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时代法治乡村建设的制度探索与理性构建研究

新时代法治乡村建设的制度探索与理性构建研究

  • 字数: 2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彭澎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5487468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对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制度探索与理性构建进行系统研究,其基本逻辑就是在保持既定的宏观政治制度框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通过积极推进基层治理体制的完善,鼓励微观层面的民主政治建设,优化治理模式,以适应农村市场化改革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并为更高层次的政治体制改革创造更加成熟的条件,积累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建设和法治建设的逻辑思维。 系统性地研究了农村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法治乡村建设而产生的相关制度和实践问题;整体性地将乡村振兴进程与法治乡村建设路径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乡村振兴与法治乡村建设两者之间的契合价值、互通理念,挖掘法治乡村建设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目录
第一章 动因缘由:法治乡村建设的背景前提与构筑基础
一、乡村经济社会转型:法治乡村建设的时代语境
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法治乡村建设的经济动因
三、农村政治文明进步:法治乡村建设的政治基础
四、农村社会结构转变:法治乡村建设的社会根基
五、农民主体结构变化:法治乡村建设的力量源泉
第二章 根本任务:法治乡村建设的核心作用与运行使命
一、维护农村社会秩序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实现农村政治文明
四、建设农村法治社会
第三章 价值目标:法治乡村建设的制度理念与发展立场
一、法治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公平正义
二、法治乡村建设的根本要求:主体独立
三、法治乡村建设的精神理念:行为自由
四、法治乡村建设的制度基础:基层法治
五、法治乡村建设的文化理念:以人民为中心
第四章 战略谋划:法治乡村建设的体系定位与建构目标
一、法治乡村建设的体系定位
二、法治乡村建设的建构目标
三、基层治理模式发展的战略谋划
第五章 历史溯源:法治乡村建设的法史根基与现代启示
一、近代乡村治理法权结构变革和法制转型之时代价值
二、近代乡村治理法权结构变革和法制转型之基本特征
三、近代乡村治理法权结构变革和法制转型之历史启示
四、法治乡村具有深厚的历史发展根基
第六章 逻辑理路:法治乡村建设的结构变革与模式转型
一、权力与权力结构:农村基层治理权力结构变革的主体要素
二、利益转徙:农村基层治理权力结构变革的主导原因
三、权力转换:农村基层治理权力结构变革的推进动力
四、模式转型:农村基层治理权力结构变革的基本标志
第七章 核心内容:法治乡村建设的逻辑构成与结构范畴
一、法治乡村建设的逻辑构成
二、法治乡村建设的结构范畴
三、法治乡村建设的发展必然
第八章 体制功能:法治乡村建设的制度内涵与发展路径
一、法治的行为规范功能:实现农村基层规范治理——基本目标
二、法治的法律保障功能:实现农村基层自主治理——实践重心
三、法治的制度整合功能:实现农村基层开放治理——根本重任
四、法治的价值导向功能:实现农村基层理性治理——关键环节
五、法治的人格塑型功能:实现农村基层独立治理——基础模式
六、法治的权利保护功能:实现农村基层积极治理——运行原则
七、法治的秩序调控功能:实现农村基层自由治理——核心理念
第九章 政府责任:法治乡村建设的严峻挑战与现状困境
一、政府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责任机制建设概况
二、政府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责任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政府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责任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十章 责任完善:法治乡村建设的紧迫形势与艰巨任务
一、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责任生成机制
二、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责任管理机制
三、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责任追究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一、国外原著与译著类
二、国内著作类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