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弦动秋水 刘建鸣散文集

弦动秋水 刘建鸣散文集

  • 字数: 2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作者: 刘建鸣
  • 出版日期: 2022-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07274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述说人生感悟、反映时代变迁的散文集。作者化身向导,偕同读者品尝乡愁的滋味与童年的趣味,追忆特殊的岁月与不凡的经历,体会人间的温情与世间的道理,从童年到老年,从农村到城市,人生旅程中的点点滴滴,在百余篇文章中,被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书中所涉及的人和事看似平凡,却是作者人生经历的注脚,甚至可以说是其生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质朴、细腻、灵动、真诚,有时还幽默诙谐的文字,不仅展现了扑朔迷离的人物命运、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色,还闪耀着富有诗意且耐人寻味的哲理。
作者简介
刘建鸣,1957年生,祖籍河北顺平县。有过三年农村插队锻炼经历。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二分校中文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昌平县,在人民广播站和县委宣传部做过编辑、记者和专职新闻干事。1986年调至北京市委农村工作部。1988年11月调入中央电视台总编室,2004年获高级职称。著有《电视受众收视规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和诗集《镂空的岁月》(华艺出版社2016年版)。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本自故乡来
代号二五一
寻根
祖屋
爷爷的故事
布鞋
坷台儿·房梁
丰收·水车
黑狗一家人
阿江及家人
黑汉
羊倌
大海媳妇
寨子顶
大姑
翻绳
回乡记事
姥姥
第二辑 奔跑的男孩
饥荒
发小相聚
……
摘要
     代号二五一 我在跑步机上基本采用走步的方式,从初始速度逐渐调高,到达每小时5.5公里时就不敢再往上调了;再往上调,走就要变成跑,而我又难以跟上节奏,毕竟我不再年轻。 当然我也年轻过,淘气过,谁都有过挂着屁帘子四处瞎跑的懵懂经历,有一次我居然差一点跑丢。我自己不记得这件事,那时候年纪太小,是母亲后来回忆时告诉我的,丢失的地点是在北京前门火车站。 我于1957年7月某日的某个时辰出生于城门口标有“大好河山”的那座城市。一次母亲带着我转经北京回河北完县老家,在前门火车站换车时,她稍不留神,我就从她眼皮底下跑丢了。当时我才一岁多,刚刚学会走路不久。这可把母亲吓坏了!她四下寻找,逢人便问:“看到我孩子了吗?大概有这么高……”还好,母亲在不远处找见了我,她一把将我搂在怀中,嘴里嘟囔着一些我听不懂的责怪和心疼的话。那一次应该算作我人生中第一次自由奔跑,没承想把母亲吓了一跳。 母亲属鼠,与我父亲同村,年龄相仿。1951年我父亲参军从医,我母亲在家乡上高小,1954年她来到张家口,投奔我舅姥爷。舅姥爷是“三八式”干部,在张市一家银行当行长。我母亲十七八岁,一边上中学,一边帮助照看我舅姥爷的几个孩子。几乎同时,我父亲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陆军总医院护士专修科毕业,分配到解放军二五一医院工作,经媒人介绍与我母亲结婚。这个媒人是我父母的同乡,名造福,据说早年也参加过革命,给一位首长背过孩子,后来阴差阳错,新中国成立后未能落实工作,只好在张市摆摊为生,在街上卖冰棍、糖葫芦。有一次,我父亲到电影院看电影,在电影院门口遇见了造福,一拉家常,造福得知我父亲还没有对象,就热心肠地将我母亲介绍过来。其实两个年轻人从小就认识,两家的院子相隔不足百米,互相也串过门,只是没有过深的交往,现在经同乡造福介绍,他俩才开始频繁交往,直至走进婚姻殿堂。一年后,一个宝宝降生在二五一医院的产科病房,此宝宝就是我。 2006年秋的一天,我和弟弟建辉曾经陪同父母回到张家口二五一医院故地重游。它坐落于一处山坡之下,院区里高楼林立,幸好尚有几处旧址可供瞻仰。当我站在妇产科病区隔着走廊的玻璃门朝内张望时,母亲来到我身边用右手指向一个房间,告诉我那里就是我出生的地方。 我的眼角开始湿润,说不清楚到底是为什么。我自己的人生从那个角落起步,牙牙学语、踉跄学步,一直走到今天。 母亲节到了,我要把感恩献给母亲。我承诺:我和弟弟找机会再陪父母重回张家口看看,也许乘坐高铁,也许仍驾车前往。 《新闻联播》播出我国发射的一个载人模拟仓成功回收的新闻,令人欢欣鼓舞。其实我的父母也是一对航天人,他们是航天队伍中的后勤保障人员,虽然从医,安于幕后,但是谁敢说他们没有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呢? 跑步机的履带不断地转动,我想它的发明者肯定受到了传送带运行原理的启发,不同之处在于传送带是将物品顺势输往远方,而跑步机上的我则逆向而行,奔向永无止境的目标。 窗外一群鸽子绕着圈子飞行,范围就是那片将要拆迁的老旧小区,它们在小区上空不停地兜着圈子。但凡动物都有领地意识,这片天空就是这群鸽子的领空,它们恋家,舍不得远离。但它们也有自己的理想.假如身上系着鸽哨,它们会将这理想化为悦耳动听的哨音撒向天际。 鸽群俯瞰老旧小区,一块空地上徘徊着一位老年男子,身穿土黄色T恤和蓝底白道长裤,也许他就是这群鸽子的主人。只见他仰望天空,随着鸽子飞翔的方位不断转动身体、头颅,似乎在向这群飞行者行注目礼。 寻根 我从哪里来?这样一个恒远的哲学命题,在每次回老家的过程中都会在我脑中自然想起,寻根意识遽然觉醒。 人活到一定的年纪都渴望年轻;返老还童,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回忆和记述,找回童年的记忆,重温童年的乐趣。我的童年没有耀眼的“金色”,也并非全然的灰色,特有的家境和个人经历,铸就了我的童年。 我的祖籍在河北省顺平县(历史上曾叫作完县,上世纪90年代初改作如今的名称),我的出生地则在张家口,1957年仲夏的一天,我在解放军二五一医院呱呱坠地。两岁时,父母去酒泉基地,无暇照顾爱子,忍痛将我送至老家,交由我祖父母抚养,我在刘各庄村度过了五年时光。1964年春节,姥姥带着我来到北京,我才终于回到父母身边。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