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不忍细读的大清史

不忍细读的大清史

  • 字数: 29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 作者: 牧原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68316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十二帝。它既有“康乾盛世”的辉煌景象,又有“鸦片战争”的悲痛记录;既有收复台湾、驱逐沙俄的荣耀,又有割地赔款、山河破碎的屈辱;既有开明之君,治世之帝,也有平庸之君,甚至还有堕落之帝。它上承延续干年的封建帝制,下启民主共和的洪流。在两百七十六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这里有钩心斗角的宫廷斗争,雄才大略的帝王将相,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丑态百出的贪官污吏,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开明人士的救亡图存,维新人士的改良尝试,推翻帝制的共和革命……本书是一本关于清朝历史的通俗读物。
目录
第一章
名扬世界的开国雄主
“十三副铠甲”含恨起兵
从肃慎到女真
八旗军,打天下
满洲文,治天下
“天命汗”实至名归
萨尔浒、开原、铁岭之战
智夺辽、沈,所向披靡
宁远战败,郁郁而终
第二章
开疆拓土,为入主中原奠基
崭露头角的王子
扫除障碍,登上汗位
汉蒙兼顾,笼络民心
屡败朝鲜,统一漠南
反间计除袁崇焕
收降三顺王
松锦之战,错在谁?
皇太极的“生死恋”
第三章
多情天子,不爱江山爱美人
从天而降的皇位
多尔衮,不是皇帝的皇帝
亲政后的“反攻倒算”
重用汉官,巩固江山
鼓励农耕,整顿财政
满汉一家,联合蒙藏
痛失爱侣,皈依佛门
第四章
修内而安外,雄才开盛世
八岁登基,习武修文
智除权臣鳌拜
运筹帷幄,平定三藩
拉拢汉人,开考“博学鸿词”
收复台湾,功在郑成功
三征西陲,扫平噶尔丹
多子非福,立储也烦恼
第五章
“铁腕”下的一代名君
韬光养晦,铲除异己
革除利弊,整饬财政
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
年羹尧与隆科多之死
优选的文字狱,莫过于吕留良案
秘密立储,匆匆辞世
第六章
盛世风流,却能独享高寿
仓促登基,稳定政局
重农恤商,百务俱兴
乾隆帝的“十全武功”
《四库全书》的编纂
大贪官和珅
同当盛世,各有千秋
第七章
勤政仁厚,平庸的守成之君
杀权臣,得皇位
和珅跌倒,皇帝得利
镇压白莲教
广开言路,纠正冤狱
神武遇刺,事变频生
整顿吏治,咸与维新
事与愿违的安民措施
与西人的初次对抗
第八章
矜守俭德,守其常而不知其变
新帝登基,烧起“三把火”
提倡节俭,因小节害大局
海运皇粮,漕运改革
惩治盐枭,两淮盐法改革
林则徐与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祸国殃民
红颜薄命,皇后之死
两道谕旨,道光选储
第九章
苦命天子,独上高楼不胜寒
洪秀全金田起义
悲壮的太平军北伐
曾国藩出山,镇压太平天国
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力御海外,心力交瘁
母凭子贵,懿妃摄政
火烧圆明园
第十章
女人当国,因病早亡
辛酉宫变,太后垂帘
李鸿章和淮军的崛起
剿平捻军
同治“三大案”
洋务运动的兴起
英年早逝,荣辱成败皆成空
第十一章
上朝无实权,下朝无真爱
历史步入“慈禧时代”
甲申易枢,慈禧训政
皇帝大婚,守信归政
重修圆明园
甲午战争的惨败
在慈禧太后的阴影下实行“新政”
戊戌政变,母亲夺权
被囚瀛台,郁郁而终
第十二章
从皇帝到公民的世界奇迹
三岁孩童继承大统
胆小载沣难为政
一个野心家的韬晦功夫
短暂的皇帝梦
退位皇帝再次登基
离开紫禁城,三圆皇帝梦
昨日皇帝,今日公民
摘要
     第一章 名扬世界的开国雄主 “十三副铠甲”含恨起兵 大明末年,国势日渐衰弱,在辽阔富饶的东北黑土地上,大明的“准劲敌”兴起并强大了,它就是女真人的后裔——后金,也就是后来的大清。女真人曾在天庆五年(1115年)建立“大金国”,并于端平元年(1234年)被南宋和蒙古军联合攻灭。“大金国”灭亡后,迁居中原的女真人与汉朝融合,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然而,留在东北的各部女真人在散居多年之后,终于被智勇多谋、身经百战的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起来。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女真各部汉化最深、实力不错的一部——建州女真部里,一个“凤眼大耳、面如冠玉”的小孩在建州左卫的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新宾)顺利诞生了,这个孩子便是清朝开国第一代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有传闻说,努尔哈赤是他的母亲怀胎13个月才生下来的。当时,他的家庭虽然不那么富裕,但也算是女真部落的一个贵族之家。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他的先人都非等闲之辈。他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曾是建州左卫指挥,母亲是显祖宣皇后喜塔腊氏。努尔哈赤是塔克世的长子,有两个同母弟弟,分别叫舒尔哈齐、雅尔哈齐,还有一个同母妹妹,后来被封为和硕公主。在努尔哈赤10岁时,母亲喜塔腊氏因病去世,父亲塔克世又立即续娶了哈达那拉氏给他当继母。哈达那拉氏为王台族女,对努尔哈赤总是尖酸刻薄,从不给他好脸色。再加上他的父亲塔克世怕老婆,为了不惹哈达那拉氏生气,只好什么事情都顺从哈达那拉氏。就这样,塔克世虽为人父,却又不敢大胆地给予父爱,对努尔哈赤兄弟几个总是冷若冰霜,以至于努尔哈赤在小小年纪时,就开始自立自强、自谋生路。 在努尔哈赤19岁那年,为了不再继续受继母的冷眼,他主动提出分家生活,其实就是变相地被继母赶出了家门。毫无疑问,他分得的家产也很少。就在他穷困潦倒之际,他的第一段婚姻及时地拯救了他。努尔哈赤于万历五年(1577年)娶了佟佳氏,称为元妃,成为他的第一个妻子。万历六年(1578年)二月,元妃生下了努尔哈赤的第一个孩子——未来的东果公主;万历八年(1580年)她又生了长子褚英;万历十一年(1583年),又生了次子代善。 元妃去世后,努尔哈赤又娶了第二任妻子富察氏衮代,称为继妃。万历十四年(1586年)继妃生下努尔哈赤的第五子莽古尔泰,后又生第i女莽古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她又生第十子德格类。万历十六年(1588年)努尔哈赤又娶了叶赫那拉氏。万历二十年(1582年)叶赫那拉氏为努尔哈赤生下第八子皇太极。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叶赫部那拉氏成为大妃。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又娶了乌拉那拉氏阿巴亥,在孟古哲哲死后成为大妃,生有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四子多尔衮和第十五子多铎。 再来说努尔哈赤早期的创业经历。当时的努尔哈赤为了能够维持生计,便与弟弟舒尔哈齐等人常常爬山越岭,出没在山林中。他们先是采集松子、人参、木耳、蘑菇和猎取野禽等,然后再将这些辛苦弄来的山货送往抚顺、宽甸等地出售,换取一些钱当生活费。经过长期艰苦生活的磨炼,曾经年少无知的努尔哈赤变得成熟了许多,并逐渐养成了勤奋、谨慎、机警、多思等优点。尤其是在抚顺等马市交易中,他还经常接触一些从关内山东、山西、河北、苏州、杭州等地来的商人,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努尔哈赤的见识随之增多,视野也逐渐开阔起来。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努尔哈赤都和汉族人打交道、做生意,他也因此受到了影响,习惯了汉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文化生活。就连汉族人喜闻乐读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书籍,努尔哈赤也开始阅读,并慢慢地爱上了这些书籍,从中还学会了不少作战的谋略。久而久之,他的汉化程度自然更深了,对朝廷内部的情况了解得也更多了,也因此逐渐萌发了反抗之意。 在当时的女真地区,大明“镇辽”总兵李成梁拥有实力不错大的军事力量。他曾多次率兵攻打建州女真部,杀人无数,令人发指。在“镇辽”的二十多年里,他一刻也不曾闲着,将全辽商民之利几乎都搜刮进了自己的腰包里。就这还不够,为了削弱女真人的反抗力量,李成梁于万历二年(1574年)开始极力挑动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之间的矛盾,甚至还把海西女真哈达部的酋长王台当作一颗“棋子”,这才逮住了原建州右卫的都督王杲。为什么要对王杲下手呢?因为李成梁见王杲在辽东不断扩大自身的实力,担心王杲日后会有不轨之心,于是率领部下攻取了王呆的寨营,烧杀劫掠,做出了惨绝人寰的暴行。 王杲是何许人也?据说他是努尔哈赤的外祖父,他的名字听起来像是个汉族人,其实满语叫阿突罕。王杲这个人十分狂妄,平时总爱喝两杯,但一喝酒就发酒疯。不仅如此,他还是个生性残暴的人,当时明朝有个官员名叫裴承祖,曾经不自量力,竟然亲自去王杲的营寨索要被绑架掳掠的明将,结果却惨遭王杲的毒手,被剖腹致死。最终,心狠手辣的王杲,应了“恶有恶报”那句话,还是栽在了李成梁的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