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美学基本

美学基本

  • 字数: 16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作者: 成峻//叶其蓁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96103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7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美的本质是人类的伟大梦想之一,并且已经被关注了两千多年,至今仍然未有公认的答案。由于自上个世纪以来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逐步被淡化甚至否定,想要寻求对这一问题的解答,的确需要勇气。如果美的本质是存在的,而且可以科学界定,由此引发的关于美的规律的推论和衍生的对于美的现象的分析方法则更值得期待。而这些美的分析方法被运用于美的重要现象所产生的结论肯定是非常奇妙的。如果以上这些设想可以实现,那么对于为什么美、美是什么、如何美,这三个美学的主要问题的解读也将是无比美妙的。美学是哲学的分支,这是传统的观点,但是,美学是科学却一直是无法压抑的呼声,正如美的本质还没有标准答案一样,这一期望至今也还没有明确的呈现。毫无疑问,如果美学具有确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并可以进行量化分析,那将使社会科学的诸多方面可以具备更为坚实的话语基础。本书是对这些内容联想的结果。
内容简介
本书从美的事实即美的现象出发,以美学基本问题即美的本质的探讨为支点,结合对美的现象及其实现、欣赏过程的分析,明确了美的本质的客观表述,并以此推导出相应的美的主要规则,其中包括美的泛美事实、(多维)镜像结构、谨慎执中、流动实现、梯级特征、异类可比、目标实现、区分呈现、严格边界等规则;通过对美及其形式来源、演化过程分析,明确了适度效用、限度模仿、符号演化等规则。在此基础上演绎出美的数学表达形式及量化分析方法。以上方法体系可以有效对美的现象进行分析。
作者简介
成峻:工学博士。正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1986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管理专业。长期从事生产、计划、财务等企业管理工作。先后在不同企业担任规划部计划科副科长、办公室督查科副科长、财务部主任经济师、副部长、部长及副总会计师、总会计师等。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叶其蓁:会计学专业硕士。2016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会计专业。先后在央企、政府部门从事业务工作。在《经营者》《中国经贸》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
目录
第一章 无解的美学基本问题
第1节 极简美学史
第2节 很好答案录
第3节 小结
第二章 有限的答案探求路径
第4节 似疑实明的假设
第5节 倒果为因的思路
第6节 离经板道的方法
第7节 示正却反的现象
第8节 小结
第三章 庸俗的原因链接展示
第9节 姜感源手快感的升华
第10节 快感源于效用的实现
第11节 效用源于欲求的满足
第12节 小结
第四章 简约的答案量现形式
第13节 满足及其选择
第14节 选择及其倾向
第15节 倾向及其表达
第16节 小结
第五章 艺术的形式模仿缘起
第17节 模仿与运算
第18节 科学与哲学
第19节 主观与客观
第20节 基础与创新
第21节 小结
第六章 符号的过程演变模式
第22节 基本对象—变易
第23节 基本过程—简易
第24节 基本趋势—不易
第25节 小结
第七章 永恒的目标实现方向
第26节 泛美
第27节 去美.
第28节 大美
第29节 小结
第八章 基本结论
第30节 美的实现过程
第31节 美的欣赏过程
第32节 小结
附录一:集合、排列组合、向量等简述
附录二: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附录三:宗白华《看了罗丹雕刻以后》
摘要
     关于美,你可能会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关注,但美是什么,即美的本质问题一直被认为是其中最基本的问题。这一问题虽然两千年来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给出的解释也丰富多彩,但是,到现在为止,这个问题是否值得讨论?其答案是什么?都还没有公认的结论。 之所以把美的本质问题当作美学的基本问题或首要问题,其中还隐含着一个假设,即大师们认为如果明确了美是什么,那么,以此为基础就可以生发出一系列的美学观念,构建起坚实的美学理论大厦。 对于这个想法,优选的诠释是一度被视为知识体系典范的欧几里得(公元前330年一公元前275年,古希腊数学家。)的《几何原本》所呈现的欧氏平面几何公理化理论体系。虽然,时至今日,这一理论也已经被证明不是专享的真理或真理的专享形式,因为非欧几何同样真实。 对于这一问题的关切,最普遍的理由是问题本身的普遍性。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人不知,因此,对于美是什么这一问题受到普遍的关注也就毫不奇怪。 现有的经验表明,美虽然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人不知,但若想给美安排一个贴切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即使老子(约公元前571年一公元前471年.字伯阳.叉名李耳.曾任周朝“守藏搴之官”.中国古代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主要著作《道德经》。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在其著作《道德经》中早已明确美是什么真的不是一个问题,即“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而在其后出生的柏拉图(公元前429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主要美学著作《大希庇阿斯篇》等。曾师从苏格拉底,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们被称为古希腊三贤,都是西方重要哲学思想的源头。)经过认真、系统的讨论明确指出:“美是难的”。此后两千多年的今天,究竟美是什么(美的本质),仍然未能确定出一个统一的标准。美的现象的确异乎寻常的纷繁复杂,要想从现象到本质,逐步归纳出一个统一的标准似乎也是相当困难的。也许正因为如此,这个诱人而棘手的问题反而成了会生金蛋的母鸡。这些金蛋孵出来的并非披着金色毛羽的雏鸡,而是诸多持不同观点的美学流派。 由此看来,过分关注美是什么,有可能无异于浪费时间。或者说,仅仅关注这一个问题未必是优选的出路。但是,这正是两千多年来,美的本质的探究者们焚膏继晷所做的工作。只是到了近代才有人正式对研究这个问题提出了否定,即美的本质问题是个伪命题。事实上,西方思想大师们自20世纪以来也确实抛开了对这一问题的专门探求。 至此,美的本质问题是否确实是无解的?还有探讨的必要吗?对其探讨的过程是否有启示作用?这些都成为美学研究的严重问题。 相对客观、明确的线索可以先到美学史中去寻找。 第1节 极简美学史 虽然对于美的本质的探求由来已久,但是,西方学者的研究基本上都是肇始于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柏拉图是西方美学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大师之一。至今可见的材料表明,柏拉图在他的著作中最早比较系统地探讨了美是什么,这一美学的基本问题,并引导人们通过抽象思维方式研究美学,从而影响了西方美学的研究传统两千多年。对于这个问题,由于没有得到圆满的结果,只能说是由他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即“柏拉图在西方美学目前的又一个重要意义是他第一次提出了美学的基本问题(美是什么),确立了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哲学的抽象的方法),从而为整个西方美学奠定了基础。” P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