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欧洲能源转型万里行
字数: 28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何继江 等
出版日期: 2022-02-01
商品条码: 9787520193665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84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1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何继江,博士,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并担任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与产业联盟副理事长、电能替代产业发展促进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用电与节电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研究方向:能源转型、土地荒漠化防治、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低碳技术转移。先后负责和参加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政策的十余项科研项目。曾参与起草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以及若干项有关光伏的文件。作为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发起“全球每人一千瓦光伏”与“可再生能源促进土地荒漠化治理”倡议,开展国内外能源转型考察工作。作为清华大学与联合国荒漠化防治公约“可再生能源促进生态恢复与可持续生计”合作项目的负责人,具体负责REPER项目工作组运作。
内容简介
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了欧洲能源转型考察。考察国家涉及瑞典、芬兰、挪威、丹麦等北欧四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波罗地海三国,还有德国和波兰。考察团在德国中北部的考察是驾驶电动汽车,进行了长达三千多公里的充电设施实地考察。本书基于为期19个月的欧洲能源转型考察万里行活动,对欧洲主要国家能源转型情况进行介绍,包括零碳电力系统的竞赛、欧洲电气化公路、瑞典交通能源转型、瑞典垃圾分类及能源化利用、丹麦生物质能源转型、瑞典生物质清洁供热等,对于中国能源转型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序一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在这一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碳中和愿景和目标,一场波澜壮阔的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大潮正在形成。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不断加速,低碳化、多元化、数字化成为能源发展的刚性要求,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约为280吉瓦,同比增长超过45%,创下自1999年以来优选增量。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有力倡导者,欧洲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推动能源转型,走在了全球前列。早在2008年,欧盟就提出“气候行动和可再生能源一揽子计划”。这一计划被广泛认为是全球通过气候和能源一体化政策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目标的重要基础。2019年12月,欧盟委员会正式公布《欧洲绿色协议》,提出通过利用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抑制气候变化等措施,到2050年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碳中和。2020年3月,欧盟委员会发布首部《欧洲气候法》提案,正式将“碳中和”目标纳入法律,以实现整个欧盟的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在一系列法规约束和政策引导下,欧盟各国纷纷制定能源转型目标,加快了低碳、零碳能源转型和现代能源体系重塑的进程。欧洲大陆正以自己的节奏,以行动派的姿态,不可逆转地走向绿色低碳发展。何继江博士是我的老朋友,长期从事低碳政策、能源转型、能源互联网等方面的研究,是国内不多的具有全球视野的能源学者。这次他和团队历时近16个月,冒着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穿梭欧洲诸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记录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才有了这套欧洲碳中和丛书。丛书包括《欧洲碳中和2050》《欧洲光伏万里行》《欧洲能源转型万里行》三册,全面分析了欧洲国家碳市场、电力市场、可再生能源发展等情况,同时探讨了非能源领域的社会实践,为中国加快能源转型进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一百多年前,一批进步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通过游历欧洲诸国,获得了很多新知。当今中国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和驱动下,正在开启一场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经济社会全方位变革,阔步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以全球视野放眼天下,在深入对比中思考什么是适合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这套丛书就贯穿着这种思想和情怀。张玉卓中国工程院院士序二2020年,欧盟正式宣布了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战略愿景和目标。北欧各国制定的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要更早一些,德国则在2021年6月宣布将实现碳中和的时间从2050年提前至2045年。我对欧洲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工作一直给予很高的关注,积极关注和研究欧洲国家为应对石油危机、气候变化而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创新和制度设计。1988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甫一成立,我就作为中国方面推荐的专家参与了IPCC第一次到第四次评估报告的起草工作,其间与欧洲方面一直保持密切的合作。1994年,我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的同事一起编写第一份关于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策略的研究报告,得到欧洲研究伙伴的大力支持。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资助下,我也曾经在欧洲进行简短的游历。我深感欧洲在能源转型方面的努力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执着。虽美国一次次逃避,欧洲却矢志不渝。清华大学的何继江博士利用访学之机在欧洲的考察时间长达近16个月,看到了以往能源专家在研究或考察中难以触达的很多细节。这套丛书不但介绍了欧洲很多领域的能源技术情况,还生动真实地展现了欧洲社会转型的一些生活形态,展现了社会民众迈向碳中和的决心和共识。基于多年来从事中国能源研究和世界气候变化谈判的工作经历,我深刻认识到:不论意识形态有多大差别,社会制度有什么不同,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政府,都希望人民的生活更美好,都意识到必须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正在逐步成为全球共识。对于中国来说,实现碳中和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与世界其他各国一道,保护地球家园,营造人类共同的未来,让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全人类的生活更美好。碳中和既是中国发展转型的内在需求,也是保护地球家园大力度优惠限度的行动,代表着人类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我们必须跟上时代,不应犹豫不决。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必定会遇到诸多困难,但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必须形成共识,积极拥抱碳中和,在发展中解决困难和问题。近年,各国纷纷宣布碳中和目标。世界正在展开一场围绕碳中和的生态文明竞赛。碳中和正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源依赖转向技术依赖。碳中和是科技创新的竞赛,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创新来解决,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我们要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等。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不单是实现能源系统转型,更是实现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应该充分认识到这是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除了能源之外,还包括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这些都需要创新。碳中和是一场全球创新竞赛,而最终的赢家,不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而是整个人类,因为通过我们的努力,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李俊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序三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庄严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大决定获得欧盟及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纽约时报》、彭博新闻社、路透社等西方媒体评价这是“过去10年优选的一条气候新闻”,“这些承诺将发挥关键作用”。中国这次的积极表态对全世界无疑是一个巨大鼓舞,有力提升了国家形象。随后,日本、韩国相继承诺2050年达到碳中和。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这彰显了中国重信守诺、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的大国担当。2021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拜登上任第一天即宣布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并在就职演说中谈到,要让“使用19世纪科技、燃烧化石燃料的肮脏日子画上句号”。1月27日,拜登再度表示“我们在应对这场气候危机方面已经等得太久,我们不能再等,现在是时候采取行动了”。目前,全球190多个国家再次达成高度共识,共同推进人类能源转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此背景下,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是落实中国能源安全新战略的迫切需要,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积极推动全球一体化、体现大国担当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再次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加快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筑牢中国能源和外汇安全体系的重要保障。就在习近平主席宣布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时刻,何继江博士正在欧洲开展为期近16个月的能源转型考察工作。从2019年7月到2020年10月,何博士从北欧到西欧,从东欧到南欧,足迹遍及欧洲24个国家。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他也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通过实地考察、现场交流、文献研读等方式,周密而细致地对欧洲推进能源转型、推动碳中和目标达成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过程中,何博士带领团队从宏观到微观,总结了大量欧洲能源转型案例,探访了上百个光伏屋顶、光伏建筑一体化、地面光伏、农光/牧光互补示范项目,积累了大量的一手数据和文献资料,为中国推进能源转型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可借鉴的优选经验。考察期间,何博士还在紧张的行程中多次参与国内、国际的学术研讨交流活动,一方面将欧洲考察的见闻和思考第一时间与国内分享,另一方面将中国近年来在推动能源转型、绿色发展方面的努力向西方国家做了详细介绍。何博士以非凡的勇气,用脚步丈量欧洲,用镜头记录绿色发展,用实际行动架起了中欧交流的桥梁,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多年来,何博士一直奋战在推进能源转型的一线,始终致力于开展与能源转型和社会发展相关的政策研究、技术创新研究、商业模式研究和社会研究,长期保持着与产业一线、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的紧密互动和沟通交流,有效推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何博士不仅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位理想家、实干家。他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于2019年率先发起了全球每人1千瓦光伏倡议,具体行动可包括每人安装1千瓦光伏,购买1千瓦光伏的产权,购买1千瓦光伏的绿色电力,向自己的大学和中小学母校捐建1千瓦光伏等。希望2035年前后,全球光伏装机达到90亿千瓦,基本实现人均1千瓦的目标。对应中国,到2035年,即“十六五”规划结束时,光伏装机达到14亿千瓦,实现人均1千瓦目标。现在看来,这一目标之于全球,尚无法满足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之于中国,将大概率于2035年前完成。在当时的政策环境、产业状况下,该倡议的提出无疑是超前的、极具想象力和前瞻性的。此外,何博士还带领团队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合作,在促进生态环境修复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始终保持对未知领域的探寻,保持乐观和勤勉,笔耕不辍,践行低碳环保理念,是何博士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他对自己的期许,尤为发人深省:“我在地球的一生,除了著作,什么也不必留下,至于垃圾和排放,让我做一个大零蛋。”为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常在,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地球的明天,让我们都做一个大零蛋。是为序。刘汉元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序四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为应对气候挑战,“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目标。习近平主席也向全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欧洲是低碳发展的先驱者。由何继江博士领衔的欧洲能源转型万里行团队,历时近16个月,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纵横欧洲24国,给我们带来了极其宝贵的欧洲能源发展第一手资料。本丛书详细展示了欧洲各国能源发展的优选理念,为中国能源转型和实现碳中和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发展思路,也带给像我这样的光伏从业者诸多启发和思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光伏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在全球“碳中和”大背景下,绿色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光伏将成为未来能源的主力军。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在全国正式推行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计划。该试点工作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措施。中国的能源转型正走在快车道上,正如丛书中所言,这不仅需要政府、专家、企业的参与,更需要全民参与。希望所有人努力创造,共同奔向“碳中和”。阳光无限,合作无限,未来无限!李新富杭州桑尼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自序一 考察情况概述本次欧洲能源转型万里行总计考察了欧洲24个国家。最北到达北极圈,北纬66度以北的地区,即芬兰的罗瓦涅米,有名的圣诞老人故乡。那里正值冬季,必须穿雪裤和羽绒服来保暖。最南的考察地点是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那里靠近北纬40度。另一个靠南的地点是意大利罗马,到达时正好是8月初,我被热得头晕眼花。考察期间,我一直带着这样一面旗帜:主题词是能源转型考察,还有两个主题语——每人1千瓦光伏和零碳(见图1)。有这样一面旗帜,可以很方便地与当地民众沟通。他们总是很友好地向我介绍他们的情况和观点。2019年,我在北欧持续考察,重点是瑞典,其次是挪威、芬兰和丹麦。我还去过西欧的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德国、法国。2020年1月,我自驾车进行环波罗的海考察,重点是瑞典、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2020年2月之后的考察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而出现许多变数,每天都在做动态决策,每周几乎都有一次方案的大调整。2月底,丹麦开始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月2日之后,我直奔德国波恩,途中不再进博物馆等人群聚集的场所。3月4日到达波恩,3月6日波恩确诊第二例新冠肺炎病例。很快,疫情迅速蔓延,我被封闭在了波恩。从7月10日到9月14日为期66天的东欧和南欧考察,是在疫情中进行的。7月是疫情低谷,我还曾想远至希腊,看看欧洲太阳能资源优选地区的光伏。在布达佩斯的时候,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的同志建议我们不要进入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以免返回的时候被隔离两周。况且罗马尼亚不是申根协议成员国,过海关不那么方便,塞尔维亚不是欧盟国家,要办落地签。我听从劝告,当即改变计划,转向克罗地亚。匈牙利到克罗地亚的海关一地两检,两国海关窗口相距仅3米,然而手续办了一个半小时,主要是因为疫情。在边检官的通融下,我们进入了克罗地亚,并没有再往巴尔干半岛的南部去,而是进入斯洛文尼亚,回到自驾车畅通无阻的申根协议成员国。8月初在意大利时,我还有过去西班牙的打算,但很快西班牙第二波疫情出现,于是放弃考察西班牙。在热那亚的时候,我观望了一天,放弃了去法国尼斯和马赛的计划,从都灵走隧道直奔瑞士,踏上返回波恩的路。回头来看,在欧洲第一波和第二波疫情之间进行66天的考察简直是一个奇迹。有些考察行程有同伴陪同,也有相当行程是独自行进,一人一车一旗帜。图2是穿越勃朗峰隧道时的照片。二 考察国家和城市概述在各个国家考察时都去了首都,然后会争取选第二大城市或其他较大的城市(见表1)。比如在爱沙尼亚,去了首都塔林、第二大城市塔尔图。也争取在一些较小的城市停留,如考察了拉脱维亚的陶格斯匹尔斯,以便对比不同规模城市的社会发展情况和能源特点。另外也注意选择一些有特色的工业城市,如挪威石油城市斯塔万格、矿业小镇罗罗斯、水电小镇尤坎,以及爱沙尼亚的油页岩矿业和电力城市纳尔瓦。我们曾多次经过德国鲁尔工业区,考察了杜伊斯堡、杜塞尔多夫以及鲁尔博物馆等。在瑞典遇到纺织之都,即瑞典的曼彻斯特——布罗斯;在丹麦也遇到纺织之都,即丹麦的曼彻斯特——瓦埃勒,感受了纺织业的转型升级。农村的小镇也是重要的考察地点,如德国艾费尔火山县的云克拉特小镇、意大利西北边境奥斯塔河谷里的小镇雷梅斯-圣-杰奥尔杰斯、奥地利的奇勒河谷小镇、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郊区的小镇。考察途中的住宿主要是通过Airbnb订的民宿。这让我有机会体验各国不同的厨房、卧室、供暖和垃圾分类方法。有些民宿提供早餐,这让我体会了不同国家的饮食特色。与房东的沟通也使我了解到各地民众各具特色的生活,以及他们对环保和能源转型的看法。三 能源转型,博采众长2018年,欧盟国家可再生能源占比平均水平不到20%。排名第一的是瑞典,它已经于2018年提前超额完成原定的2020年的目标。排名第二的芬兰也超额完成任务。在前10名国家中,有5个是西欧国家,有5个是东欧国家。排在最后的国家有西欧的荷兰和卢森堡,其化石能源占比均超过90%。2019年欧盟国家可再生能源占比数据(见图3)显示,欧盟27国均于2019年实现2020年目标,如果把英国算上,则未实现2020年目标,因为英国可再生能源占比仅12%。排名第一的是瑞典,可再生能源占比高达56%,已经超额完成原定的2020年的目标;排名第二的是芬兰,占比为43%;排名第三的是拉脱维亚,占比为41%,这是3个占比超过40%的国家。还有4个占比超过30%的国家,分别是丹麦(37%)、奥地利(34%)、爱沙尼亚(32%)、葡萄牙(31%)。在前10名国家中,有5个是西欧国家,有5个是东欧国家。排在最后几名的国家有卢森堡、马耳他和荷兰,可再生能源占比均不足10%。冰岛和挪威虽不是欧盟成员国,但能源政策与欧盟高度协同。2019年,两国可再生能源占比超过欧盟所有国家,冰岛为78%,挪威为74%。据冰岛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冰岛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90%。欧盟还发布了黑山、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等数个欧盟候选国的数据,2019年黑山和阿尔巴尼亚可再生能源占比均为37%,与欧盟国家中排名第四的丹麦相当。下面简述所考察的欧洲国家的特色能源项目和能源政策。1.瑞典:垃圾热电联产、垃圾热电厂的储热罐、垃圾热电厂的大型热泵、空气源热泵和地源热泵、数据中心供热项目、多种形态的光伏创新应用(屋顶光伏、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旅游、路侧光伏等)、氢能建筑、氢能社区、光伏加氢站、充电网络、电气化停车场、电气化公路、氢气炼钢项目、碳税、生物柴油、生物质工厂、生物质炉具、餐厨垃圾沼气工厂、快充电动公交车、木质建材、电气化厨房、户用智慧供热系统、配地暖设施的街道、垃圾分类及回收体系、垃圾能源化、装垃圾的纸袋、二手店、昆虫宾馆、自行车停车设施和自行车道路桥涵、绿电证书制度、生态电力证书制度、北欧电力市场。2.芬兰:垃圾热电联产、热电厂的储热罐、输配分离、电力公司的终端促销、7000米深井的中深层地热供热、充电站、北欧电力市场、雪橇交通工具、装垃圾的可降解塑料袋、超级铁路试验场。3.挪威:石油公司的转型努力、水电站、充电设施、零能耗建筑、零排放实验室、快充电动公交车、共享单车、电助力自行车、自行车洗车装置、禁售燃油车制度、碳税政策、绿电证书制度、零排放航运规划、碳捕集与封存(CCS)、海上风电。4.丹麦:太阳能供热站、大型储热水池、生物质供热站、户用生物质锅炉供热、户用光伏、农村光伏、城市建筑光伏、低碳建筑、微电网、生物柴油、自行车道路桥涵、自行车停车设施、城际自行车道。5.冰岛:地热供暖、地热发电、配地暖设施的街道、绿色甲醇、充电桩。6.德国:退核政策、退煤政策、各种形态的光伏(路侧光伏、屋顶光伏、农光一体、光伏建筑一体化、农田光伏等)、陆上风电、海上风电、能源互联网、城市智慧供热、充电网络、自行车骑行系统、城际自行车道、CCS、生物质炉具、各种充电设施、汽车企业的光伏风电充电桩、光伏光热一体化户用供热系统、木质建材、超市的免费快充站。7.英国:零碳社区、零能耗建筑、零能源账单房屋、光伏众筹项目、《气候变化法》、零碳电网规划。8.法国:核电站、气候议员制度、生物多样性花园、禁售燃油车制度、充电桩和微型电动汽车、装食品的小纸袋。9.比利时:共享电动汽车、屋顶光伏。10.荷兰:农田上的光伏、污染土地上的光伏、温室大棚、农业技术、自行车骑行体系、天然气公司转型、木质建筑、能源地图。11.卢森堡:钢铁厂旧址上的大学、低碳建筑。12.奥地利:风电、水电、未投运的核电站、停运的煤电站、垃圾电站、充电桩、公民光伏电站(光伏众筹和光伏理财)。13.意大利:高速公路服务区光伏停车场、户用光伏、天然气供暖和炊事、生物质壁炉。14.西班牙:光伏、光热电站。15.爱沙尼亚:油页岩火电厂、油页岩矿场里的风电、科学馆中的能源技术项目。16.拉脱维亚:生物质壁炉、旅游景点的充电桩和服务设施。17.立陶宛:建筑光伏、光伏充电桩、抽水蓄能电站配漂浮式光伏。18.波兰:多种形态的交通光伏、广告光伏。19.捷克:无人值守、可以无限接近的核电站,农业科技,共享单车站的光伏。20.斯洛伐克:没有看到特别的能源项目,首都布拉迪斯拉发与维也纳仅相距60公里,维也纳城郊遍布风力发电机,而布拉迪斯拉发接近看不到风力发电机。21.匈牙利:拥有光伏和太阳能热水、低碳建筑的生态旅馆,戒备森严无法靠近的核电站。22.克罗地亚:BIPV、配备光伏和节能技术的生物质工厂、太阳能集热板、科技馆的光伏展、科技馆的低碳技术展。23.斯洛文尼亚:地库式垃圾桶、超市带瓶打葡萄酒、发达的充电网络、农村的光伏车棚、用于供暖的太阳能集热器、容量500升的大型储热水箱。24.瑞士:各种形态的BIPV、户用光伏、户用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家庭的昆虫宾馆、具有观赏性的玻璃材质的生物质壁炉、奶牛场的沼气加工站及加气站、安装建筑光伏的电子化服务系统。25.列支敦士登:能效城市、屋顶光伏、国家屋顶光伏资源测算、安装建筑光伏的电子化服务系统。
目录
第一章 零碳电力系统的竞赛
一 目前的近零碳电力系统
二 向零碳电力系统冲刺
三 德国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
四 发掘电力灵活性资源
五 碳强度与零碳电力系统
六 总结和思考
七 专家点评
第二章 瑞典的绿色供热系统
一 瑞典概况
二 瑞典能源发展现状与气候目标
三 瑞典供热系统
四 瑞典热电联产
五 总结和思考
第三章 芬兰埃斯波市能源转型
一 芬兰概况
二 埃斯波市概况
三 埃斯波市碳中和目标和富腾公司介绍
四 埃斯波市清洁供热计划
五 埃斯波市供热能源转型方案
六 总结和思考
第四章 瑞典零能耗建筑
一 瑞典哥德堡零能耗建筑
二 ZERO SUN零能耗建筑
三 瓦格达氢能社区
四 总结和思考
第五章 欧洲生物质炉具
一 德国生物质炉具考察
二 瑞典生物质炉具考察
三 芬兰生物质炉具考察
四 拉脱维亚生物质炉具考察
五 生物质炉具考察总结
六 对中国农村生物质供热的一些思考
七 专家点评
第六章 瑞典和丹麦的生物质供热
一 瑞典生物质供热
二 丹麦生物质供热
三 欧盟生物质供热
四 专家点评
第七章 瑞典垃圾分类及能源化利用
一 考察瑞典垃圾分类
二 瑞典垃圾管理与步骤
三 瑞典居民日常垃圾分类和回收行为
四 瑞典垃圾回收体系
五 瑞典垃圾能源化利用
六 欧洲其他国家垃圾处理考察
第八章 瑞典交通能源转型
一 瑞典碳中和目标和能源转型
二 瑞典交通能源转型
三 瑞典交通能源转型政策体系
四 瑞典生物燃料战略
五 瑞典交通电气化探索
六 总结和思考
第九章 德国充电网络考察
一 德国充电设施分布概况
二 德国充电设施运作状况
三 德国充电设施特色项目
四 德国充电设施总结
第十章 挪威和瑞典充电设施
一 挪威和瑞典充电设施考察
二 挪威和瑞典交通减排目标
三 挪威和瑞典充电设施和停车场
四 挪威和瑞典鼓励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
五 总结和思考
第十一章 欧洲电气化公路
一 电气化公路的减排技术方案
二 瑞典电气化公路政策与实践
三 德国电气化公路政策与实践
四 英国电气化公路规划
五 电气化公路能否从试点到路网?
六 对中国的借鉴和启示
七 专家点评
第十二章 欧洲自行车与交通减排
一 自行车作为通勤工具的复兴
二 种类繁多、不断发展的自行车
三 自行车道考察
四 自行车相关设施考察
五 欧洲政策鼓励自行车
六 总结和思考
七 专家点评
后记
跋
致谢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