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无为党史人物传

无为党史人物传

  • 字数: 36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2-01
  • 商品条码: 97875126909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当前,无为正乘着撤县设市的春风,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处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缅怀先辈、启迪后人,配合我市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市档案馆)特编纂《无为党史人物传》一书,书籍分上、下两卷,其中,上卷收录了无为市八十多名优选党史人物。期望《无为党史人物传》的出版对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教育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积极的作用。让我们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为奋力打造“一地四区”、加快建设芜湖市域副中心城市不懈奋斗!
目录
革命烈士
无为最早的共产党员
无为东乡农民运动的先驱
翰林书青史 千古仰高风
“安微的恽代英”
濡须河畔铸忠魂
忠魂万里寄延安
碧血洒鄢陵 丹心昭日月
鸠江吟人杰 芝城泣忠魂
忠贞为国酬
几多劲草不因风
烈士英名昭千秋
“头虽刀下断,载道口碑留”
宁死不屈,慷慨就义
斑斑热血沃皖江
血染砀山的虎胆英雄
巢无游击队长
……
摘要
     无为最早的共产党员 ——卢光楼传略 叶悟松 卢光楼(1904—1927),又名卢迪生,安徽省无为县无城人。1922年考入北京交通大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卢光楼是无为县加入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 卢光楼曾参加北伐战争,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宣传科长。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卢光楼在江西九江遭国民党军伏击牺牲。 卢光楼1922年考入北京交通大学,在校期间,思想进步,工作积极,学习成绩优异,在同学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具有号召力与亲和力,被推举为北京交通大学学生会主席。1923年,卢光楼在北京交大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时,无为县进步青年吕惠生就读于北京农业大学,在校际活动中与卢光楼相识,既是老乡,又志趣相投,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由卢光楼介绍,吕惠生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卢光楼的进步思想、革命激情影响着向往光明与进步的吕惠生,为吕惠生以后成长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4年暑假期间,卢光楼回到故乡无为县,与其他高校回无为的学生季庶仁、高莫适和无城的青年教师倪茂芬、王应文等人组织成立了“暑假青年读书会”。读书会面向市民,特别是青年和学生,在无为县第二国民小学(现鼓楼小学)举办演讲会和暑假义务补习班,通过讲故事、说笑话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解时事政治,介绍进步刊物,启发群众和青年学生的觉悟。 卢光楼亲自给群众和青年学生们演讲,以他在北京上学的经历,在北京的所见所闻,把社会上的不公和统治阶级的丑态,帝国主义分子在中国的横行霸道等社会现实,像讲故事、说大鼓书一样,通俗易懂地讲给听众。卢光楼的演讲,给无为的群众和青年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门,向往光明和摒弃黑暗的道理,如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一些浅显的革命思想,就这样润物细无声地种在了无为人民群众和青年们的心中。这些演讲会、义务补习班是无为县最早的有组织的群众性思想启蒙活动。 同年,卢光楼与进步青年高士林、王应文、邓养之、高莫适、朱立余、丁亚凡、季庶仁、卢淑云、倪茂芬、倪昌玉等10余人商定,为家乡的新文化运动做贡献,决定自筹资金创办一所私立学校,同时成立了“青年读书会”,利用寒暑假给中小学生补课。 卢光楼等人在进步人士,有“党外布尔什维克”之称的青年革命家胡竺冰的帮助下,创办了一所私立小学,名称定为“毅悟小学”,即有坚毅与觉悟的寓意。后因国民党无为县政府对校名反感,只得改为“义务小学”。 义务小学的校址设在宋代知无为军的大书画家米芾故居宝晋斋东侧。此地名日杏花泉,因自古有一股常年汩汩流溢的清泉,泉畔植有一株百年古杏树,每逢早春,满树杏花,泉水流溢,景致极美,无为老祖们便称此地为杏花泉。 义务小学设立了董事会,校长和管理人员由选举产生。办学经费由董事会成员自筹。学校实行义务教育,面向贫苦家庭招生,学生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教材和簿本。卢光楼等人不拿薪水,接近尽义务。 学校初办,校舍和设备简陋。1926年,卢光楼、胡竺冰等人决心新建校舍,添置设备,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胡竺冰率先捐出可观资金,卢光楼等人也倾其所有,踊跃捐款,很快十几间新校舍建成,同时购置了一大批新教具,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1927年3月,北伐军一部到达无为,北伐军宣传队进入“义务小学”,又察看了附近的宝晋斋和杏花泉,宣传队的官兵们文兴大发,建议“义务小学”更名为“杏花泉小学”,卢光楼和同事们欣然应允。从此,以景名冠校名,颇具诗意的杏花泉小学便诞生在无为的教育目前。 杏花泉小学在卢光楼等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操办经营下,成为无为县党的活动基地。1927年,中共无为特支就在杏花泉小学发展党员。青年教师王应文、朱庥、高士林、邓养之等都在杏花泉小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校内成立了共青团支部。校园里充满了积极向上的革命气氛,师生们在学校潜移默化地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 1926年夏,先后在各地加入国民党组织的卢光楼(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加入国民党)、胡竺冰、高士林、王应文、季庶仁、高莫适等30余人,在“义务小学”秘密集会,商讨成立“国民党无为县党部”,会后,派高莫适等人去武汉报请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批准,于本年底在无城正式秘密成立拥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国民党安徽省无为县党部”。胡竺冰任书记长,卢光楼等为党部委员。 1927年3月,军阀县长刘朝纲的卫兵在东乡枪杀无辜青年邢学年,引起社会公愤。被害者亲属将邢的尸体抬到无城老衙口哭诉。国民党县党部就此组织群众集会游行,要求惩办凶手,但县政府置之不理,驱散示威群众。 届时,北伐军一部东征路经无为,胡竺冰、卢光楼、吕惠生、高莫适等人以国民党县党部名义,在无城老衙口召开军民联欢会,庆祝北伐胜利,欢迎北伐军到达无为。会上,群众控诉前任县长刘朝纲制造“邢学年惨案”的罪行,要求现任县长高寿恒惩治凶手。高寿恒非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