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迁徙之诗
字数: 15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 玛波
出版日期: 2021-10-01
商品条码: 9787222202511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32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41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景颇族是云南八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缅甸克钦邦接壤地区。景颇族文化是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是民族大家庭中独具魅力的花朵。作者以丰沛的感情,来书写故土,来表达乡愁,来讲述故事,全面展现景颇族几十年来,在物质、思想、精神和文化发展上的巨大变化。该选题为纪实文学,记录了景颇族人民从贫穷落后到富裕文明的历程。全书分为“半坡氏族遗址”“清海茶卡盐湖”“上瓦切与下瓦切”“三星堆里的织锦裙”“太阳的子孙”“江水向南”“茶山长官司”“高日贡山”等篇章。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迁徙之路/001
景颇族——"挖盐人"/002
重走迁徙之路/014
鬼桩林立/048
有书记载的"国"/062
离开发祥地的传说/070
第二章景颇故事/075
三刀半/076
边关壁垒铜墙铁壁/096
第三章故土寻根/101
魂归北方的启示/102
第四章走过春天/109
"直过区"的蜕变/110
"斋瓦之乡"卡场镇/124
被海水呛了/134
……
摘要
景颇族——“挖盐人” 在古代,今甘肃、青海交界是氐羌部落的主要游牧聚居区。氐羌部落族群先后不断地往来流动于西北到中原地区之间,活动于中原地区的黄帝族、夏族、周族,原本都是羌人。黄帝族的一部分人口,曾居住在今四川西南的雅砻江和金沙江流域一带。公元前7世纪中叶以后,秦国发动大规模战争,征服兼并氐羌部落。于是,居住在甘肃、青海一带的氐羌部落族群,由于不堪忍受秦国的兼并蹂躏,又有一部分族群向西南地区迁徙,有的迁徙到今天的青海省西部及西藏,有一部分迁徙到四川西昌一带。居住在青海茶卡盐湖四周的古羌族人以采盐为生,经过漫长历史的迁徙演变,一部分古羌人成为今天的景颇族,“景颇”翻译成汉语就是“挖盐”的意思。所以,茶卡盐湖是景颇族的起源地。早在西汉时期,当地羌人(景颇族先民)就已经知道采盐食用了。景颇族习惯将久居之地名、工匠名、常做的习惯加在人的名字前面(取绰号),就像部分先民由氐羌变成了“景颇”,慢慢地,挖盐或开盐矿的氐羌人都成了景颇族。景颇族报丧时不说人死了或去世了,而是说某人“背盐”去了。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盐湖东部已开发成以盐文化为主的“茶卡天空壹号”旅游胜地,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景颇族的目瑙广场。“目瑙”,意为“万人之舞”,是保留至今的人类最古老的万人之舞。自从宁贯督在“太阳宫”(实为日月山青海湖)跟鸟类学习并模仿百鸟举行“占目瑙”之后,不断发展壮大为战前鼓舞士气、欢庆胜利、庆祝丰收的目瑙,庆祝发家致富的苏目瑙,为德高望重的逝者举行的丧葬目瑙等不同内容的目瑙舞蹈。总而言之,凡是族中大事都要跳目瑙舞,以求获得精神的力量。在向南迁徙的漫长岁月中,目瑙舞蹈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成为景颇族特有的大型祭祀活动的文化现象。1983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将“目瑙”确定为景颇族的传统节日,时间按景颇族古历法定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日,成为景颇族的重要节日。 关于景颇族的迁徙,备有说法。一说是在争抢食盐开发权中,被更加强悍的其他民族抢夺了盐矿的开发权。一说是景颇族的原始鼻祖因与吐蕃王子争抢尼泊尔毕兰德拉王朝的公主而战,酋长战死,群龙无首的族人撤退到蒙恁嘎(地名),因不堪忍受蒙恁王朝的盘剥奴役,举族迁到慕甄圣亚崩山(喜马拉雅山南麓)。还有另一种说法是“为了寻找美丽富饶的地方”,一部分沿着三江向西南迁徙到卡苦弄若嘎(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上游);一部分沿怒江峡谷从横断山脉南下,经昔马拱、盏西和高目贡(高黎贡山),至德宏各县市;一部分南下到临沧耿马及拉伍(老挝)、缅甸掸邦景东、泰国清迈达大池里;一部分沿迈立开江、恩梅开江,经缅北孟拱何康河谷,翻越垒弄崩山,进入八莫地区,大部分留居缅北;一部分从虎踞关、汉龙关分别进入瑞丽和陇川;还有一部分从缅北卡苦弄若嘎进入印度阿萨姆邦等地。 云南民族大学教授、诗人、评论家晨宏于20世纪80年代在《民族文学》上发表了一首《太阳的子孙》(这里不是指天上的太阳,而是指炎帝),诗歌以豪迈雄健的笔调,纵横过去、现在无比宽阔的时空,把景颇族的迁徙历史和现实的奋斗精神高度凝练地表达了出来。诗中这样写道: 我们从来不会祈求也用不着祈求 就像太阳不屈于阴云和暗夜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头 跃动着不驯的魂灵 为此我们吃过太多的苦受过太多的伤 但我们没有后悔也不会后悔 还在自己的童年祖先就庄重地宣布 除了天上的星辰可以创造地上的一切 P2-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