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学人与学科:以方汉奇影响力为中心

学人与学科:以方汉奇影响力为中心

  • 字数: 18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泱育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651488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方汉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首届召集人。我国新闻传播学界目前专享的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创会会长。曾任中国新闻学会常务理事、首都新闻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及该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博导,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顾问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特邀理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7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顾问、课程教授及兼职教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学术总顾问,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2009年12月,在中国传媒大会2009年会上被评为“共和国60年传媒影响力人物”。2017年9月,获吴玉章基金委员会颁发的“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本书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学术丛书之一,同时是国内研究方汉奇与新闻学史发展的专门性著作,不但适合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的专家学者阅读,而且适合我国人文社科学界的年轻学子阅读。
内容简介
《学人与学科:以方汉奇影响力为中心》是作者刘泱育在数年中先后出版的“方汉奇研究”的第三本著作,也是他经过多年积累、立项三年、数稿打磨后的成果。 中国有悠久的“以史为鉴”传统。作为一门学科的新闻史学,在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因何重要?通常的答案便是从“以史为鉴”的角度着眼。本书则认为,新闻史学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由于新闻史学成果使人们有可能“以史为鉴”,而且是因为从事新闻史学研究和教学的学人们重要。 本书是一部尝试从多个角度探讨和研究“方汉奇影响力”的著作,分别从方汉奇影响力的“层次”“范围”“形式”等不同视角探讨了“方汉奇影响力”的具体内容、主题、实现形式等具有特定内涵的问题,第一次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作为中国当代新闻史学领域的“这一个”典型人物“方汉奇”及其研究成果所凝聚、蕴含和发挥出来的丰富“影响力”。
作者简介
刘泱育,博士、副教授。1976年10月(闰八月)生于黑龙江农村,9岁始读小学,笨鸟后飞。35岁厕身学界,时不我与。自非大器,不冀晚成。 现为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地方新闻史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复会后)第1期学员蒹“师资特训班”同窗会副会长。 2016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333工程”高层次人才。2018年起兼任《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委。2019年至2020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媒体与传播系访问学者,导师为尼克·库尔德利(Nick Couldry)。 研究方向为新闻精英教育、政治传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论文见于《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新闻大学》等学刊。 已出版《治学与治己:方汉奇学术之路研究》(2013)、《以兴趣为职业的“记”者:方汉奇传》(2016)、《政务微博意见领袖形成机制的经济学分析》(2019)。 即将出版[英]尼克·库尔德利、(德]安德烈亚斯·赫普著《现实的中介化建构》(The Mediated Construction of Reality),刘泱育译,复旦大学出版社预计2022年付梓(收入“传播·媒介·技术学术经典译丛”)。
目录
导论 学人影响与学科地位——新闻史学因何重要
第一章 中国新闻史学研究的影响力主体:以方汉奇为代表的新闻史学研究者
第一节 中国新闻史学研究“影响力主体”的界定
第二节 “方汉奇”的特殊性及其同行的重要性
第三节 方汉奇的“维度”与新闻史研究者们内部的分化
第二章 方汉奇的影响力层次:从“议事日程”“有效选项”到“社会结构”和“群体意识”
第一节 议事日程:以中国古代报纸出现时间和《大公报》相关评价为切入点
第二节 有效选项:无选择时的选择——以方汉奇执教北大期间的“鲁迅研究”为框架
第三节 社会结构:以“人际影响”为视点
第四节 群体意识:“近真”与“试错”的博弈——以“苏报案”和“《民国暂行报律》风波”为例
第三章 方汉奇的影响力范围:以新闻史如何书写为中心的讨论
第一节 方汉奇与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的地位建构
第二节 新闻史人物书写的价值关联——以方汉奇的“林白水入史”为起点
……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