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疆吐鲁番洋海先民的农业活动与植物利用

新疆吐鲁番洋海先民的农业活动与植物利用

  • 字数: 32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蒋洪恩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0307200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2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吐鲁番深居欧亚大陆内部,气候干燥,保存了大量有机质文物。本书详细研究了青铜器时代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吐鲁番洋海墓地(约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2世纪)内出土的植物遗存,探讨了先民的谷物种植、果树栽培、谷物加工、食品制作、木材利用,以及对美学、医药等相关植物的选择与开发。最后,作者基于植物遗存并结合出土器物,对洋海先民的生业模式进行了探讨。本书适合考古学、植物学、历史学、农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和阅读。
作者简介
蒋洪恩,教授,博士生导师。1976年生于河北。1996年9月至2003年6月就读于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先后获农学学士与硕士学位;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9月至2008年6月在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历史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并于2007年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批“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并获“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2010年9月起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任教,并于2019年获“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2021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唐立新优秀学者奖”。 蒋洪恩教授一直专注研究先民的农业活动、植物利用与其中内含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科技先导专项子课题等多项重量基金资助。迄今为止,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的文章有35篇被SCI/SSCI/A&HCI索引。其研究工作被国内和国际同行广泛引用,曾于2016年获“首届全国考古学大会青年学者奖(金爵奖)”,后人选爱思唯尔(Elsevier)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章 吐鲁番的自然环境
1.地貌
2.气候
3.水文
4.植被
第三章 考古背景及植物遗存简
第四章 洋海先民对的认识和利用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第五章 刺山柑遗存及其古民族药物学意义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第六章 小花紫草果实用作装饰品的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5.附:白刺果核用作项链的研究
第七章 洋海先民的木材认识和利用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第八章 洋海先民的钻木取火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九章 我国最早葡萄栽培的实物证据:洋海墓地出土2300年前的葡萄藤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第十章 洋海先民的谷物栽培
1.研究材料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与讨论
第十一章 吐鲁番早期铁器时代先民的青稞脱粒技术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研究结果与讨论
4.结论
第十二章 洋海墓地出土的粮食加工品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第十三章 纤维与杂草类植物的鉴定与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研究结果与讨论
第十四章 洋海先民的生业模式探讨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