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区隔与相对贫困的再生产

社会区隔与相对贫困的再生产

  • 字数: 18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董苾茜
  • 出版日期: 2022-04-01
  • 商品条码: 97875680813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3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在系统梳理相对贫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实地调研,运用社会区隔理论分析相对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的发生机制,以相对贫困者与社会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线索,可以实现社会结构/文化/个人解释取向的整合,弥合现有研究话语在相对贫困发生机制解释取向上的二元/多元对立,拓展了相对贫困人口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内容简介
作为世界性的难题,贫困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对贫困的再生产机制的揭示存在“低均衡水平论”、“平层压力论”与“社会排斥论”。 本书以“社会区隔-自我区隔-贫困的再生产”为分析框架:日常生活风格的呈现是探讨相对贫困群体与其他群体关系的逻辑起点。日常生活风格具体涉及居住模式和空间配置、饮食习惯及形象外表管理、文化投入等方面。日常生活风格分化会建构并强化相对贫困群体与其他群体的边界,社会区隔与自我区隔在此过程中产生。在一个具体的村庄中体现为相对贫困群体与其他群体日常交往的区隔、仪式人情中的区隔以及村庄政治参与的区隔。
作者简介
董苾茜,女,法学博士,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近年来在《江汉论坛》、《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权威以及核心期刊(含省级普刊)共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篇,其中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2篇。参与编著《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参与编著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干部第三批培训教材《菏泽“扶贫车间”模式研究》。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务院扶贫办课题多项。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第二节 文献述评
第三节 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设计
第二章 社会区隔理论资源与相对贫困的再生产分析框架
第一节 区分的符号系统与社会区隔的意识
第二节 相对贫困的再生产:社会区隔与自我区隔的分析框架
第三节 村庄背景与村庄分化素描
第三章 分化的图景:相对贫困群体的日常生活风格与其他群体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居住模式及空间配置
第二节 饮食消费与身体(形象)管理
第三节 文化投入
第四章 区隔:相对贫困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关系及建构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交往区隔
第二节 人情仪式中的交往区隔
第三节 村庄政治参与区隔
第五章 相对贫困的再生产的逻辑与过程
第一节 共享价值缺失下退出村庄竞争,失去发展动力
第二节 被隔离与自我隔离的双重作用,发展机会减少
第三节 相对贫困者习性的延续与贫困的再生产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基本结论:相对贫困再生产的机制何在
第二节 讨论
附录
附录A 结构式访谈提纲
附录B 无结构式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