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美好生活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美好生活

  • 字数: 18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毛华,孟桢
  • 出版日期: 2022-04-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4549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极为重要而丰实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全球已经进入一个“人们在肉体和精神上互相创造着”的时代。在全球关系日益紧密的今天,生态文明已经具有超国界的特征。本书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建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理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当代生态文明思想有着天然的耦合性,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文明价值。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生态文明意蕴从“自然一人一社会”的整体有机性的系统思维方式出发,将自然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提高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高度来审视,本质上重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只是自然的享用者、维护者和管理者。作为人类自然观的精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文明意蕴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在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实践中,只有牢固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注重现代化发展中的生态因素,按照整个生态系统的运动规律去利用和改造自然,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创造美好生活。
作者简介
毛华兵,1973年生,湖北武汉人,哲学博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兼任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通讯评委,湖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七项,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项。参编多部专著、教材,曾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并获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前史与演变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前史
一、古代朴素的自然观
二、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
三、近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二、现代自然科学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多维阐释
第一节 物质本体的自然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对人的先在性
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第二节 实践人化的自然
一、从实践出发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劳动实践生成人化自然
第三节 社会历史的自然
一、现实的自然具有社会历史性
二、市民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四节 生态价值的自然
一、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
二、人对自然的能动利用和改造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文明蕴含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形态和未来走向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现实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二节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的提出
二、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蕴含的生态文明理论
第四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
第一节 环境就是民生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二、生态良好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
三、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
第二节 促进入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推进美好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
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和制度保障
第三节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
一、兼顾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二、把绿水青山摆在突出位置
三、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第四节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树立和践行生态系统观
二、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三、加强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
第五章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第一节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演进
一、从改革开放初到党的十六大的实践探索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实践探索及理论创新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定位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生态资源环境瓶颈
二、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如何驾驭资本的力量
二、如何发挥科技的作用
三、如何发展和扩大生产
四、如何刺激和引导消费
第六章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和现实路径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内含生态文明建设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三、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四、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五、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
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实施生态导向的现代化战略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三、创建绿色经济社会发展制度
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