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德国文学散论

德国文学散论

  • 字数: 316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范捷平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3052451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收入本书的文稿跨越了近25年的光阴,从德国到中国,字里行间再现了我在那些岁月里徜徉过的学术小径。本书收入了我用中文撰写的部分文稿,但仍反映出我在各个不同时期关注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理论思潮,故而所涉观点和文本风格迥异,有些显得激进,有些显得沉着,有些则显露出撰写之初的心境,有些甚至是有感而发。本书还收入了我为部分文学翻译作品和学术著作、编著写的序跋,有的是给自己写的,有的是为朋友写的。这些文稿大致能映射出我进入耳顺之年之前与德国文学的学术情愫。
作者简介
范捷平,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学术著作、教材、译著共30余种,发表国际国内学术论文70佘篇。2012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杰出贡献奖银质奖章。其哲学译著《过时的人》(第一、第二卷)获浙江省第16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学术代表作《罗伯特·瓦尔泽与主体话语批评》获浙江省第17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目录
命运如雪的诗人——罗伯特·瓦尔泽
文本编织中的历史记忆——读托马斯·霍利曼的家族小说
关于卡夫卡《变形记》的生成背景
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物”之美——里尔克、瓦尔泽的“物-人间性”解读
叶隽先生《文史田野与俾斯麦时代——德国文学、
思想与政治的互动史研究》的序
胡一帆女士《魔鬼合约与救赎》的序
身体行进中的文学书写——论罗伯特·瓦尔泽的散步诗学
真作假时假亦真——德国戏剧对中国的开放性接受研究
论瓦尔泽与卡夫卡的文学关系
文学经典影片《埃尔泽小姐》中的反蒙太奇及女性形象研究
罗伯特·瓦尔泽《强盗》小说手稿中“Eros”情结
语言的摇滚——论彼得·韦伯小说《没有旋律的年代》中的听觉性
漂浮的大象——评汉德克的默剧《在我们彼此陌生的时候》
《奥地利现代文学研究》前言
论耶利内克与瓦尔泽的文学主体观
歌德的自然观解读
文化学转向中的学者主体意识
德国表现主义的文学大师德布林
谈谈德布林的中国小说《王伦三跃》
文学仪式和面具的掩饰功能——兼论异域文学中的“东方形象”
瑞士当代小说译丛总序
瑞士德语文学面面观
《耳朵没有眼睑》译序
图像书写与图像描写——论罗伯特·瓦尔泽的图像诗学
荒芜的语言——《雅各布·冯·贡腾》语言的文学性
“班雅曼塔学校”的符号和象征意义辨考
谈谈德语文学中的“回家”母题
在纸面上散步:再读瓦尔泽的《散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