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基层大学生村干部职业发展研究

基层大学生村干部职业发展研究

  • 字数: 28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马德峰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680811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选题特点: (1)抓住乡村振兴与高校毕业生知识人才输入;(2)紧扣高校知识青年与乡村基层的对接互动;(3)抓住志愿服务与职业发展的衔接过渡。
内容简介
基层导向的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力图将高校毕业生与乡村社会建立某种链接,打通冰封己久的人才流动通道,开辟出青年在基层成长成才,而乡村获得人才支持藉以振兴的双赢局面。本书立足苏北地区的实地调研,围绕基层大学生村干部的职业发展主线,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大学生村干部选聘与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准备,人才下乡与大学生村干部岗位适应,乡村融入与大学生村干部岗位建功,(服务)期满分流与大学生村干部职业流动。本书通过描述苏北地区大学生村干部职业发展状况,归纳总结现有在地化发展的路径,指出大学生村干部职业发展特征,揭示其背后隐藏的主要障碍,最后提出促进基层大学生村干部职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本书立足国家乡村人才振兴的背景,紧扣高校毕业生与乡村基层的对接互动、在地化发展,试图解决大学生村干部如何从初始的志愿服务进展到后期自觉的职业选择。期望本书能对国家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等人才下乡政策完善提供建议,能对踏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个体完成立业人生使命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作者从事青年社会学领域研究,已主持完成*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研究成果曾荣获共青团江苏省委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调研奖二等奖,江苏省社科联“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一等奖,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江苏省教育厅首届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境外研修项目成员(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1]马德峰:《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学术界》2011年第5期;[2]马德峰等:《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的介入类型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第11期;[3]马德峰:《高校在大学生村官计划战略工程中的角色担当》,《未来与发展》2013年第1期;[4]马德峰:《大学生村官基层角色定位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第1期,核心期刊;[5]马德峰:《大学生村官期满分流及其路径研究》,《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9期,核心期刊;[6]马德峰:《大学生村官基层介入研究》,《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4期;[7]马德峰:《疏导大学生村官期满分流出路》,《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5月22日;[8]马德峰:《大学生村官帮扶实务的形态及其面临挑战》,《青少年研究》2016年第2期;[9]马德峰:《基层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分流路径研究》,《江南论坛》2017年第3期.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走向基层的大学生村干部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价值意义
第二节 多维视角的研究审视
一、研究概况
二、研究主要内容
三、简要小结
第三节 大学生村干部职业发展研究的总体设计
一、核心概念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依托理论
第四节 大学生村干部职业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大学生村干部职业发展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扫描透视
第一节 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动机考量
一、国家的意志与决心
二、乡村基层的发展需要
三、基层就业的现实考量
四、三种动机的比较权衡
第三节 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主体解读
一、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目标指向
二、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源头选聘
三、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管理培养
四、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待遇保障
五、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末端社会流动
六、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主体解读
第四节 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实施基础
一、多元力量协作共管
二、基层要素资源盘活
三、村干部个体主动“作为”
第三章 村干部选聘与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准备
第一节 乡村基层场域的理性思考
一、乡村基层场域的存在必要性
二、乡村基层场域的性质特点
三、乡村基层场域的传统命题
第二节 大学生村干部选聘公告文本分析
一、《简章》选聘对象
二、《简章》选聘人数
三、《简章》选聘条件
四、《简章》待遇保障
五、针对选聘的简要反思
第三节 高校毕业生基层任职的动机类型
一、基层情怀型
二、政策导引型
三、综合型
四、简要小结
第四节 高校对毕业生基层职业发展的助力
一、高校在大学生村干部计划中所处的位置
二、高校对毕业生基层职业发展的助力保障
三、余论
第五节 政府对高校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导引
第四章 人才下乡与基层大学生村干部岗位适应
第一节 大学生村干部青年的基层介入
一、基层介入的内涵
二、基层介入的基础
三、基层介入的途径
四、基层介入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大学生村干部青年基层介入的角色定位
一、大学生村干部基层角色定位
二、大学生村干部角色定位具体内涵
三、简要小结
第三节 影响大学生村干部青年基层介入的因素
一、主体素质因素
二、政策导向因素
三、环境作用因素
四、组织整合因素
五、简要小结
第四节 大学生村干部青年的岗位适应及其统筹应对
一、大学生村干部的岗位适应
二、大学生村干部岗位适应的统筹应对
第五章 岗位建功与基层大学生村干部乡村融入
第一节 大学生村干部青年岗位建功的窘境及其可行路径
一、大学生村干部青年岗位建功的窘境
二、大学生村干部青年岗位建功的类型
三、简要小结
第二节 大学生村干部青年岗位建功的主要抓手
一、创业富民的兴起
二、创业富民的表征
第三节 制约大学生村干部青年岗位建功主要抓手的主客观因素
一、村干部聘任期限时间长短
二、项目空间分布与创业富民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