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 No.6 2022版

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 No.6 2022版

  • 字数: 34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28001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连玉明 教授、工学博士。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教授是中国有名城市专家,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科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领域为城市学、决策学和社会学。主要代表作有《城市的觉醒》《首都战略定位》《重新认识世界城市》等。连玉明教授同时担任贵阳市委市政府首席顾问,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政法大学数权法研究中心主任,主攻大数据战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为《块数据:大数据时代真正到来的标志》、《块数据2.0:大数据时代的范式革命》、《块数据3.0:秩序互联网与主权区块链》、《块数据4.0:人工智能时代的激活数据学》、《块数据5.0:数据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数权法1.0:数权的理论基础》(中文简体、繁体及英、法、德文版)、《数权法2.0:数权的制度建构》(中文简体、繁体及英文版)、《主权区块链1.0:秩序互联网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1—No.5)等。主编出版的《数典》是迄今为止全球首部全面系统研究大数据标准术语体系的多语种专业工
内容简介
本书在原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构建数字竞争力指数、数字经济指数、数字社会指数、数字政府指数、数字法治指数与数字安全指数六大指数,对评价体系进行系统更新和局部创新,并结合权威统计数据,对2021年大数据各领域发展进行综合评估,以期系统研判大数据各领域发展效能与总体态势,为相关机构提供决策支持与研究借鉴。
作者简介
走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大时代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与此同时,数字化浪潮汹涌而至,数字科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不断渗透,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全球加速进入数字技术跃迁、经济范式转换、生产要素重置、治理模式变革的重要窗口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精心谋划,提出了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数字中国的重大决策。国务院和相关部门先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指导性文件,为大数据发展提供根本遵循。过去几年,我国大数据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数字基础日益坚实,各类行业融合应用逐步深入,生态体系日趋完善,经历了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从赋能生产到服务生活、从模式创新到技术创新等巨大转变,综合发展实力显著增强,国家大数据战略和数字中国建设逐渐走向深化。“十四五”时期,我国走向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大时代,数字化进程进一步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 从锋芒初露到如今的格局初成,大数据的星星之火早已成燎原之势。数字中国指数(群)自 2017 年面世以来,采集517个指标,累计万余条数据,并陆续发布了20余份分析报告。通过指数构建与数据分析,数字中国指数(群)客观地反映国家、地区和城市大数据发展和建设的现状和特点,持续追踪大数据发展趋势,展示地区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为社会提供全面、系统、深入的大数据全景观测“风向标”。一 从大数据到数字经济近年来,大数据从单一的技术概念逐渐发展为新要素、新战略、新竞争力。大数据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在经历了以单机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阶段、以联网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网络化阶段后,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跨领域深度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阶段,数据要素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挥作用,催生出新的经济范式——“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抢抓发展新机遇、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焦点,各国竞相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出台鼓励政策,国家战略布局和产业发展创新进入新高潮。美国发布数字经济议程、《美国全球数字经济大战略》,将发展大数据和数字经济作为实现经济繁荣和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欧盟发布《欧盟数据战略》《2030数字指南针:欧洲数字十年之路》等系列数字化转型规划,旨在加速引领数字时代的发展,全面提升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综合来看,各国的发展重心,从关注土地、人力、机器的数量和质量转移至数字技术、数字化发展水平,从物理空间加速向数字空间转移。围绕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大国间尤其是中美之间战略竞争态势更趋激烈。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并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而美国在《联邦数据战略与2020年行动计划》中提出,“将数据作为战略资源开发”是其战略核心目标。由数字技术转向数据资产,成为中美两国的共同关注点,也带动了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态势和未来趋势的重要变化。从大数据到数字经济,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数据红利大规模释放的新阶段。二 从“大数据+”到“数智化× ”“大数据”作为一种概念和思潮由计算领域发端,之后逐渐延伸到科学和商业领域。近年来,大数据相关技术、产品、应用和标准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覆盖数据基础设施、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资源、开源平台与工具等板块的大数据产业格局,历经从基础技术和基础设施、分析方法与技术、行业领域应用、大数据治理到数据生态体系的变迁。与此同时,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的大背景下,以“万物均需互联、一切皆可编程”为目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呈融合发展新态势。从“大数据+”到“数智化×”,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正日益发挥其乘数效应,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数智化”进程放大了数据要素的动力变革作用,加速国内国际、生产生活、线上线下的全面贯通,驱动管理机制、组织形态、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数智化”的内部逻辑从“扩张逻辑”变为“深耕逻辑”,推动数字化整体进入深水区。有数据显示,数字经济的内部结构呈现出数字产业化占比逐年下降、产业数字化占比逐年提升的趋势,更强劲的增长动力来自产业数字化。从需求侧来看,数字化的落脚点正在下沉,数字化转型进入下一站。从供给侧来看,科技创新更需要“躬身入局、深水笃行”的定力和恒心。伴随数字化和科技创新步入产业深水区,创新者接受考验的链条、维度更多,需要把自身服务体系和客户业务机理环环咬合,既要面临产业内生的复杂性,又要面临技术突破本身的艰难性。三 从大数据发展指数到数字中国指数群数字化发展是一个技术创新扩散的过程,数字中国发展评估的目的之一在于引起大数据决策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对国内外大数据领域正在发生的关键性变化的关注。随着大数据的持续发展和对其认识的持续深入,数字化测度理论体系和模型框架得以不断拓展和调整,技术方法和数据支撑不断进步,而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的大数据发展指数也同步演进,构建了数字竞争力指数、数字经济指数、数字社会指数、数字政府指数、数字法治指数、数字安全指数六大指数体系,形成了数字中国指数群。数字中国指数群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多维度、多要素、多活动的复杂系统,反映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发展、社会服务创新、政府治理创新、数据立法进程和数据安全防范等方面的区域格局与影响因素。面向“十四五”,新型网络建设、基础能力创新、数据价值凸显、信息技术赋能、数字规则重塑等新动能新机遇加速孕育突破,我国大数据将进一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竞争实力仍然较弱、产业端融合深度不足、数据要素市场尚在探索、平台规范发展亟待加强、数据治理规则尚不健全等深层次问题,亟须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和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数字中国指数群科学准确地呈现在整个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大数据发展的全过程,是认识运行状况、完善运行机制、消解决策盲区的重要依据,是指导政府运用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思维有效应对和解决不断变化、日益复杂的公共问题的新理念新视角,是政策评价、量化评估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创新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数字中国指数群,从理论层面论证和说明数字化发展的理想形态,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长远参照;从实践层面全方位掌握当前各地数字化发展状况,有效识别出若干发展先驱省份和城市,为提高大数据效能规划路径;从操作层面设计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路线图,为下一阶段固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提供依据。
目录
Ⅰ数字竞争力指数篇
B.1数字全球化与G20国家数字竞争力指数研究
B.22021年全球重要城市数字竞争力指数分析报告
Ⅱ数字经济指数篇
B.3数字经济发展与数字经济指数研究
B.42021年数字经济指数分析报告
B.5数据要素价值化与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Ⅲ数字社会指数篇
B.6数字社会建设与数字社会指数研究
B.72021年数字社会指数分析报告
B.8数字身份、数字公民与数字社会治理共同体研究
Ⅳ数字政府指数篇
B.9数字政府治理与数字政府指数研究
B.102021年数字政府指数分析报告
B.11数字领导力:理论、评价与对策研究
Ⅴ数字法治指数篇
B.12中国数字法治进展与数字法治指数研究
B.132021年数字法治指数分析报告
B.14从大数据地方立法比较看贵州和贵阳的经验与启示
Ⅵ数字安全指数篇
B.15中国数字安全态势与数字安全指数研究
B.162021年数字安全指数分析报告
B.17国际比较视野下《数据安全法》出台的现实意义
Ⅶ附录
B.18大数据大事记
Abstract
Contents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