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职业重塑 四步完成生涯转型

职业重塑 四步完成生涯转型

  • 字数: 14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廖舒祺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11163139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7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作者以自身职业转型、创业故事穿插书中,极具说服力 2.转型通过“职业四步走”即可重塑的职业观,达成顺利转型 3.一个模型,找准你的职业坐标 4.四个步骤,找到*适合你的职业 5.避开三大误区,帮你高效启动 6.六步分析,帮你快速了解想去的新行业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对新时代职业发展趋势的深度剖析,结合300多个职业转型案例,提炼出了职场转型的4步模型——“探索、定位、融合、升级”,其中既有思维层面的认知提升,又有行动层面的落地方法。本书帮助读者明确职业转型的核心问题所在,以及深度挖掘自己的优势和价值,通过丰富多样的职业转型案例告诉读者如何应对快速变化的职场,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实现自我增值与职业转型。本书适用于面临职场迷茫、想要探索职场新方向的各类人群,并提供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职场人打开思路、找准出路、少走弯路。
作者简介
【舒祺聊职场】公众号创始人 前世界500强亚太区人才与组织发展经理 全国*专业生涯教育机构高级讲师 在行*受欢迎职业转型行家 机械工业出版社职场心理领域专家委员 领英赤兔特聘职场导师 国际认证软技能培训师
目录
推荐序
自序终身转型,做时代的追光者
第一章从现象到本质:说透职业转型这件事/001
第一节变化时代,人人都要职业转型吗/001
第二节关于职业转型,你知道的可能是错的/010
第三节后疫情时代,你需要全新的职业发展思路/017
第四节EPIC模型,转型之旅出发前的行动指南/027
第二章探索:如何从敢想到敢做/037
第一节勇气可以被训练,两个方法让你获得突破的勇气/037
第二节三重盘点法,打开人生更多可能/046
第三节找到很好交汇点,在转型探索中做出靠谱选择/060
第四节从敢想到敢做,实现真正的转变/073
第五节找到对标人物,开启转型行动第一步/081
第三章定位:如何从敢做到做对/091
第一节内在支点和外在卖点的交点,才是很好定位点/091
第二节兴趣探索,三步锁定你想做的事情/100
第三节价值锚定,如何做出无悔于心的职业选择/109
第四节价值修炼,像高手一样专注笃定,活出自我/118
第五节打造独特优势,找准高回报的转型发力点/126
第四章融合:如何从做对到做稳/137
第一节用最小成就系统快速适应新领域/137
第二节升级圈子,实现转型路上的快速突围/147
第三节增量思维:高手突破边界,扎根新领域的真正秘诀/155
第四节开启斜杠生涯,提前体验新世界/166
第五章升级:如何从做稳到做强/175
第一节穿透黄金圈,真正开启升级人生/175
第二节成为自我雇用者,拿回对职业的掌控感/185
第三节打造作品:活出人生意义的优选方式/195
第四节讲好转型故事,实现真实蜕变/204
后记转型就是成为你自己/215
附录那些年,影响我的转型英雄们/225
故事一20多岁新人转型:如何用每一次选择布局职业生涯/225
故事二30多岁女性转型:如何用支持系统构建丰盈人生/233
故事三体制内转型:如何用迭代思维突破内心/241
致谢/249
参考文献/252
摘要
     第一章 从现象到本质:说透职业转型这件事 第一节 变化时代,人人都要职业转型吗 一、什么人需要考虑转型 我曾在国外的网站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中年职业生涯转换》,副标题是“如何在你40、50、60岁时开启一份新职业”。文中提到美国政府的一项研究:在美国,一个人从18岁到46岁的职业生涯中平均会经历11份工作,这些变动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而且这种现象正在全球蔓延。 在我国虽然没看到类似的数据,但在今天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职场人主动求变的趋势已经很明显,比如,我就经常收到职场人发来这样的求助问题: 面对岗位/工作内容/职业生涯变化带来的压力时,该如何应对? 面对新的工作机会,如何选择?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如果发现现在从事的职业方向不适合自己,如何做出改变? 这些问题大多来自有一定经验的职场人,他们有专业技术,职场关系也不错,但不甘心遵循自己一眼看到头的职业轨迹,于是想改变自己的职业甚至换一种活法,但不知道如何做出恰当的选择,做出改变。 面对变化,足跳槽、换份工作就可以解决,还是必须要转型?变化时代,人人都要转型、换赛道吗?一个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适合考虑转型呢?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伊瓦拉教授跟踪研究了40名转型的职场人之后,提出了“职业选择金字塔”的模型,如图1-1所示。 金字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我们找工作时能一眼看到的东西,比如:我在××公司做产品经理。如果一个人是被行业、岗位的外在条件诱惑而想转型,他对职业的理解基本停留在这一层。如果只按照这个标准去做职业选择,很容易掉进坑里,因为他只看到了职业的表面,一旦上手去做,才知道跟自己想象的接近不是一回事,比如喜欢坐在环境优美的咖啡馆和经营一家咖啡馆,接近是两回事。任何一份看上去光鲜的职业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和付出。 金字塔的第二层次是能力、动机、价值观,这些要素相比起头衔等外在条件是我们相对内控的要素,这些要素通常不会因为换一份工作或岗位而变化。对职业选择的思考到了这一层,关注点不再是表面的光鲜,而是开始从能力优势和长远价值交换的维度看待职业决策。这一层的人会考虑“我最擅长做什么?”“这个行业未来2~3年的趋势是什么?”“我想要在这家公司实现什么价值?”等问题。 金字塔的第三层次是我们对于人生追求和世界的看法,这是我们存在于世的理由,它满足的是一个人的存在感和人生的意义。如果有一天你跟周围的人说你想换工作,所有人都觉得你疯了,明明这么好的工作为什么要换,瞎折腾,或许你就到这层了。当一个人摆脱了传统世俗的价值束缚,而是基于“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驱动去选择职业,就到达了这一层。 比如,我身边就有一些“职场金领”的高管朋友,为了追求自己真正的热爱和探索生命的更多可能性,毅然放弃原有赛道多年的积累,转去新的赛道,整个过程非常让人触动。 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看上去提供了无限选择,但其实很难确定明确方向的时代,每一个求变的人是否真的适合转型呢?当你冒出转型念头时,我建议你先用职业选择金字塔对自己的职业动力做一番检视,再考虑是否真的要转换赛道、换种活法。 第一层次——要慎重。 职业动力停留在金字塔第一层的人,我不建议转型。 之前辅导过一个学员,因为晋升失败,于是想从后台的财务职能岗位转去前台做金融产品的销售。但我们梳理后发现,她无论是能力优势还是资源支持都非常不适合做销售,于是在我的建议下以及她再三思考后,她选择换一个小一点的平台去实现理想的收入目标,同时还能兼顾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事后她说幸好当时没有冲动转型,否则后果很难想象。 第二层次——可考虑。 职业动力在金字塔第二层的可以考虑尝试转型。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