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守望天山

守望天山

  • 字数: 9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党益民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13198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一个老兵与一百六十八座孤坟 一家人二十四年孤独的守望
内容简介
30多年前,陈俊贵随部队秘密集结新疆,开始修筑天山公路。在大雪封山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上级派班长、陈俊贵等四名战士去四十公里外送信求援,在路上班长将最后一个馒头让给了陈俊贵,他活了下来,而班长和副班长却英勇牺牲。陈俊贵复员后,毅然抛弃工作,拖家带口,重返天山,为班长等168烈士守墓,一守就是24年。是什么力量促使这名老兵重返天山?一家人如何熬过这段漫长岁月?本文将带您走进天山深处,揭开一个退伍老兵感人肺腑的守墓生活。
作者简介
党益民,作者系陕西富平人,诉讼法学研究生,武警大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长篇小说《喧嚣荒塬》《一路格桑花》《根据地》《雪祭》,长篇报告文学《用胸膛行走西藏》《守望天山》等多部文学著作。作品曾获全军一等奖、陕西省政府第二届柳青文学奖、国家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等。
目录
一、守墓老兵:陈俊贵
二、陈俊贵的妻子:孙丽琴
三、陈俊贵的大儿子:陈晓洪
四、陈俊贵的女儿:陈晓梅
五、地方政府领导如是说
六、烈士亲人如是说
七、患难战友陈卫星如是说
附录:《守望天山》相关评论

摘要
     陈俊贵的故事我早就听说过。 故事很简单:三十多年前,部队在修筑天山公路时,遇到了大雪封山,官兵被围困在雪山上,弹尽粮绝,上级派陈俊贵等四名战士去四十公里外送信求援。他们带了二十个馒头,在冰天雪地里爬行了三天三夜,生命受到极大威胁。班长郑林书将最后一个馒头让给了陈俊贵,陈俊贵因此活了下来,而班长郑林书和副班长罗强英勇牺牲,陈俊贵腿部冻残,另一名战士陈卫星脚指头被冻掉。陈俊贵复员回家后十分思念班长,放弃了县城的工作,带着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儿子重返天山,为班长等一百六十八名烈士守墓…… 不简单的是,陈俊贵这一守,就是二十四年,而且他还将继续守下去。 他为什么要这样?是什么力量让他和他的家人苦苦支撑了二十四年?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他们在白雪皑皑的天山上演绎了怎样的人生故事? 2007年9月,我从北京调到新疆,在陈俊贵原来所在的老部队——武警交通二总队担任副政委。带着这些谜团,2009年春节刚过,我和政治部干事皮峰踏上了通往天山的路,前去探望陈俊贵。 巍峨的天山将新疆分成南疆与北疆。天山独(山子)库(车)公路建成以前,从独山子到库车,必须东绕乌鲁木齐或西拐伊犁河谷,至少需要四天时间才能到达。1974年4月21日,毛主席亲自批准了《关于加快天山公路建设的命令》。从此,天山独库公路工程建设拉开了序幕。 1974年4月,军委基建工程兵第十二支队(后改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交通第二总队)从湖北宜昌挥师天山,投入兵力一万三干人,担负独库公路施工任务。官兵们征服了“老虎口”,开辟了六公里的“飞线”(路段设计在悬崖绝壁,上接云天,下临深涧,黄羊都难以攀登;测量人员因无法实地测量,只好在图纸上标成“虚线”,称为“飞线”),凿通了三条隧道,架设了六十五座桥梁。1983年8月,独库公路胜利竣工,缩短了南北疆的行程近六百公里,创造了我国筑路目前的奇迹。独库公路的建成,对于维护新疆稳定、巩固国防和开发天山资源、促进南北疆沟通和繁荣、改善各族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成后的独库公路全长五百六十二公里,北起“石油之城”独山子,南至龟兹古国库车,途经乌苏、尼勒克、新源、和静等县,翻越哈希勒根、玉希莫勒盖、拉尔墩、铁力买提四个冰达坂,跨过奎屯河、喀什河、巩乃斯河、巴音郭楞河、库车河五条天山主要河流,穿越有名的高山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道路陡峭险峻,很多地段被标明在“雪线”(常年积雪带的下界)以上,年平均气温-9℃,大力度优惠为-46℃,施工难度很大,环境异常艰苦。 筑路十年间,部队官兵战冰雪、斗严寒,经受了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先后有一百六十八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几千人受伤致残。官兵们用青春、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生命绝唱,铸就了有名的“天山精神”。 tt碧血洒满天山,捐躯为谁?为国威军威振奋;夫妻十年分居,幸福何在?在干家万户团聚。”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轰动一时的电影《天山行》里的一副对联。而这部电影,就是根据这支英雄部队的事迹创作而成的。 1984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交通厅在天山公路中段的乔尔玛修建了天山独库公路烈士纪念碑,缅怀为独库公路工程献身的官兵。 我们沿着险峻蜿蜒的冰雪之路艰难而行。冰雪很厚,路上很滑,来往车辆极少,路中间是两道深深的车辙,我们的行进速度相当缓慢。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了尼勒克县乔尔玛。 在雪山环绕的烈士陵园门口的平房里,我见到了传说中的老兵陈俊贵。他五十多岁的样子,身板硬朗,脸膛黝黑,已经明显谢顶,豪爽的东北腔里夹杂着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的混合口音。都是筑路兵出身,我们一见如故。 他的手有力而温热。 他和妻子正在做午饭,锅里炖着马肉,屋子里香气四溢。尼勒克的马肉很出名。从乌鲁木齐出发前,我和陈俊贵通过电话,他知道我今天要来,所以专门准备了马肉。他说还给我准备了雪莲,让我回去时带走。我很感动,说马肉可以吃,但雪莲不能要。我知道采集雪莲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他说天山上到处是雪莲,不值几个钱,算是他们的一点心意。 屋角放着一个半人高的蓝色塑料桶,我揭开一看,里面是半桶冰雪。陈俊贵说,他们一年四季吃的全是冰雪融化的雪水。他走到靠近火炉的另一个屋角,揭开一个同样大小的塑料桶给我看,说这是已经化好的雪水。P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