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葡汉辞典》历史语言学探析

《葡汉辞典》历史语言学探析

  • 字数: 15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 作者: (美)约瑟夫·亚伯拉罕·莱维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776365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高校语言学师生 葡萄牙语研究学者
内容简介
本书稿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从历史语言学的视角看利玛窦的》,主要介绍了利玛窦惊人的语言天赋和他在华传教期间为中西方文化科技交流互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着重探讨了利玛窦所编《葡汉辞典》——世界上首部葡萄牙语、汉语双语辞典——的主要内容及利玛窦为区分汉语声调的音值而设计的发音符号以及辞典中收录的汉语词条类型和葡语词条的音位学、词汇学价值,涵盖了该领域研究的近期新成果。第二部分为《中葡宗教文化交流及第一部中欧辞典:利玛窦(1552-1610)与(1583-1588)》,主要集中耶稣会士利玛窦之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学术贡献,并立足耶稣会档案馆一手文献介绍了《葡汉辞典》的编纂过程,并对该辞典中所收录的词条进行分析,以展现彼时的葡语形态,挖掘早期中葡文化交流的范围及深度。第三部为《利玛窦、罗明坚的研究:针对若干葡语及意语条目的语言学及文献学分析》,主要探讨《葡汉辞典》中汉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之间的语言接触现象,包括文化及儒耶交流等。通过对其中词条进行语言学及文献学的分析,从而揭示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的演化进程,为中。葡、意的早期语言及文化交流提供新的视角及文献。本书稿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主编的“文明互鉴:中国与世界”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书稿第一部分内容于1998年在西班牙以图书形式出版,第二、第三部分发表于相关学术期刊。
目录
绪言
一、罗明坚简介
二、利玛窦简介
三、利玛窦与中国
四、利玛窦及其包罗万象的遗产
五、《葡汉辞典》的发现
六、《葡汉辞典》的内容架构
七、《葡汉辞典》所用葡萄牙语的音位学、词汇学探析
八、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利玛窦、罗明坚《葡汉辞典》:针对若干葡语及意语条目的语言学及文字学分析
一、引言
二、语言学及文字学阐释
三、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中葡宗教文化交流及第一部中欧辞典:利玛窦(1552—1610)与《葡汉辞典》(1583—1588)
一、引言
二、关于天主教及西学东传的若干思考
三、罗明坚神父(1543—1606)
四、利玛窦神父(1552—1610)
五、利玛窦:中西方的桥梁
六、科学传教:扫清文化障碍的手段
七、《葡汉辞典》的草稿及翻译
八、利玛窦的罗马拼音化方案
九、书面语、正字法重音及音调
十、《葡汉辞典》——第一部《汉欧辞典》
十一、结论
绪言
一、罗明坚简介
二、利玛窦简介
三、利玛窦与中国
四、利玛窦及其包罗万象的遗产
五、《葡汉辞典》的发现
六、《葡汉辞典》的内容架构
七、《葡汉辞典》所用葡萄牙语的音位学、词汇学探析
八、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利玛窦、罗明坚《葡汉辞典》:针对若干葡语及意语条目的语言学及文字学分析
一、引言
二、语言学及文字学阐释
三、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中葡宗教文化交流及第一部中欧辞典:利玛窦(1552—1610)与《葡汉辞典》(1583—1588)
一、引言
二、关于天主教及西学东传的若干思考
三、罗明坚神父(1543—1606)
四、利玛窦神父(1552—1610)
五、利玛窦:中西方的桥梁
六、科学传教:扫清文化障碍的手段
七、《葡汉辞典》的草稿及翻译
八、利玛窦的罗马拼音化方案
九、书面语、正字法重音及音调
十、《葡汉辞典》——第一部《汉欧辞典》
十一、结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