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类是怎样进化的

人类是怎样进化的

  • 字数: 10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韩)金汉胜,(韩)李孝根
  • 出版日期: 2022-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173689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万物大历史》用10个转折点、20个提问,清晰串连宇宙、生命、人类文明的整个历史 如果6500万年前,陨石没有掉落在地球,那么地球上的生命体现在会进化成了什么样子? 如果大爆炸以其他的方式进行,那么宇宙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宇宙究竟从何而来? 我们又为什么而活? 这套《万物大历史》就是在探讨这样的重大问题时诞生的,以在137亿年的时间线上展开的10个转折点、20个提问为基础,整合了宇宙、生命、人类文明历史。这次的“生命篇”从“多样化的动植物是怎样出现的”、“为什么灵长类是人类的近亲”、“人类是谁”,一直讲到“人类是怎样进化的”。 2.这套书运用大历史思维,让庞杂的全科知识变得一目了然 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只有通过打破学科壁垒的思考方式才能成功,这也是这套大历史的研究方法和意义——教给孩子们建立起“过去是所有事件发生的原动力”的大历史思维,和跨学科知识体系,对存在于宇宙、自然和文明中我们进行定位,并找到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的答案。 3.知识硬核但好看好玩,弥补课堂空白,锻炼青少年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青少年在课堂之外为了满足好奇心,常会翻阅成人书籍,但对许多问题依旧渴望得到体系化的答案。这套《万物大历史》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是一部走出学术,面向普通人群的好看、好玩的教养读物。本系列精选适合青少年的内容,弥补了课堂教育中的缺憾,是将“大历史”学派理念应用到青少年教育上的丛书。 对于在21世纪全球化时代接受教育的青少年来说,大历史是非常需要掌握的思维方式,因为在历史的大转折点上,可以洞察到宇宙物质的开放性、生命的多样性、相互关联性,也就是锻炼将从宇宙开始到现代社会的巨大历史串成一条线的洞察力,以及对于宇宙、生命、文明和自身的洞察力。在给予青少年阅读快乐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告诉他们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有怎样的意义。 4.为青少年提供对自己、对世界的新认识,有助于价值观的建立 大历史系列所向往的教育目标在于“态度的变化”,因为通过学习大历史,我们想要回答人人关心的“我们怎样生活得更好”的实际问题。 理解大历史的核心就是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也就是拥有开放性思想。这套书的目的也是给我们展示在宏观的构架中宇宙、地球、人类等不同研究对象所持的普遍性及多样性,及其展现出的相互关联性。所以在学习大历史时,比起知道细微的信息、陈旧观念,重要的是对整体的把握、对全局的思考,并在全新的完整知识体系之上,对自身生活及人类本身拥有新的认知。
内容简介
“大历史”概念由美国知名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提出,后经比尔·盖茨大力资助,得以在全球得到传播和发展。因其理论新颖,观点独特,跨学科跨领域,正在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大历史”的概念和视角除了在学术界有价值,更是一个能走出学术扩大到普通人群的非常好的看历史的思维和视角。《万物大历史》系列正是韩国创造的一套面向青少年教养读物,有着非常巨大的市场潜力。这套书在韩国上市以来,不仅市场反响较好,而且获得赞誉无数,被评为学校图书馆期刊推荐图书、晨读推荐图书等。《人类是怎样进化的》讲述了人类是怎样进化的,有什么特别之处?其实人类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特别的。距今大约600万年前,从树上下来,开始用双脚行走的人类祖先与今天的类人猿几乎没有区别。是偶然的突变让人类走上了和其他大型类人猿不同的进化道路,身体结构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让人脑更加发达,心理适应和社会性发展促使语言体系更加复杂。接着,人类文明层面的进化速度超越了生物进化速度,集体学习和模因复制在其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我们不禁会问:人类的未来又会发生什么呢?
作者简介
毕业于韩国首尔大学师范学院社会教育系,并取得博士学位。目前在首尔第一高中教授国际法、大历史与世界问题。热爱社会学、科学、历史、地理等领域,热爱大历史。 毕业于韩国延世大学地质系,并在教育研究生院修完硕士课程,现于仁川大学攻读英才教育博士学位。目前在首尔第一高中担任科学教师。致力于在教育一线拓展项目制学习、大历史学习,实现融合教育。著有《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
目录
引言 人类是如何成为地球上特别的物种的?
1人类真的独一无二吗?
黑猩猩与人类有多大差别?
人类特殊的特征是什么?
未来人类将如何进化?
2大脑的进化和意识的诞生
三位一体脑的形成
人类的大脑结构
影响人类大脑进化的因素
意识的作用原理
3心理适应与社会性进化
适应狩猎—采集时代的心理
雄孔雀的尾羽与恋爱本能
利他行为与道德情感
模仿能力与社会性进化
社会脑假说
我们为什么喜欢
甜食和高脂肪食物?
社会脑假说
我们为什么喜欢
甜食和高脂肪食物?
幸福是什么?
4语言与集体学习的力量
蜜蜂的舞蹈与座头鲸的歌声
人类语言的起源与语言基因的意义
人类谱系图中也存在的语言特征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5文化基因——模因与从容的适应能力
农夫的饮食与基因突变
新的克隆者,文化基因——模因
追求美的本能
艺术的愉悦与从容的适应能力
摘要
     像电影《银翼杀手 Blade Runner》或《宇宙威龙 Total Recall》中出现的人为注入记忆的技术如果真实存在的话,那么把我的遗传基因复制后,我的所有记忆就能被移植并永存吗?就像大约3000年前生活在苏美尔的吉尔伽美什(Gilgamesh)去寻找长生不老药,想要保持永永远不老,永远年轻的梦想是多么的虚幻,(p.172)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从细胞单位的复制开始,青蛙、五趾小鲵、羊、老鼠、猴子等克隆的叙事诗始终在延续。在不过60年的短暂时间里,人类将编辑遗传基因的工具握在手中,甚至可以从猪身上克隆人类的脏器或身体组织。那么,我们是否能够组织克隆向下个阶段发展呢? 电影《不要让我走》是以石黑一雄创作的小说《不要看我》为原型创作的。2017年,石黑一雄荣获诺贝尔而文学奖,他在这部作品里,拷问了为满足人类的欲望而制造的生命的尊严。 合成生命学,设计生命体 200年前,玛丽·雪莱(Mary Shelley)创作的小说《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中,描写了物理学家弗兰肯斯坦博士赋予用死者的骨头与皮肤制作的怪物生命的故事。用科学技术创造生命的人类的欲望被歪曲,从而创造了奇怪的生物,并导致了悲剧,该故事对200年后的我们造成了更大的恐怖。因为我们现在已经生活在了可以利用科学技术设计生命,并将其按照必要的形态进行生产的时代。如若发现了能够99.99%地准确读出人类的基因组、能够编辑所有生命体遗传基因的工具的话,以往我们仅在科幻小说或电影中才能看到的情景可能真得会变成现实。 自动分析人类DNA碱基序列的技术,可以解读所有遗传信息并将其数字化。甚至还可以分析生命体内产生的各种反映及细胞单位的相互作用,直接涉及遗传基因,不仅可以构成单一生命体,还可以由蛋白质构成活体系统。模仿自然界存在的生命体,制造或合成接近不存在的新人工生命体,这就是合成生物学。这是一门将前面介绍的遗传基因的复制、编辑技术和生命工学、化学、信息处理学、纳米技术等各种领域的科学技术融合在一起的学问。这已经是融合土豆与西红柿的细胞,枝干上结出西红柿,根部长出土豆的土西红柿技术无法企及的水平。 参与人类模因项目的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温特(John Craig Venter)2010年制造了虽单纯但从DNA中接近由人工设计出的细菌Syn 1.0。该细菌可以正常进行代谢活动,通过自我复制进行繁殖,创造新的生命体。后来有关合成生物学的研究越来越活跃,以蜘蛛的蛛网生产系统为根据,发明了既有韧性又易于加工的好纤维,开发出了饱受供给不足的人造酶,可使疟疾治疗药物投入大量生产。标准化的生命体设计代码被称为生物积木(BioBricks),目前还通过网络共有相关的项目,以便易于更多人接触。 现在的合成生物学技术已经达到了能够设计免疫细胞消灭癌细胞的令人惊讶的程度。取出植物细胞中的负责进行光合作用的系统,开发出可进行人工光合作用的能源装置,去掉放射性能的合成细菌,将其投放到污染场所的方案也在实施。人类还在进行将其他行星设计成与地球相似环境,将其地球化的研究。合成生物学被当做解决新材料、药品、能源、环境污染、宇宙开发等人类文明造成的难题的工具。 但所有新技术都是双刃剑。合成生物学制造的禽流感病毒等给人造成致命伤害的生物恐怖,也增加了人们的紧张感。目前我们还不知道人类创造的生命体在伦理层面的接受程度。也不确定合成生物的稳定性有多大的保证,当其扩散到自然界时,会带来怎样的结果,以及如何该技术的恶意使用。 智能设计师 智人的疑问 直到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之前,人们都深受人是“由神设计而诞生的”这一模因的影响。创造人类文明的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是由偶然发生的变异根据自然选择进化的产物,人类经过很长时间才接受了这一事实。(p.176)不过此后不到200年的时间里,我们就迎来了“人是智人设计而成”的时代。除了人类之外的动植物几乎都被打破了自然选择的法则,登上了智人这一职能设计者的工作目录。 遗传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不仅可以将有缺陷的遗传基因被正常基因替代,还可以合成人类所没有的遗传基因,将其重新组合,使其得到正常体现。过去人类经历了身份差异、性别不平等、财富不平等、资源不均衡、权力滥用、因袭的弊端等各种不平等。但人类以后可能会遭遇高于该次元的遗传的不平等。我们是否能够阻止把用于治疗艾滋的遗传基因治疗法用在强化健康人的记忆力上呢?假若花费1亿韩币就可以生育一个的婴儿,那么那些因为父母没钱,没能成为定制婴儿的孩子长大后,会不会埋怨自己的父母呢? 如果能够利用技术改造或复制自己的话,人类就会面临“我究竟是谁”这一疑问。如果能像使用眼镜、助听器等辅助工具一样,将秃鹫的视力、袋鼠的跳跃能力等制作成人体工学装备,提高人类的能力,改变人类身体的话?如果身体消失,脑部的所有信息都可以储藏在电脑中的话?如果移植了自己体细胞的卵子在子宫中着床后,又生育了拥有一样遗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