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与春风皆过客 大唐诗人的奇趣人生

我与春风皆过客 大唐诗人的奇趣人生

  • 字数: 2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长江出版社
  • 作者: 石继航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4928223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36位大唐各个时期极为重要的诗人,以他们的生平事迹为经,以诗词鉴赏为纬,为你描绘出一幅活灵活现的唐诗脉络全景图。
年少得志后的意气风发,仕途坎坷后的惆怅落寞,归隐田园后的矢志不渝,隐没红尘后的快意人生……其中,既有引人入胜的奇闻逸事,也有令人豁然开朗的人生哲思,更有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
作者梳理蕞新史料,以独特新颖的视角、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了数百首诗词背后的动人故事、历史知识、文化常识等,极具可读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一本书解锁你不熟知的大唐诗人别样人生。
作者简介
石继航,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古诗词资深研究学者。央视第一届《中国诗词大会》诗词达人,央视《中华情》诗意系列撰稿人及文学顾问,《中华好诗词》第三季总冠军。曾出版《宋朝的腔调》《千年霜月千家诗》等作品。   
目录
何处醉春风,长安西复东(代序)
初唐篇
002王勃: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009杨炯:我本是将种,奈何做书生
013卢照邻: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018骆宾王:人虽老,心不老,要干就干票大的
024王梵志:难道我是穿越者?
032刘希夷:岁月不知我有多少的忧伤
036陈子昂: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042上官婉儿:我也渴望有人哄,有人宠
050贺知章:一个滑稽又可爱的老头儿
055张若虚:难忘今宵,不论天涯与海角
盛唐篇
062张旭:行为艺术哪家强
069孟浩然:一个遇到中年危机的男人
076王维:千年难得一遇的花美男
085王之涣:隐匿于市的绝世高手
091王昌龄:“七绝圣手”与“诗家天子”
098李白:侠客、酒徒与诗仙
109杜甫:你们以为我很忙,其实我是在流浪
121岑参:想建功立业,那就勇闯天涯
127高适:每天都在努力,坚持就是胜利
中唐篇
134韦应物:哥已不再是当年的哥
141李益:一个多情的、痴情的、绝情的人
147李季兰:请原谅我这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
158白居易:道不尽红尘奢恋,诉不完人间恩怨
170元稹:喜欢我的诗,不一定要喜欢我这个人
182薛涛: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
192柳宗元:我醉提酒游寒山,霜华满天
202刘禹锡:山歌好像春江水
212李贺:“奇”“诡”“冷”“艳”的另类诗人
222刘叉: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227贾岛:早就习惯一个人,少人关心少人问
晚唐篇
236杜牧:春风十里不如你
245李商隐:原来我是一只酒醉的蝴蝶
259温庭筠:我很丑,可是我的词很温柔
266鱼玄机:一个复仇的女诗人
275韦庄:我自己都不想承认自己的成名作
283罗隐: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后记:春风十里路,看尽长安花291
摘要
     王勃: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其实是性格决定命运,不是长相决定命运。 初唐诗坛,当年高居庙堂之上的是虞世南、上官仪、宋之问、沈俭期之类的人物。但时至如今,他们的地位反而远不如号称“初唐四杰”的王、杨、卢、骆。 像虞世南、上官仪这等老气横秋,满口官话和应制诗的家伙是不合本书所评的才子标准的。看一下老虞的这首咏蝉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白远,非是藉秋风。”很明显,老虞写首诗也要摆个架子,这蝉也透着官味,什么“居高声自远”,无非是坐在主席台上,说话就比别人响了吧。和骆宾王咏蝉诗中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那种凄苦格调有霄壤之别。 上官仪老爷更是一副“诗八股”的派头,应制诗什么的写得四平八稳,但官味浓似酱,诗味却难觅。看看上官老爷的这些诗题就“饱”了:《奉和秋日即目应制》《奉和过旧宅应制》《八咏应制二首》等等,全是这等东西。所以本书的才子榜上自然也没有他的座位。 王、杨、卢、骆号称“初唐四杰”,当然每个人都不是浪得虚名,各自有惊人的艺业。像骆宾王,七岁咏鹅,那首“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至今是儿童学诗必背的,后来写的那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也是十分出色。 卢照邻也不容小觑,他的那篇《长安古意》为闻一多大力称赞,其中像“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等句,全景式描绘了当时长安的繁华盛景,当真是文漪落霞,舒卷绚烂。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更是传诵千古的名旬。这篇《长安古意》是唐代长篇诗歌中最早的,开《长恨歌》《琵琶行》等长诗的先河。 至于杨炯,我们所熟悉的大致就是他的那首《从军行》吧!据说当时就有“王杨卢骆”一说,但杨炯却不满意这样的排名,说过什么“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意思是说,他排在卢照邻前面有点过了,自觉才学不及卢,但觉得比王勃要强得多,所以说“耻居王后”。但从诗作的成就来看,如果真再排排名次,“初唐四杰”中恐怕老杨要算倒数第一,比之王勃,大大不如,何耻之有? 王勃是此篇重点介绍的人物。王勃少年时就聪明过人,有“神童”之称。他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他还有个叔爷是有名诗人王绩,《唐诗鉴赏词典》中还选了王绩的《野望》《秋夜喜遇王处士》这两首诗,堪称家学渊博。 据说王勃六岁就能写文章,九岁那一年,读到了大儒颜师古注解的《汉书》,认为书中有许多错误,就作了一篇《汉书指瑕》来纠正它。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呀,这也反映了王勃不迷信权威、敢作敢为的性格特征。明代的杨慎曾惊讶道:“王勃以十四岁之童子,胸中万卷,千载之下,宿儒犹不能知其出处。”其实没有什么好惊讶的,人家王勃从小就在“宿儒”堆里生活,连汉代大文学家郑玄府上的丫鬟,都熏染得会用《诗经》中的句子来逗乐,何况经过精心教育后的王勃呢? 唐高宗麟德初年,官员刘祥道奉旨巡行关内,考察吏治民风。王勃给刘祥道写了一封信,毛遂自荐,信中展示了他雄姿英发的少年气质。刘祥道读了后,很是赏识,就上表朝廷,推荐王勃这个少年英才。看来当时选拔人才的社会机制还是相当健康合理的。 高宗皇帝召见了王勃,金殿对策,王勃引经据典,侃侃而谈,高宗倒也是龙颜大悦。当时王勃还不满二十岁,就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职,这是一个从七品上的官职,和中下等规模的县令级别相当。你不要嗤之以鼻:七品芝麻官啊!别嫌小,熟悉唐朝制度的人知道,新科进士,一般都要从九品的县尉或校书郎什么的做起,熬个八九年,能到七品就不错了。王勃小小年纪,就能走到这一步,而且是天子驾前,能够接近优选权力中枢的位置,真称得上是顺风顺水,前程似锦。 王勃才华横溢,文思敏捷,朝廷每有庆典大事,他都能写出精美的颂文,一时间声名鹊起。皇子沛王听说了,就把王勃请到自己的府中,担任专门的著作工作,修撰《平台秘略》一书。大家不要提起王爷,脑子中就立刻浮现出脑满肠肥的油腻大叔形象,沛王就是武则天的第二个皇子李贤,这时候也是小孩,论起年岁,他比王勃还小上两三岁呢。 到这里王勃可以说是春风得意,顺风满帆了,但王勃的聪明也只限于诗词文章方面,在政治方面的嗅觉很差,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弱智。所以王勃没有多久就惹祸了,他写了个叫什么《檄英王鸡》的文章。事情是这样的:大家知道男孩子天性好斗,喜欢打仗的游戏,当时诸王子也没有什么《王者荣耀》《绝地求生》(吃鸡游戏)之类的电脑和手机游戏玩,只好玩斗鸡、斗蟋蟀等。“马上抱鸡三市斗,袖中携剑五陵游”。假如你穿越到唐朝,不会玩斗鸡,你就很难融入唐代社会的时尚圈。可是玩归玩,闹归闹,千万别拿前途开玩笑,少不更事的王勃一时动了童心,竟替沛王写了一篇声讨英王鸡的檄文。英王是沛王的弟弟,即后来的唐中宗李显。 王勃这篇文章不过是写着好玩的搞笑文字罢了,唐高宗见了却大怒,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唐高宗李治想起来他们兄弟间争斗的事情,而且唐高宗的父辈李世民兄弟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