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作家眼中的四川历史名人 第2辑
字数: 14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4-01
商品条码: 9787220124563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52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2020年6月,四川公布第二批历史名人,有文翁、司马相如、陈寿、常璩、陈子昂、薛涛、格萨尔王、张栻、秦九韶、李调元等。2020年7月开始,针对此种背景,四川日报社特别邀请省内知名作家撰写非虚构作品,在《四川日报》上陆续刊载,以“作家眼中的历史名人”为题,当代作家们以知性的笔触、感性的情怀呈现一个个历史名人,彰显他们的嘉言懿德,凸现时代风范。书稿中一人以文章,由10位蜀地作家为四川评选出的第二批历史名人,分别写传。
目录
名人是历史给当代的价值馈赠 李明泉
开创地方官办学堂的世界先河[文翁] 蒋蓝
从嘉陵江畔走来的大汉赋圣[司马相如] 彭家河
三国风云入胸中蹭蹬一生笑落日[陈寿] 杨虎
方志鼻祖蜀史巨擘[常璩] 杨献平
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 李舫
才倾大唐的女诗人[薛涛] 杜阳林
藏族英雄史诗流芳[格萨尔王] 阿来
从绵竹少年到一代学宗[张栻] 庞惊涛
世界数学目前的超级天才[秦九韶] 刘火
贯通古今的巴蜀大才[李调元] 王国平
再以谦卑之心,致敬先贤 姜明
摘要
据史料记载,蜀地第一次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学术事件是汉文翁化蜀,自此文翁贤名在蜀地内外传颂。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有一首咏文翁的五律《文翁讲堂》:锦里淹中馆,岷山稷下亭。 空梁无燕雀,古壁有丹青。 槐落犹疑市,苔深不辨铭。 良哉二千石,江汉表遗灵。 西汉初年文翁兴学,使蜀地精神文化发生了质的飞跃。它不仅具有首创地方官学的意义,而且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它引入中原文化,并按照蜀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接受了中原文化润泽。卢照邻把文翁石室比喻为“岷山稷下亭”非常恰当,“稷下学宫”位于山东省临淄市齐国故城,为战国时期各派学者荟萃中心。事实证明,文翁石室确实承接了“稷下学”的育人教化之功。 扬雄《蜀王本纪》里有“蜀左言,无文字”之记载。这就是说,古蜀时代仅有一些片言只语的神话和掌握在极少数权力者手中的“巴蜀图语”,群体精神形态并没有发展到理性化程度,文化普及程度明显低于中原。所谓“开明王朝”,远未达到文化的“开明”。 直至西汉年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兴学,建立文翁石室,地方政府办学这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应运而生。文翁石室是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办学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方官办学校,“蜀学”作为一个地域文化概念也源自文翁……它填补了中央太学与私学之间的教育空白,开创了全国地方政府办学的先河。就在汉武帝将文翁办学模式定为制度在全国推行之际,在万里之外的古罗马帝国,那里依然是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形式的教育体系……文翁开创的地方办学模式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教育之林。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出自唐代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一言以蔽之,文翁教化,就像古蜀的纵目之神一样,为蜀人开了“天目”。 李君碑、裴君碑出土地为东汉蜀郡府衙 成都涉及文翁的传说很多,但历史的结论,必须以史料、出土文物为证。 2010年11月5日下午1时,天府广场东御街口人防工程施工现场像往常一样,正在有条不紊地施工。伴随挖掘机、搅拌机巨大的轰鸣声,突然有一个工人大呼:“快停下来!下面挖出了好大的石碑哦……”众人循声望去,在地表下5米处果然看到两块石碑,一大一小。“巍巍大汉,佁(yǐ)皇承度,昌光耀轸(zhěn),享伊余赏……”石碑虽然由泥土包裹,但刨开泥土,碑上面苍劲有力的篆刻字迹,依稀可辨。 经过考古专家一周的仔细清理,两块石碑终于重见天日。它们一大一小,大的一块碑高2.61米、长1.24米,小的一块碑高2.37米、长1.1米,两块石碑厚度均达40—50厘米,每块石碑均重达4吨左右。石碑出土时保存状况完好,碑文铭刻字口清晰。由于它们分别记录了汉代裴君和李君的事迹,分别被命名为“裴君碑”和“李君碑”。其中较大的一块是“装君碑”,其碑阳及碑阴(即正反两面)共1400多字;除碑阳铭文外,“裴君碑”碑阴还刻有联袂捐碑的人名,共104个名字。“李君碑”有800多字…… “讃(赞)命俊臣,移苻(符)于蜀。同心齐鲁,诱进儒墨。远近辑熙,荒学复植……”两块碑的内容都是叙述了碑的主人——蜀郡太守任内的事迹,以振兴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为目的,兴办学校教育的内容特别突出。这说明碑与学校教育有直接联系。两块碑属于德政纪功碑,应该安置在学校园区之内。有专家根据史料推断,碑文中的李君是东汉顺帝年间蜀郡太守李膺。而两块石碑安置的学校,正是当年的文翁石室所在地。 时光回溯到1900多年前,东汉安帝永初年间(107年-113年),成都发生了一场大火灾。这场火灾正是常璩《华阳国志》所说的“永初后,堂遇火”。这场大火让成都整座城市几乎毁灭殆尽,只有西汉文翁修建的一间石头结构的建筑因为抗火性强,得以幸存。公元133年左右,河南襄城人李膺在百废待兴、成都教育处于大力度优惠谷时,被任命为蜀郡太守。李膺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文武双全。他是带着恢复、振兴蜀郡学校教育的明确任务和理想而来的。李膺在任时,以当年的文翁石室为基础,大力推进教育。 后来李膺调离蜀郡,与文翁一样,他在蜀任职时间不会低于3年。范眸《后汉书·李商传》中,有唐李贤注引三国时谢承《后汉书》的材料:“(李膺)出补蜀郡太守,修庠序,设条教,明法令,威恩并行。……益州纪其政化。”在李膺离任3个月后,蜀郡本地人为李膺立下了碑文。这通碑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李君碑”。这通碑在146年被洪水冲倒了。后来又由另一位装姓蜀郡太守在组织修缮学校建筑设施的工程中,安排有关官吏人员再度将它竖立起来。“李君碑”上有人在正面碑文结束后刻下一道横线隔断,另外加刻了一段“旁题”说明,讲述了“李君碑”被洪水冲倒后再次竖立的过程。 西汉时期的文翁在蜀兴学,以石头修建教室,振兴教育。200多年后,东汉的一场大火几乎摧毁了一座城市,却毁灭不了文翁种下的教育火种。石室在,火种不灭,兴教之道,薪火相传。东汉蜀郡太守李膺重教,他离任后,其下属及蜀地百姓为其立碑纪功。当“李君碑”被洪水冲倒后,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