选粹·与爱

  • 字数: 27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378653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21年散文随笔选粹·与爱》,以“爱”为主题,精选了2021年度发表在国内文学期刊的优秀的20余篇散文随笔作品。 这部散文随笔选本,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突出的思想性,有别于一般的风花雪月、花花草草的散文作品。关于鲁迅研究的随笔作为一辑推出,显得别致,体现了编者的眼光以及独特的文体意识。这部选本,以爱为文题,围绕人间之爱选文,对名家和新人予以同样重视,既有林贤志、张承志、阎连科等名家,也有像刘星元、葛小明等文坛新秀,更有像陈年喜这样底层的打工人。这些都体现了选者不凡的勇气和悲悯的情怀。
作者简介
吴佳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红岩》编辑部主任。主要以创作散文随笔、纪实文学、报告文学为主,曾在《芙蓉》《花城》《天涯》《山花》《大家》《作家》《清明》《长城》《散文》《美文》《北京文学》《啄木鸟》等刊发表作品。作品入选各类选本数十种。
目录
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
3 鲁迅的诗性和佛性 / 孙郁
7 两个鲁迅 / 王培元
新实力·陈年喜散文
19 德成 / 陈年喜
22 小渣子 / 陈年喜
29 北京的秋天 / 陈年喜
生命史
39 浪子归来 / 林贤治
49 即使雪落满仓 / 塞壬
70 纳投名状 / 李修文
80 记录者及其他 / 筱敏
85 在湘西 / 周实
91 蝴蝶效应 / 羌人六
105 对 岸 / 孙莳麦
122 剔骨刀 / 刘星元
127 旷野笔记 / 张二棍
132 过双马杆 / 王单单
139 矿工的妻子 / 刘云芳
150 身体里的花朵 / 欧阳国
161 母思阿巴 / 王爱
173 时间城堡 / 向迅
181 二月二晴 / 王选
189 故地:荒野之魅 / 丁威
书文录
201 笔写和心记的都一样 / 张承志
206 阅读陈乐民 / 阎连科
211 没有陈超的世界将更显空寂 / 雷平阳
故园情
217 大地上的家乡 / 刘亮程
227 关口村三年 / 南帆
人物志
237 赵萝蕤:一个人的荒原 / 阿舒
250 冷冰川的夜与昼 / 徐累
文学境
255 萤火虫的故事 / 韩少功
259 “生命圈中有一个内圈”
——克拉克“当艺术家老去”阐释的启示 / 丁帆
265 请谁来讲文学课
——从一篇深度报道谈起 / 汪政
摘要
     鲁迅的诗性和佛性 有个时期,鲁迅抄写过许多古书,内中包括明代版本的梁朝僧祜著《出三藏记集》,东晋法显的《法显传》,抄写的过程,对于佛家文化的深处意蕴,多有心得。他辑录的《古小说钩沉》佛教文学的片段甚多,其中《幽明录》《神异录》《冥祥记》《宣验记》关于阴阳两界的表现,折射着精神的越界之思。这些对于他后来的创作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两部作品有很强的感性画面,叙述中带着出离旧儒习俗的意蕴,文学意味是深切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鲁迅在精神最为压抑、困顿的时候,喜欢以佛经里的词汇和意象表达自己的心情。但这时候不都是消极的引用,而是于苦海里挣脱的寻觅,辞章的缠绕与繁复,与汉译佛经的片段庶几近之。 《野草》的题辞写道: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有学者研究认为,鲁迅在《野草》里使用了大量佛经的词汇,且在句法上有连带关系。不过鲁迅不是从信仰的层面使用佛经语言,而是从艺术的审美方面借力,表述自己茫然无助的时候的心态以及挣脱苦海的坚毅之情。他不仅在佛经语境里表述思想,也借用了《圣经》和尼采、屠格涅夫的诗学因子,可以说是各种超俗语义的衔接,在融会贯通中形成自己的文体,而气象上直至释迦牟尼、尼采的境界,这实在为汉语写作中的罕有的现象。 熟悉鲁迅文本的人可以感到,其论战之文与描述之文,在背后总有一种宏阔的气脉卷向悠远之地。即《般若无知论》所云的“以无知之般若,照彼无相之真相”。传统认知的概念在那里失效,在无意义中凸显出意义来。所以,他的写作与士大夫的纠结不同,和新文化人也不在一个层面上。这种超逻辑的语境让人想起尼采与释迦牟尼的思想。而他阅读佛经时的感受之强烈,也是一般人所没有的自我省视。1927年在《怎么写》中,就有寂寞里的佛音,我们对比鲁迅的文章和汉译佛经,就可以感到内蕴的相近性: 我沉静下去了。寂寞浓到如酒,令人微醺。望后窗外骨立的乱石中许多白点,是丛冢;一粒深黄色火,是南普陀寺的琉璃灯。前面则海天微茫,黑絮一般的夜色简直似乎要扑到心坎里。了石栏远眺,听得自己的心音,四远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入这寂静中,使它变成药酒,加色,加味,加香。这时,我曾经想要写,但是不能写,无从写。这也就是我所谓“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这里所说的无量悲哀,其实从佛经语境那里来,而词语的无力感的描述,恰是《华严经》所云佛法“超过一切语言境界”的现代版。鲁迅受到了佛经语言的暗示,而内心的体味则属于自己的。现代人的无聊、可哀、无奈都在此流出。但不是沉沦到黑暗里,内心的刚劲之气也流溢其问,那种坚毅之思在文本的背后滚滚而来,提升着悲哀里的期冀。鲁迅的文本外在于流行的语言,又在现实的深处。P3-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