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发展的自我 自我成长中的过程与问题

发展的自我 自我成长中的过程与问题

  • 字数: 48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 (美)罗伯特·凯根
  • 出版日期: 2022-05-01
  • 商品条码: 978711554971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5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李松蔚,作序推荐!一土教育创始人李一诺推荐; 2.全球长销40年,哈佛研究生院心理学教授 “建构—发展”心理学 开山之作; 3.给每个人的“个人成长简史”!文化、家庭、环境、经历、个体认知水平等因素,如何影响我们成为自己?我们如何在存在之虚无中找到人生的意义?——本书是一本独特的“自我发展心理学”,是毕生成长的地图; 4.每个人都是静态与动态的综合体,在静态中找到内在的平衡,在动态中寻求自我的发展。
内容简介
罗伯特·凯根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是在我们追寻社会意义与生活意义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意义”具有相当宽泛的内涵,包括我们对他人、自己与关系的认识,包括我们的经历、当下与未来的预期,这也需要我们做出决断与取舍。在追求意义的过程中,我们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我们需要有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来维系内在世界与外在关系之间的平衡,但我们由一个发展阶段过渡到另一个发展阶段时,也会出现失衡的状态,这也是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动态失衡的过程中,我们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文化、社会文化、同伴团体等,我们以“沉浸”的形式接受着文化。一旦我们接受的文化与我们的认知水平不相匹配时,便会出现冲突,这种冲突也正是发展的契机。罗伯特·凯根把人一生的自我发展分为六个阶段的演化平衡,每个阶段我们都将面临不同的挑战,如果我们能从容应对它们,便能发挥自我的潜能。
目录
引言建构和发展
第一部分演化停滞
第一章未被认识的让·皮亚杰的才华
第二章道德意义建构的演化
第三章自我的结构
第二部分自我的自然“危机”
第四章一体化自我的消长
第五章冲动性自我的消失
第六章唯我性自我的消长
第七章人际性自我的消长
第八章法规性自我的消长
第九章自然疗法
参考文献
摘要
     引言 建构和发展 伍迪·艾伦(Woody Allen)曾经谈及自己因为作弊而被大学开除:在一次形而上学课程的考试中,他偷窥了邻座的内心世界。这恰如我对心理学的理解。心理学研究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问题,如同那场考试是形而上学的。我们对于欺骗自我非常警惕,所以常常会选择“作弊”,通过“窥视”他人内心世界的方式来证实自我。 这是一本心理学著作,按照字面意义来讲,是对精神的反思。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中写道:“精神永不休止,始终不断前进,不断赋予自己新的形式。”这种永不休止的前进,就是本书的主题。本书是对这些形式的本质和这种无休止的创造力的经验总结,同时讲述了我们在赋予自己新的形式中所发现的勇气和价值。 正如奥维德(Ovid)在《变形记》(Metamorphoses)开头所提及的那样,我把本书看作一则正在被叙述的漫长的故事,一则如奥维德所说“躯体变成不同形式的故事”。在故事的第一章,我们遇到了一位富有魅力的灰白胡子的探索者,有人把他视作智者,有人觉得他是一位可爱的“老傻瓜”。他展现出来的这种魅力究竟有多大,能够在探索中给予我们多大的帮助,我们又会由此发现什么,遇到什么人,所有的这一切将在后面的篇章中一一揭晓。 是什么问题促使了这次旅程的发生?为什么进行这次旅程很重要? 在欧内斯特·海明威(Emest Hemingway)的小说《印第安人营地》(Indian Camp)中,医生的小儿子尼克随同自己的叔叔和父亲去帮助一名难产的印第安妇女,当他们到达营地时,他们听到了那位妇女的尖叫,这种尖叫几乎贯穿了整部小说。在小说中,部落中的男人们在远处交谈,他们交谈的声音掩盖了妇女的尖叫。尼克的父亲通过他的医术解决了尖叫的问题;在故事的这一部分中,海明威称他为“医生”,与营地事件前后其他人们更为熟悉的称谓形成鲜明对比。尼克的叔叔在手术中途出去饮酒。而孕妇的丈夫早些时候摔断了腿,因此,他无法与其他部落成员在营地周边会合,他被迫留在小屋的上铺,就在他痛苦的妻子正上方。这个女人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并以极大的勇气为世界带来了新的生命。“让我们看看这位自豪的父亲怎么样了”医生一边说一边拉开上铺的毯子,尼克看到他父亲沾满鲜血的双手和那位丈夫自己造成的新鲜又致命的伤口。在回家的船上,年轻的尼克看着父亲有力又规律的划桨动作,想起在营地看到的一切,他感到平静而充满感恩。他——尼克——永远不会死。 小说还讲述了其他很多事情,但是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贯穿全书的恐怖而神圣的人类音符——妇女生产时靠前痛苦的尖叫。这不仅仅是一个音符,有多少人“听到”了它,就有多少种声音。在故事的最后,作者做出了让人震惊的安排:尼克在内心深处,将那位妇女的痛苦理解为一种外在刺激,而听者对此有不同的反应。它把我们指向事件和对它的反应之间的“区域”——事件在此被“私人化”,这是事件构成意义的地方,而人类的特征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撇开行为主义者的理论不谈,今天影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各种人格心理学,可能都在以某种方式引导我们对这个意义形成的中介区域进行深入研究。 我们这些专业人士对意义的建构有双重的参与:了解病患将自己和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方式,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的经历对他意味着什么,而这其中也包括他在咨询关系中与我们在一起的经历。我们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对我们特别有帮助,即来访者建构自己的方式既是一种成就又是一种约束。然而我们自己也不可避免地是意义建构者。对我们来说,正是来访者及其陈述的情况,在我们的中介区域里构成栩栩如生的事件。我们将如何理解我们所听到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们实际听到的——将视那些使个体具有意义的事件而定,即该事件对我们来说确实成为一个事件。我们需要定期检查用于倾听和观察来访者的过滤器和视角。来访者的陈述不仅体现了一种成就或一种约束。专业人员的一贯看法是,他对情境的解释与他的来访者所做的解释不同。正因如此,我们才称他为敏锐的倾听者。他能捕捉到来访者建构意义的方式,以及来访者在捍卫意义时面临的危险,因此,我们称他为心理学家。而当他能处理这些危险时,我们称他为治疗师。在人们成为治疗师之前,首先应该追求前两个层次。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