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工辅助生殖的法律规制研究

人工辅助生殖的法律规制研究

  • 字数: 2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徐娟
  • 出版日期: 2021-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57847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人工辅助生殖保障了不孕不育人群生育权的平等实现,是自然生育行为通过技术的延伸,也是私权的时代拓展,扩大了生育自由享有的空间。本书通过深入分析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法理基础和监管困境,探究和阐释了人工辅助生殖法律规制的边界和限度。这不仅关涉公权与私权的平衡,而且关乎科技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在伦理和法律划定的范围内尽量维护科研的健康和自由,实现生育法治,这是人工辅助生殖领域公权介入的合理边界和限度,也是人工辅助生殖法律规制的目标。
作者简介
徐娟,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兴科技与法律”。主持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1项、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1项、全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近年来在《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法学》《学术交流》等法学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第一节人工辅助生殖技术概述
一、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概念和分类
二、人工辅助生殖技术适用的法理基础
三、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实施原则
第二节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技术问题
二、伦理问题
三、法律问题
第二章人工辅助生殖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自由与伦理:新兴科技面临的时代难题
一、自由与伦理理论
二、自由与伦理理论视野下的人工辅助生殖
第二节公权介入私域的正当性
一、正当性理由是维护公共利益
二、正当性边界是保障个人私权
第三节自由与秩序的统一: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边界
一、法律秩序存在的目的是保护个人自由
二、法律是对权力的一种
三、法律是明确划分个人自由的边界
四、人工辅助生殖法律规制中公私权平衡的走向
第三章人工辅助生殖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人权保障原则
第二节法益衡量原则
第三节公共福利原则
第四节私权最小原则
第五节比例平衡原则
第六节妥协容忍原则
第四章人工辅助生殖法律规制的主要领域
第一节人工辅助生殖与生育权
一、人工辅助生殖引发的生育权冲突
二、特殊人群生育权之争
第二节人体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及归属监管
一、人体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
二、人体冷冻胚胎的归属监管
三、配套制度的构建
第三节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技术
一、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技术概述
二、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技术的运用领域
三、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技术的社会风险
第四节代孕的立法规制
一、代孕存在的社会背景
二、代孕的概念
三、代孕的种类
四、代孕所生子女亲子关系认定问题
五、部分国家/地区代孕立法规制模式考察
六、我国目前代孕立法的现状
第五章人工辅助生殖法律规制的若干构想
第一节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监管模式
一、政府监管
二、行业协会监管
三、医疗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监管
第二节人工辅助生殖应该注重伦理审查
一、建立二级伦理审查制度
二、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三、确定伦理责任主体
四、构建伦理共同体
第三节人体冷冻胚胎的存储及权利行使规则
一、人体冷冻胚胎的处置原则
二、人体冷冻胚胎监管的机构设置
三、人体冷冻胚胎的存储
四、人体冷冻胚胎的权利行使规则
第四节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技术实施规则
一、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技术实施原则
二、准确界定人体胚胎的法律属性
三、严格确定适应症和适应人群
四、严格控制性别选择的标准
五、基因选择技术的分类及协同化治理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